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空中交通管理的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改善空中交通管理的建议

张光涛

民航西南地区空管局四川成都610202

摘要

空域资源是重要的国有资源,加强对空中交通的管理和利用对一国政治经济都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本文通过提出了一种空域资源合理、有效利用的解决思路,得出了当投资增加时,会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升高,推动经济发展以及通过针对性地解决空域资源方面问题时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的结论。对我国空域资源的管理进行研究是必要的,我国的航空业正处在飞速发展的阶段,只要管理得当,开发及时,积极创新,在不久的将来,必将领先于世界。

关键词:空中交通管理;空域资源;航空

引言

国际上航空业较为发达的国家通常都采用体制改革、静态划分和动态协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国家空域资源的管理。事实证明,对空域管理体制进行客观公正的改革,对国家空域按类别进行划分和建立灵活的空域使用机制,以及改善航空基础设施、保证资金供给和加快进行科学技术创新等,都可以有效推进空域管理的现代化进程,从而逐步改善军民航的协调结果,达到全面提升空域使用效率,大幅度减少空中交通延误的目的。

一加快发展,鼓励理性投资

通用航空发展将直接带动飞机及其航材生产、维修、机场建设、航空油料、地面服务、以及教育培训六大领域的发展,并使民航业的整体实力大大加强,目前通航产业整体经济规模约为120亿元人民币,离行业发展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从增速快、规模小这个矛盾中,或许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通航产业潜力惊人,但却是任重而道远。

建议民航局明确规定,鼓励社会力量、境外资本投资兴办通用航空的领域。根据目前发展情况预测,到2015年,训练飞行将达到364787小时;供飞行培训使用的飞机数量将增长到709-915架,供私人使用的小型飞机将增长到500架。所有通用航空作业运营收益(除培训及私人用途外)为8—14亿元。自2009至2015年期间,通用航空的直接经济效益预测为50—130亿元;辐射到整个通用航空产业,其收益预计为140—240亿。

空管系统国内市场规模有400亿元,投资增加,开放的空域越多,政策越明朗,那么收入和利率就越高,建议国家逐步放开低空空域,简化飞行报批手续,为通用航空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另外,根据计算分析,如果国家给予优惠政策,能够鼓励投资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能够增加国民收入即GDP,从而带动了经济发展。另外,上一章的两个模型分析既说明了不能一味投资,应该在保证投资企业和个人的最大投资效应和国家经济和民航的长期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根据目前的不足之处制定宏观调控,鼓励理性投资,同时,投资越多,对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也越明显,那么对于通用航空,需要政府制定长远规划,制定配套政策,从税收,贷款,融资,经营等方面给予扶持。

二规范空域的使用

目前,造成我国空域资源紧张、航空保障问题严重、流量控制艰难、空管难度大等状况的首要原因,是我国机场的空间性与相对时间性的分布严重不均。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历史的体制的各方面原因造成的。据民航总局空管局的统计,我国因空管原因,即流量控制和航空保障等造成的航空公司不正点航班可到15%-20%左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加强对航空基础设施的建设。

由于国家正在进行低空空域改革,当低空空域开放后,航空公司、机场和私人飞机的用户越来越多,在空域的使用上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在具体使用空域时在某空域内实施新的运行程序、调整航路和航线结构或者调整管制扇区的,建议应当对该空域的安全水平进行评估。如果可接受的安全水平无法量化时,可以根据业务判断做出安全评估。民用航空活动涉及的各类空域的建设和使用应当按照空域建设和使用的工作程序和其他有关规定进行。空域使用方案确定后,应当根据空域使用和空中交通服务的需要,建设必需的通信、导航、监视、气象和航行情报设施。空中交通管理与地面交通一样,也需要铺设“高速公路”、设立“交通信号灯”、有交通警察,在低空空域放开后,这些设施的建设将成为通用航空发展的基本前提,能够更好的使用空域资源。

另外,建议积极推进机场建设。在原有机场的基础上,视具体情况而定扩建新的机场。在空域资源相对宽裕地带,根据统一、合理的规划原则,新建或者大规模的新建机场。而对于空域资源分配不甚合理,或起不到积极的作用,或没有达到预期作用的机场,则要对其进行拆迁整改,或者将其迁建到更适合的地点。

三增强航空建设资金使用效率

目前,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和特殊的行政、军事程序,导致了我国对空管部门的资金投入不能及时到位,资金滞留严重,不能有效的为航空事业服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航空建设资金投入的审批手续过于繁琐,手续办理过程中耽误时间较长,且各部门相互牵连,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进程。这种情况最终使企业“有钱不敢动”,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利率增加,但是也要保证资金的合理利用,尽可能降低投资风险,为此,建议有关部门按照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在保证合法性和程序的完整性基础上,进一步简化对空管部门的资金审批,缩短申请周期,减少不必要的程序。但前提是该项目必须要有足够的论证和风险控制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资金得到有效的利用,也使我国航空事业能有迅速发展的基础。

另一方面,由于目前空管系统大都依赖国外公司,而空管系统又关乎一国的国家安全,因此,国家对空管系统重大装备国产化的要求非常强烈。空管重大系统若能实现完全的国产化自动生成,那么不仅可以节省空管财政支出,降低成本,同时对空管系统的更新换代,乃至于对我国的航空事业、国防事业的发展,亦有重要意义。因此,建议财政资金大力支持航空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以增强我国航空业的核心竞争力。

总结

空域作为一国的重要资源,对其合理、有效的管理和开发可以在经济发展、国防军事以及政治稳定等各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我国拥有幅员辽阔的空域范围,但是目前对其管理和利用体制并不完善。因此,本文旨在对我国的空域资源管理进行经济学方面的分析,尽可能的最优化使用空域资源。

空域资源经济价值体系研究是本文的重点,也是空域资源经济学分析的研究过程。空域资源利用经济评价方法是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评价方法的综合体系。从宏观层面(即国家层面)研究空域资源的经济价值,主要包括国家主权安全价值和国民社会福利价值。从微观层面看,空域资源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为具有地租属性的资本价值。考虑到空域资源在经济学的研究下会发生最大最佳的效用,通过对一系列的经济学概念的阐述和经济学模型的深入探讨计算以及总结民航专家的研究,完成了空域资源的最优使用和航空建设资金使用最佳化的论证,这对空域资源的经济学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合理、充分、有效的使用我国空域资源和针对性地对航空建设投资,才能获得最大的效益。

改善我国空中交通管理的建议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基于对空域资源的经济价值研究,给出了一些建议,目的是提升空域资源使用效率。在此,我所提到的解决方法在理论上能够很好的解决我国空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能以最小的投入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但是在具体实行方面还面临着很大的困难,我国在空管方面的基础还很薄弱,想完整的利用我国现有的空域资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刘军,米传民.空域资源的经济学分析[J].产业观察,2008年第5期.

[2]王庆琪,胡明华,姜静逸.空域分类技术研究[D].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8第4期.

[3]黄珠侠.空中交通管理中的人为因素浅析[J].经营管理者,2011年第20期.

[4]吕亚东.基于信息处理的空中交通管理安全研究[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年第6期.

[5]刘鲁江.关于持续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探讨[D].中国民用航空,201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