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防范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防范对策

聂静

聂静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县医院241000)

【摘要】儿科是医院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儿童发育的不成熟性,这也决定了儿科护理具有特殊性。因此儿科护理质量关系到家庭与医院的切身利益,本文主要从影响儿科护理的安全因素出发,探讨了儿科护理安全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儿科护理安全影响因素防范对策

前言

医院患儿的各组织器官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身体正处于继续生长发育过程之中。并且儿科疾病具有起病急、来势凶猛、病情变化快而部分患儿不能及时准确地表达自己的不适等特点,一旦发生差错,难以及时、正确的处理。因此医院和家长密切关注儿科护理的安全问题。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人们对护理安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但是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依然存在,我们有必要针对这么隐患因素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提高医院儿科的护理质量。

1、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

1.1护理观念缺失

态度直接体现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态度决定一切,在很多工作领域,思维意识的建立对行动的有效指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目前的调查情况来看,大多数的儿科护理人员都没有具备科学的护理观念,且工作态度消极怠慢,遭到患儿家长的抱怨投诉。在护理整体意识和人性化服务方面,护理质量的高低主要决定于对于医嘱执行的准确程度和技术操作的准确性两个方面,这些陈旧的护理思想在很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儿科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

1.2医护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比较低

医护工作者综合素质较低是儿科临床护理质量难以得到根本提升的硬伤。在我国多数的医院,把效益最大化放在首位,对护士实行聘任制,一大批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科生一毕业就走上了儿科临床护理的岗位,在实施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难以满足患儿的健康和心理需求,同时引起了很多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而且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对自己的工作没有严格要求,普遍存在护理记录不及时或者护理记录缺失等问题,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不重视对患儿情况的及时记录导致患儿病情与抢救记录缺失为医患纠纷埋下隐患。

1.3缺乏有效沟通

护患关系的紧张,很大程度上与护患缺乏有效沟通有关。患儿由于其年龄比较小,很多信息只能依靠家长与医护工作人员进行沟通。由于家长掌握的信息与孩子不队称,间接地与医护工作人员信息不对称,这也是影响患儿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并且,多数医护工作人员对患儿缺乏有效沟通技巧。患儿由于身心发育的不成熟,需要医护人员的呵护关怀,而不是冷言冷语。患儿一般对打针吃药比较抵触,医护工作人员应积极与家长配合,关爱患儿,想办法治疗患儿。

1.4管理因素

由于医院的管理制度不健全、业务培训不到位、设备管理不完善、护理人员缺编、人力安排不合理、风险告知不及时、管理监督不得力而影响护理安全的组织管理因素,这些因素也大大的影响了儿科护理安全。因此,医院有必要完善管理制度,加大监督力度,全方位保障儿科护理安全。

2、儿科护理安全的防范措施

2.1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严格制度管理

重视制度落实护理规章制度、常规、操作规程是护理长期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确保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的重要措施,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护士条例》颁布实施,依法管理引起护理管理者的关注。我们应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护士条例》、护理常规、规范、操作规程为标准,结合儿科的具体工作情况,制定临床护理工作中需遵循的规章制度、护理常规、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如护士的语言、行为规范、操作流程、疾病护理常规、急危重病人的医护抢救配合流程、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设备的使用、维修和保养制度、风险应急预案等以保证护士在护理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以及安全有效。

2.2加强教育培训

临床医护人员需要加强沟通技巧、批判性思维训练,树立高尚的职业情操,摒弃职业冷漠,自觉地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到护理操作过程中。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的人文素养对于患儿护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医院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避免机械乏味的说教式培训,营造医院人文关怀的氛围,使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中自觉实施人文关怀,从而将其贯彻到护理工作中。关怀是儿科护理的中心任务,也是人性化理念的集中体现。在日常工作中,要想患儿所想,急患儿所急,时时刻刻把患儿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在对患儿的资料收集、护理方案制定,病历记录等方面都要求必须有针对性,绝不能千篇一律,死搬硬套。要依据深人了解的患儿的真实情况做具体分析,采取灵活实用的护理,不说空语、套语,不做表面文章。

2.3培训要结合儿科实际

由于护理中要密切接触患儿,如何与患者沟通,如何保障护理质量,将直接体现在医护工作人员对患儿的护理过程中。普通的培训更多的是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扩展,如果不进行临床实际训练,就达不到一个感性认知,护理人员的创造力受到限制,灵活性被死板教条取代,护理的人性化理念也将大大折扣。一定不能只对着模拟人培训,要有临床实际操作的演练,熟练掌握操作流程,灵活掌握告知技巧,并将培训的内容灵活地应用于实际,最终提高儿科的护理质量。强化儿科专科知识培训,培养护士按照护理程序的思维和工作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护士熟练掌握急症护理知识和技能,就能在紧急情况下对病人实施及时准确的救治和护理,以防范护理风险。

2.4人性化细节护理

细节护理往往能够体现人性化关怀的质量,细节容易被人忽视而这也恰恰是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护理安全的关键。在临床护理操作中护士人性化处理的灵活性和主动性尤为重要,要提倡灵活性服务,在护理操作过程中一定要纵观全局,完善细节服务。在日常工作中,善于观察患儿的身心变化,注重完善患儿的资料记录,及时的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将人性化服务渗透于护理人员的临床细节服务中,使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和服务质量都得以提升。

3、结语

儿科临床护理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接触是最直接、最频繁。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是服务医改大局的需要,不仅直接影响着患儿在看病就医过程中的康复情况,而且关系到医疗行业和医院服务面貌的改变。儿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与多方面因素相关,医院工作人员应时刻通过不断总结找出问题及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做好护理工作,不仅能拉近护士与患儿空间上的距离,更可以拉近护士与患儿情感上的距离,是促进医患和谐,保障护理安全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郭敏.浅谈儿科护理工作风险意识及护理纠纷的防范[J].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7,4(2):189—190.

[2]程爱萍.儿科护理投诉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J].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I):1910—1911.

[3]高犟林,何敏.儿科护理差错隐患及防范对策[J].山西医药杂志,2007.36(3):232—233.

[4]张春梅,吴育萍。郭建青.儿科病房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护理研究,2006.20(10B):2637.

[5]陈丽红.儿科常见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护理研究,2006。20(8A):2043—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