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教学创设数学情境的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4-14
/ 2

浅谈初中教学创设数学情境的途径

肖建平

肖建平四川省苍溪中学校628400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现在许多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厌恶数学,原因之一是没有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没有体会到解决身边问题时的快乐。教师要努力创设结合数学的生活实际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创设情境:

一、利用数学史,探究数学的发展

数学同其他学科一样,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其本身的发展就是一个丰富的资源。适当介绍数学史上的一些史料、趣事,让学生体会发现过程的艰辛曲折,融入个人的情感,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领略数学家的人格魅力。学习无理数时,就可以介绍,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自然科学家希伯斯的故事。在当时,毕达哥拉斯认为:世界上只存在整数和分数,除此以外,没有别的什么数了。可是不久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当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的时候,对角线的长m等于多少?是整数呢,还是分数?这个问题引起了学派成员希伯斯的兴趣,他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去钻研,最终希伯斯断言:m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是当时人们还没有认识的新数。

希伯斯的发现,推翻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理论,动摇了这个学派的基础,为此引起了他们的恐慌。为了维护学派的威信,他们严密封锁希伯斯的发现,如果有人胆敢泄露出去,就处以极刑——活埋。然而真理是封锁不住的,尽管毕达哥拉斯学派规矩森严,希伯斯的发现还是被许多人知道了。他们追查泄密的人,追查的结果,发现泄密的不是别人,正是希伯斯本人!这还了得!希伯斯竟背叛老师,背叛自己的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按着规矩,毕达哥拉斯的忠实门徒发现了希伯斯,他们残忍地将希伯斯扔进地中海殉难。有了这个故事,同学们对无理数的理解会更深一步。

二、动手操作,在做中学

数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许多学生的学习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不善于联系生活,同时抓住学生爱玩好动的特点,生活中的应用感到惊奇,通过动手做数学来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在做中增强兴趣,在实践中感受新奇。

如在学习正方形判定一节时,可让学生做一个正方形纸片,看谁做得快。学生利用在生活中的经验或沿一边折起或在量边或画直角等。在做中找出不同点,为学习正方形判定埋下伏笔。

三、利用游戏,吸引学生探索

玩是人的天性,尤其是青少年更喜欢玩。游戏作为一种娱乐方式,深受青少年喜爱。在游戏中蕴含数学知识,通过游戏来创设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激发求知欲。“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实验心理学家赫瑞特拉的著名心理实验之一)。实物、教具、投影、动手操作比语言更有说服力和真切感。

多项式合并一节时,就可以利用猜年龄游戏:教师让学生把自己的年龄乘以2,加上5,再乘以50然后加上口袋里任意零钱数(以元为单位,要求少于100元),再减去一年的天数365,把结果告诉他,教师就能立刻说出他的年龄和零钱数。在教师的百发百中猜对年龄和钱数时,学生惊讶之情不溢言表,怎么回事?为什么这样?从而引导进入探究多项式的合并教学中。

四、创设矛盾问题,激发求知欲

矛盾心理是一种较强的心理刺激,使学生处在欲罢不能的期待境界,调动思绪去解决矛盾,维持新的认知平衡。

例如在学习不等式学习中,由a>3a得到2>3,这与学生原有的认识2<3是一种矛盾,但又找不出错在哪里,为不等式性质的强化提供很好的反面典型。

五、抓住社会热点,创设情境

以社会热点为背景,结合数学知识,创设情境,这样既可以关注生活,以数学的眼光来看问题,又培养学生主动应用数学的意识。

例如在学习黄金分割时,用学生所喜欢的篮球为媒介,结合《新华日报》上的一篇评论来说。《华日报》2010年4月28日B3版刊登了林华维的评论:《话男篮:换帅不如换思路》其中有“郭士强这个时候下课也正处于伦敦奥运会备战周期内的黄金分割点,既试验了少帅计划,又留给新帅充足的时间备战奥运会。”

再如:以上海世博会为背景,引入科学记数法,“为历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世博”理念的世博会,上海世博会从一开始就确定以“低碳、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为主题。如今在世博场馆和周边共运行着一千多辆新能源汽车,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预计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28400吨。将28400吨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学生既可以了解世博相关知识,又可体会到“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力量。

总之,恰当的数学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由情入境,情景交融,实现高效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