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音乐课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1

如何在小学音乐课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左旭红

山东青岛莱西市沽河办事处西杨格庄小学266611

音乐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各种音乐实践,能够形成良好的音乐技能与表现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是当前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这是至关重要的。正如花儿开放需要温暖的阳光一样,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需要教师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形式和情景。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不管你花费多少力气给学生解释掌握知识的意义,如果教学工作安排得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那么这些解释仍将落空。”如何让一节新课从一开始就激起学生的兴趣、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这是一门艺术。

一、激情导入唤起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动,只要对某个事物有兴趣,就会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的热情,学习再不致于成为沉重的负担。但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设计特定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入这种情景,才能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所谓情境,我认为是能唤起学生心底情感和听课激情的一个意境和环境。如果把学生比做演员的话,它就是一个供演员发挥想象、施展才能的舞台。教师作为导演,就应千方百计地创设好这个“舞台”,因为这个“舞台”的作用实在是举足轻重。

在教学《井底的小青蛙》这一课时,我运用电脑多媒体播放了一段动画:在一个美丽的大树林里,有只小青蛙住在一口水井里,成天嚷着说我的家比天还大。看了动画以后,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于是我就引导:“小青蛙的家真的比天还大吗?后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沿着树林的小路去青蛙家看看吧!”有了兴趣这位好老师,学生学习起来就投入多了。

我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课堂上教师要是能用生动的形式将所要学的知识技能装扮起来、制造轻松的氛围、创设富有情趣的音乐情境,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带着浓厚的求知欲走进课堂。

二、情境的创设引发学生的无穷想象

由于音乐的抽象性,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可以自由展开想象的翅膀,随着音乐旋律的变化起伏,脑海里的情景可以不断变幻。如果在一种刻板、枯燥的环境下,学生对音乐欣赏的想象力、创造力无法充分发挥。这就需要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画面营造一个与音乐形象相关连的意境,从而引导学生去想象。

我在刚教完歌曲《山谷静悄悄》后,引导学生:“我们走过这个幽静、美丽的山谷后,来到了——”然后直接播放《羊肠小道》这段音乐。通过制造一种神秘的情景,引发学生欣赏音乐,用心感受音乐所描绘的意境。随着音乐旋律的起伏和情绪的变化,紧紧扣住了学生的心弦,将学生的无穷想象创造性地发挥得淋漓尽致。有个学生听了音乐后,这样描述:在一个黑暗恐怖的大峡谷里,有一头驴妈妈正在寻找她那走失的孩子。在陡峭的小道上,一不小心就会摔下去,可驴妈妈坚信自己会找到自己的孩子,还是勇往直前。终于,她穿过了小道来到了一个美丽的树林里,那里……接着,驴妈妈在树林里的小木屋里累得睡着了,她梦见了自己与孩子团聚了。我终于相信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是惊人的,无穷的想象蕴含了无尽的创造。正如新大纲中指出:作为教师要能根据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为学生创设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

三、情感学习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的提高需要美好的意境。教师要是能创设适合音乐教育的美的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歌唱、欣赏、表演等艺术实践活动中,学生就能感受和领悟音乐的美妙和音乐的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形式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杜威、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学理论中,提出实施的情境教学虽各有特点,但都把吸引学生注意,调动他们积极情绪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我在教学《让世界充满爱》时,我采用了以情激情的教学方法,讲述海啸、飓风、地震、干旱等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尤其是四川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大地震更是让我们每个人震惊,在这种灾难面前,我们该如何去做?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分组讨论,创设表演受难情境,在这种困境中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有了表演的亲身体会,让学生明白渴望得到爱的同时,也应该把我们的爱传递给别人、传到每个角落,让人人得到爱、让世界充满爱。在这种情境中,歌曲的学习、歌曲情绪的把握,学生演绎的淋漓尽致,这是心底的一种呼唤。在这种音乐氛围中,学生也同时受到了情感的启迪、情感的教育。这种情感教学的设置,不用过多语言也会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想象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审美能力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自然、愉悦、美好的学习情境。教师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如运用多媒体的视听、运用语言艺术的描绘、师生实践活动的创设、课堂中的问题情境等等,这种教学改变了以往刻板、机械的教学,只要教师遵循音乐作品的意境,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学生便会饶有趣味地学习音乐。正所谓:以境动情,情境交融,美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