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中子宫切除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1-11
/ 1

剖宫产术中子宫切除的临床分析

陈红英

陈红英

(四川省中江县人民医院妇产科618100)

【摘要】目的针对在生产过程中将子宫切除的患者展开临床分析,旨在了解子宫切除影响因素,降低切除几率,减轻产妇痛苦程度。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式,针对我院在2001年8月-2013年8月12年时间内收治的因生产子宫切除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分析,共选择70名患者。了解患者子宫切除主要原因,并针对剖宫产与阴道分娩两种生产方式进行人数对比,对比两种生产方式的危险性。结果采用剖宫产生产方式的患者在子宫切除的人数远远超过阴道分娩的,且造成切除的影响因素更多。结论子宫切除会对产妇造成身心上的双重不良影响,产妇生产时应尽量选择自然分娩方式,减少子宫切除危险。同时在生产前应做好检查工作,达到对生产中紧急情况的预防。

【关键词】子宫切除影响因素剖宫产

【中图分类号】R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1-0239-02

产妇在生产过程中或是生产之后,若存在大出血情况会威胁到产妇的生命。此时若无法在短时间内有效止血,就应选择子宫切除,避免产妇因大出血或凝血功能障碍死亡。子宫切除会直接威胁到产妇今后生育能力,且对于雌性激素的分泌以及内分泌调节起到不良影响[1],因此这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治疗方法。我院基于这一情况,通过对12年内子宫切除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研究了造成子宫切除的各项因素以及不同生产方式在切除危险性方面的影响,希望能够在今后接产手术中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减少子宫切除率。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选用了70名患者,均为我院在2001年8月-2013年8月这12年时间内收治。患者中年龄最大为42岁,年龄最小22岁,平均年龄32.4岁。初产妇有51人,占总人数72.86%;二次及以上生产产妇(经产妇)有19人,占总人数27.14%。在生产方式方面,采用剖宫产方式生产的产妇人数为55人,占总人数78.57%,阴道分娩的产妇人数为15人,占总人数21.43%。

临床资料显示,导致产妇需要采取子宫切除方式保住生命的因素较多,有前置胎盘、胎盘早剖、胎盘植入、胎盘粘连、子宫收缩乏力、子宫破裂、羊水栓塞以及合并巨大子宫肌瘤等。

1.2一般方法

针对产妇生产方式的不同分别记录手术指征以及所占比例,了解剖宫产术中切除子宫与阴道分娩子宫切除方面的人数比例。同时了解不同手术指征对生产的影响,为今后接产中的预防提供帮助。

在子宫切除方面,首先应对产妇做必要麻醉,本院采用的是连续硬膜外麻醉方式[2]。选取产妇下腹部耻骨联合上缘3-4cm做横行手术切口,首先查看产妇腹腔状态,观察是否存在病变,再将圆韧带与卵巢固有韧带及输卵管峡部切断并有效缝扎,再切断子宫血管并有效缝扎,再在子宫峡部行子宫次全切除,并缝合宫颈断端并关闭盆腔腹膜。

2结果

通过临床资料的分析不难发现,产妇采用剖宫产生产方式在子宫切除人数方面远远多于阴道分娩的产妇,且在手术指征方面,阴道分娩产妇在部分指征方面没有必要采用子宫切除方式治疗。临床资料具体分类如下表:

根据上表不难看出,采用剖宫产的产妇的子宫切除率较高,而阴道分娩患者在此方面人数相对较少。从手术指征研究来看,胎盘前置、胎盘早剥以及子宫收缩乏力这三项因素易造成分娩中子宫切除。本次研究的产妇中,选择阴道分娩的产妇没有出现因胎盘早剥、胎盘粘连、羊水栓塞以及合并巨大子宫肌瘤造成子宫切除的案例。由此可见,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会受到较多因素的不良影响,主要出现在胎盘、子宫肌瘤以及子宫本身状况方面。

3讨论

产妇在生产过程中会受到胎儿、胎盘、子宫及自身等因素影响,造成胎儿无法顺利娩出或生产后因软产道损伤造成大出血。出血若没有在短时间内及时控制住会导致产妇血容量急剧减少而造成晕厥,严重时危及生命。在手术指征方面,前置胎盘或胎盘早剥手术时可能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而胎儿过大或头盆不称,在分娩中可能引起软产道撕裂。这也是许多产妇在最初选择阴道方式,之后不得不改为剖宫产的原因。

总之,子宫切除手术会对产妇身心状况造成较大不良影响,接产人员在手术开始之前应详细了解产妇胎盘情况情况,避免在分娩过程中才发现存在胎盘前置等不良情况。子宫切除是产科手术中万不得已的手术方式,产妇应根据自身状况尽量选择自然分娩方式。同时,在生产前应注重日常保健以及定期检查工作,接产人员需提升自身手术技术,合理使用产室资源,提升有效生产率。

参考文献

[1]刘莉莉,陈明芳,王凤美.产科子宫切除术的发生率和母儿预后[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4):1838-1839.

[2]吴战荣.产科子宫切除术的麻醉处理(附31例分析)[J].安徽医学,2012(10):1300-1301.

[3]张荣.心理护理在妇产科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J].吉林医学,2013(10):1935-1937.

[4]何惠琴.产科子宫切除术13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17):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