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区规划管理与现代营房建设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营区规划管理与现代营房建设探讨

唐博文

唐博文

原兰州军区房地产管理局甘肃兰州730020

摘要:营区是部队日常工作、生活、训练和战备不可缺少的场所,营区建设是军队后勤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水平的日益发展。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的不断推进,在科技强军理念的推动下,我军现代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军队营房建设工作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挑战。建设现代化营区,加强部队营区建设的智能化水平,是当前及今后我军营房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我军营房设计和建设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采用智能化营区的建设思路,提高部队营区建设的高新技术含量和居住环境水平,实现对部队营区的现代化高效管理,为广大官兵提供完善的、高质量的管理和服务,是我军现代营区建设的重要方向趋势。

关键词:营区管理;营房建设;策略

1前言

现代营房建设与优质营区管理是提升部队竞争力,完善后勤保障的重要任务,是创建信息化部队,赢取主动的核心工作。因此营区管理与营房建设尤为重要,实践工作中我们只有明确部队建设管理规划工作来规避存在的不足,呈现的现状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方能提升发展水平,强化国防建设,实现优质发展。

2营区管理与营房建设现状

近些年,尤其是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成功推进了营房建设项目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数字化与信息化发展。同时,自2008年我国正式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以来,军队营房建设项目造价控制与管理工作具有一套自身的独特经验与制度流程。在项目决策阶段,营房建设项目基本都实行了可行性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了建设项目决策咨询、项目评估和项目论证;在项目建设实施阶段,严格推进了招标投标工作,遵循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法、合同法,对工程设计、施工、建设监理的承包均进行公开招标,择优选择合作单位;在建设项目竣工阶段,及时对已完工程进行工程定案、结算审核,并编制财务竣工决算报告。

优质的营区规划需要对部队未来的营房建设进行科学的预期,应基于战略化视角,明确营区营房发展的方向,树立良好的规划管理意识,不单纯的追新潮、讲排场,随意的拆迁与建设,而是进行精细化的管理,扩充营区保障建设总体容量,提升保障弹性,符合集约化、现代化营房管理标准,契合生态节约建设需要,进而真正强化营区管理与营房建设水平。当前部队营区规划管理形成了一定政策制度,并明确了编制的具体原则、工作内容以及建设流程,然而较多法规政策内容单一,没有呈现出良好的刚性要求,令其实践操作性受到了一定影响,且执行力不强,对营区工程管理建设欠缺统筹与约束效用。尤其是伴随时间的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建设进程的深入,呈现出更为显著的不适应性。在欠缺政策法规的良好支撑之下,营区规划与营房建设的严肃权威性以及持续性无法真正显现,还会导致有限资源的不良浪费。

3现代营区智能化建设的内涵

所谓现代营区智能化建设,是指利用系统集成方式将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现代智能仪器仪表技术、现代控制技术与建筑艺术、环境设计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各种信息资源的处理、对使用者的各种信息服务的优化组合,构成一个安全、高效、便利、稳定的部队官兵居住环境。

一般认为,营区智能化的基本概念是:指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利用4C(计算机、通讯与网络、自控、IC卡)技术,将智能型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与部队建筑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营区。通过有效的传输网络,将多元信息服务与管理、营区管理与安防、营房智能化系统集成,为营房的服务与管理提供高技术的智能化手段,以期实现快捷高效的超值服务与管理,提供安全的部队居住环境。

营区营房可分为硬体、软体及绿化,而营区智能化为软体的主要成分,也就是说智能化的升级,就是营区的软体升级的一种锦上添花的手段,营区智能化的费用占整体营区建造费用,从百分之一至千分之一不等,但其作用是相当明显的,智能化如果是低档,则该营区不可能是高档营区,反之智能化是高档,则该营区不可能是低档营区。而事实上智能化营区是在智慧化楼房的基本含义中扩展和延伸出来的,它通过对营区建筑群四个基本要素(结构、系统、服务、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的优化考虑,为部队官兵提供一个高效率、舒适、便利以及安全的居住环境。

为提高智能化营区建设的现代科技水平、居住质量和有效供应,推进智能化营区自动化和营房的更新换代,方案在“产品生活化、生活科技化、科技人性化”的理念下,采用先进、适用的智慧化成套集成技术,提高营区的安全性、适用性和管理水平。智能化营区的定义和内涵也会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动态的变化。随着在营房内办公、在营房内学习、网上图书馆、网上医院等新生事物的出现,智能化营区的内涵也会有相应的量变和质变。因此,可以认为智能化营区将具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为适应国家加快部队营区建设发展的大形势的要求,增强营区建设的科技含量,结合国内外智能化营区现状和发展趋势,集成国内外先进的监测、控制和布线产品设备,推出适合我国军情的智能化营区管理系统。此类系统既要考虑智能营区的现行建设和长远的发展,也考虑了营区管理系统的灵活性、安全性、适应性和经济性。

4优化营区管理与营房建设科学策略

4.1优化法规体系建设,完善常态管理

为提升营区管理与营房建设规范性,应优化法规体系建设,做好全局宏观管控,参照部队发展状况汲取丰富经验,充实已有法规,编制营区规划与营房建设管理制度,进而令该项工作提升至法规层面。应注重规划管理的方案编制、严格审批管理与科学执行,不应随意的进行变更调整。应提升营区管理与营房建设的刚性、可操作性,巩固该项工作权威效力,预防规划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盲目发展以及随意建设行为。为强化集约管控,应立足常态,组织建设营区规划专项机构,实现针对性、持续性管理建设。部队营房基建单位应负责营区的管理规划任务,制定制度规章并做好组织实施。营房基建部门负责营区建设方案的编制以及审核管理、申请报批与实践执行工作。再者应建设营区管控与营房建设档案系统库,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通过责任到人,真正实现管理制度的创新,工作机制的常态化。

4.2创建生态、节约营区,实现和谐发展

新时期,部队发展应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批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为营区建设与营房管理的指导精神,创建节约环保的生态营区。针对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应制定科学举措,打造优质的部队生态工程。应基于营区为单元,掌握必要的生态学原理,构筑人同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模式,实现生态系统的持续良性循环,同时应体现营区的良好军事功能,令其凸显生活以及文化功用,进而实现整体营区的有效协调与可持续发展。部队应推进营区规划建设从消耗资源形式逐步向资源再生模式科学发展,形成单一绿化到生态保护的全面推进,积极开发应用节约能源,有效应对污染问题,进而真正创建生态营区,实现和谐发展。

5结语

总之,优质的营区管理与营房建设尤为重要,我们只有针对实践工作中存在的状况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推进常态化管控,完善组织机构建设,提升营区规划与营房建设执行力度,扩充财力投入,吸引多方参与,强化监督审核,方能促进部队营建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持续化,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杜绝重复建设,创设显著效益,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继润,周延安,朱俊青.我国现代高科技军事营区规划探索——东风航天城10号区规划设计[J].上海建设科,2006(1).

[2]吴璇,梁俊.全面造价管理在现代营房建设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4).

[3]刘征,王荀平,周玉宏,李肖军.浅析在营区规划中对营区文化的创建[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