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选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2-12
/ 2

浅谈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选题

邓显红王振华

邓显红王振华新疆喀什市农三师中学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中,研究性学习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然而,作为一种新的尝试,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其中选题就是高中学生面临的第一困难。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学生主体——教师纽带——学校后盾的模式来解决。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研究性学习选题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1)02-0093-01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我们认为高中研究性学习应该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探究意识和探究方法。就目前各地研究性学习的情况看,大家注重专题性的研究性学习。在专题性历史研究学习的整个过程中,选题则直接关系着各个研究环节。因此,选题问题不仅是学生关注的问题,也是教师和学校教研室同样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这样一个模式来解决:即学生主体——教师纽带——学校后盾。具体如下:

一学生主体

高中研究性学习应该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一种培养学生观察意识、探究意识和探究方法的学习方式,主要培养学生的意识和能力。因此,研究性学习的题目的选择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实现。

1.课堂学习中的选题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遗留的问题做记录,可备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题目。这样做不仅可以达到加深理解的作用,还可以养成一种不断探究的学习意识和习惯。其中这里的做记录很关键,这样可以为自己的选题做备份材料,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例如,在学习中国的地方机制管理时,学生可以理解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区别,但对行省制度与前两种制度之间以及美国的联邦制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就不大清楚了。这就需要学生通过记录,然后作为题目或主题进行研究。

2.平时生活中的选题

课堂过程中的研究性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初始阶段。此阶段在于帮助学生培养观察意识、发现意识和探究的兴趣。在此之后,学生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选择问题、研究问题。生活中的选题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从热点问题和身边民生问题中选题。“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学生十分关心时事和现实中大家所关注的问题,例如中美关系、台海危机、中东和平、中国加入WTO谈判、巴以冲突问题、中国西部开发、三农问题、长征探秘、宗谱管窥、建党80周年、北京申奥等,学生可以在这些问题中选题进行研究。这样学生就做到了与现实的结合,加强对当代身边问题的应用性研究,密切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把课堂向社会和自然界开放,活学活用,确保了针对性和时效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爱民和社会主人翁意识。

(2)历史研究性课题特别要重视乡土历史。学生一般对自己的生活地的情况比较熟悉,便于学生的研究和资料的查找,也有利于培养他们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例如,新疆喀什地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是富有维吾尔族风情的地方。学生可以在这里寻找很多的话题:喀什的历史、维吾尔族的习俗、维吾尔族的节日、喀什地区历史遗迹、维吾尔族和汉族民族节日比较、喀什地区教育发展的历史等。可以利用地方的、详细的资料来研究,这些研究还可能会在宣传本地区的优秀文化、加强对本地区的进一步了解等方面起到积极的实际作用。

二教师纽带

研究性学习是一项新的尝试,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有很大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做指导。在研究性学习中,起到连接学生和学校的纽带作用。教师的任务有:

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意识,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尽管有很多学校关注的是为完成学分任务而进行的专题性的研究,但我们更要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方法。因此,教师首先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意识,提高对研究性学习的感性认识,然后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同时让他们在学习中自己发现课题和选择课题。

2.教学中引导和帮助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和选择、研究课题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发现问题,就可以记录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介绍,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案例的方式引导学生如何选题。因此,学生开始时可以按教师的思维去学习选题。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拓展知识面,给学生留下一些值得进一步探究的课题,强调学生把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作为以后的课题。

三学校后盾

研究性学习的完成还需要学校教研机构作坚实的后盾,成立指导小组,与教师研讨,共同形成有系统的、可操作的方案或者聘请有专长的学者加以指导,形成有特色的模式。学校在选题方面总结一些经验,用以指导老师和为以后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选题做准备,把教师和学生的一些好的课题做成备份档案。同时也要有较好的评价机制以鼓励学生更好地参与到研究性学习中去。

在学校管理下,教师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教学资源现状,结合学校学生的特点,建立学生、教师、学校三位一体的研究性学习模式,成功地实现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和其他方面的完成。以达到新课改的目标,为我国培养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性人才,使其成为有素质的接班人。

〔责任编辑: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