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ICU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要点分析

陈洁

陈洁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通226000)

【摘要】目的:探讨ICU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行气管切开术患者9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把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系统化的临床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以及转出ICU时间均要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是8.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是25.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ICU气管切开患者实施系统化临床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能够明显加快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ICU;气管切开;临床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7-0127-02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ICU危重患者的一种急救措施,ICU患者大都病情严重且凶险,是否能够快速行气管插管,创建人工气道,改善患者通气和供氧状况,对改善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以及预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气管切开属于有创性操作,常规插管时患者可能发生恶心呕吐、咽部不适以及屏气等症,严重时还会产生躁动影响插管或发生机械性损伤,插管后患者还较易出现肺部感染等呼吸道并发症,因此必须加强ICU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护理[2]。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ICU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特选择我院94例ICU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分析,详细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行气管切开术患者9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24例颅脑外伤,19例慢性呼吸衰竭,15例脑出血,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例多发伤,5例重症肌无力,4例高位截瘫,3例猝死和心肺复苏,3例大面积脑梗塞,3例肺癌。把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有47例患者。观察组47例患者,男性28例,女性19例;年龄29~76岁,平均(57.2±4.5)岁。对照组47例患者,男性30例,女性17例;年龄28~78岁,平均(57.9±4.4)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主要有性别、年龄以及基本类型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47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主要有监测生体征变化和日常护理等。观察组47例患者采取系统的临床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有:①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呼吸、体温以及脉搏等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一旦出现异常要马上通知责任医生予以处理,以免耽搁病情。②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护理人员要严格依据院内消毒隔离制度完成消毒工作,对病室内地板、护理设施、使用物品以及空气予以定时消毒,防止患者出现感染;加强自身卫生安全,实施护理操作前后要用消毒液彻底消毒和冲洗手部,以免出现交叉感染。③合理应用抗生素:按照患者药敏试验结果以及痰液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防止抗生素的滥用以及盲目使用;动态监测患者病情变化,按照实际病情及时替换或调节抗生素,减弱患者机体对抗生素的耐药性。④呼吸道护理:护理人员要在患者意识较为清醒时,详细介绍准确自主排痰的方法与目的,指导患者定期自主咳痰和深呼吸,有助于成功排出余痰;当患者意识模糊或难以自主排痰时,要定时完成吸痰处理。⑤生活护理:按照患者身体实际情况与体质,加强摄入食物营养,从而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力以及抵抗力;患者要借助鼻饲进食时,应首先完成吸痰操作,维持气道通畅后,控制合适的鼻饲速度以及摄入量,切忌马上翻身和吸痰,以免发生呕吐与反胃等症。

1.3观察评价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以及转出ICU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主要包括局部感染、皮下气肿、导管堵塞、脱管以及出血等。

1.4统计学方法

借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1.0完成对全部数据的统计处理,计数与计量资料借助(%)与(x-±s)显示,利用t与χ2检验;两组对比有无显著性差异以P<0.05为据。

2.结果

2.1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和转出ICU时间对比

观察组47例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以及转出ICU时间均要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气管切开术是ICU抢救危急患者的一项有效措施,术后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保障患者通气功能,但是因为气管切开后患者的呼吸系统会和外界直接相通,导致患者口鼻失去防御与屏障功能,患者支气管以及肺部等器官会因为多种细菌直接通过气管切口而受到侵害,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从而诱发肺部感染[3]。再加之ICU患者本身身体素质较低,机体免疫力以及抵抗力弱,导致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加大,还可能出现导管套管脱管、导管堵塞以及出血等症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4]。因此临床必须加强对ICU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护理。护理气管切开术患者的重点是维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道黏膜所受损害,预防呼吸道感染,同时还需要医护人员严格依据无菌操作原则以及消毒隔离制度完成对患者的所有操作[5],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以及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护理人员逐渐创新护理理念,为患者提供更为系统化和全面的护理服务。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以及转出ICU时间均要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是8.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是25.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为ICU气管切开患者实施系统化临床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能够明显加快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丽芳,蓝惠兰,冯婷等.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4):4116-4117.

[2]赵士静,董立亭,张秀云等.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9-11.

[3]薛莹.经皮气管切开与传统气管切开在ICU的应用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15,08(16):1514-1515.

[4]杨君丽.探讨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14(8):1124-1126,1127.

[5]史敏,陈丽英.护理人文关怀在ICU病房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6):737-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