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优化高中政治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优化高中政治教学

何涌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中学校623400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课,既要向学生传播理论知识,又要向他们灌输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知识,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有必要建立信息技术网络平台,作为思想政治课程的辅助教学工具,这也是适应素质化教育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高中政治信息技术融合

一、思想政治课作为文科类的综合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

1.内容涉及面广。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和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更加多元,知识量也在迅猛增加。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怎样才能使每个学生获得的知识是积极的,这是目前在思想政治课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这不仅需要教师有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分析和加工能力,而且也能教会学生一种获取、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2.学科交叉强,互相渗透。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经济学、金融学、心理学的功底,更重要的是有不断获取新的科技精华的能力。尤为重要的是教师如何利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引导学生对这些交叉学科感兴趣,以达到育人的目的。

3.时代感强,素材更新快。思想政治课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课本提供的各种数字和资料在今天瞬息万变的数字时代总显得陈旧,如何在快速变化的信息流里找到适合讲课需要的最新资料,如何提高效率使教学质量得以提高,如何让学生学会在快速变化的信息社会里处变不惊、从中受益,这就涉及到“信息能力”的培养。

4.思想品德培育,交互性强。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各种思想意识混杂,其复杂性和变化性给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现代教学媒体在思想政治课中的作用

如何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在思想政治课中加强对信息流的获取、分析、加工,使其既符合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就必须加强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思想交流,而这一切都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突破。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如下尝试:

1.强化感知,集中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从中认真细致地挑选出学生感兴趣并与教学内容背景相适应的文字材料、图片、动画、音频、视频文件等,制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各种感官以刺激,达到强化感知的作用;还可以帮助其建立起地域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原本内容抽象、理论性强的政治课教学看得见、摸得着、容易理解,使教学过程真正转变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提高学生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特点的发展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讲“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时,笔者搜集了许多西藏解放前后的资料图片和事例材料,还播放了《解放》、《达赖喇嘛》等纪录片,了解西藏前后60年的巨变和宗教政策,并适时插播《青藏高原》、《圣地拉萨》等歌曲,让学生去了解、体会、把握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学生在这种形式下通过看到的各种情景材料,明确了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以及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理解了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一项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理解和把握了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宗教政策,也是我国政府依法管理宗教问题的原则。质疑旧观点,提出新观点,使已有知识和新生知识逐步融会贯通,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

2.人机交互,反馈及时。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求讲练结合,这样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思想政治课的练习题不论选择题还是材料分析题,题目都较长,如果由教师来念题目后学生再回答,学生对题目印象不深刻,影响做答;如果由教师把题目写在黑板上,很难有这个时间,因为一节课时间内把该讲的知识点讲了,剩下的时间就不多了。但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练习题,将教师从繁琐的环节中解脱出来,这样教师就可将宝贵的时间、精力、智慧分配到解决问题和创新研究上来。计算机具有强大的逻辑判断能力,它能自动判断学生练习中的失误,及时纠正学生学习中容易犯的各种错误。当学生在计算机上做完一道题目之后,计算机马上就能判断出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并用友好的语言告诉学生错在哪里。这种交互作用可以使学生充分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正是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

3.善用网络信息技术平台,构建“虚与实”的课外政治教学场景。在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不应局限在课内,还可延伸至课外。目前,几乎所有的高中生都拥有自己的QQ、微信,且他们利用这些移动虚拟通信工具的频率较高,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微信、QQ等软件,将“实在”的课堂教学拓展至“虚拟”的网络空间,构建“虚与实”相互交融的课外网络政治教学平台。例如,我在讲授高中政治必修3第一课“体味文化”时,便利用QQ平台构建了一个独特的课外虚拟政治教学场景。

首先,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为全班学了详细讲解了“春运文化”、“乡俗文化”、“元宵文化”等中华文化的特色,将整堂课的情感基调定在“家乡情和中华情”上。其次,在课程临近尾声时,我突然提出一个问题:“我国地大物博,各个地方的乡俗文化都不一样,同学们能不能在课后利用互联网搜索一下,并采用QQ语音、图片、视频等功能,将你找到的认为不错的地方风俗文化题材整理成文档,发送给老师呢?”利用QQ传送自己搜索的网络文件,这一教学想法十分新颖,一经提出,立即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兴趣,他们纷纷表示,课后一定会尝试一下。课后,我在班级QQ群中发起了一次主题为“QQ风俗文化体验大会”的活动,展开了一场网络虚拟政治教学课。由于授课形式新颖,全班同学异常兴奋,纷纷将自己找到的认为好的乡俗文化以视频、图片、语音等形式制作成文档,在线传送给我。我在欣赏完同学们的作品后,一一为其评分,并利用QQ平台,将好的作品展示在个人QQ空间中,引导全班学生在线一起观摩。全班同学能将自己的体会写出来,大大提升了授课的效率,在无形中拉近了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授课效果异常完美。

4.对整合高中政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思考。

(1)恰当处理现代媒体和传统媒体间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恰当处理好现代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运用好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对互联网上的大量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并通过多媒体刺激学生的感官认知系统,弥补传统媒体的不足;另一方面,教师不能一味追求课堂的“高大上”,要知道,传统媒体也能够让学生形成感知。例如在分析适度原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身体验用气筒给气球打气这一过程,这远要比制作一个Flash动画收到的教学效果好。因此,我们不能排斥任何一种教学形式,要尽量协调二者的关系,让它们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2)遵循人机交互的原则,优化教学过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人机交互原则是政治教学中必须注意的一个关键点。教师应认清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师生交流才是课堂的精髓。因此,教师在展示多媒体课件的同时,还应该利用自己的声音、体态为学生积极创设一个有声、有景、有形、有色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多彩的课堂中深入思考和探讨问题,自觉地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与高中政治教学整合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讲究科学性和准确性,一定要注意处理好选材、节奏及使用效率等问题,做到既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又与学生知识水平、年龄特征相适应,让信息技术的应用真正为课堂服务,让学生在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中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推动整个高中政治教学积极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鲁兵高中政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思考与探索[J].高考(综合版),2013,(7)。

[2]马连增高中政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完美结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8)。

[3]何菊芳信息技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