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去转化问题学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0-20
/ 2

用“心”去转化问题学生

王瑞平

王瑞平山东省平度市麻兰镇山西小学266743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自己在平日教育教学中转化问题学生的一些成功的做法。我认为,转化问题学生最重要的就是要用“心”,即要有耐心、信心,要和学生交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这样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问题学生转化心

问题学生,是个令每位教师都头疼的字眼。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由此看来,转化问题学生的工作已成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如何转化问题学生?

我在这一课题的研究中,有些成功的做法,现在提出来与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探讨。

一、寻根求源,查找成因,建立问题学生个人档案。

问题学生成因极为复杂,既有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也有教育不当造成的。转化问题学生,弄清“病”源是关键。只有寻根求源,才能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转化计划,对症下药。造成后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先天遗传(弱智)或早期疾病造成的;有父母离异或单亲家庭缺少管束造成的;有持“教育无用论”观点的家庭对子女的影响造成的;有教育方法不当或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期望过高与学生实际水平差异偏大,造成学生失去信心、产生自卑感造成的,胆怯自卑,以为别人都瞧不起自己,不求上进而致落后;有玩劣不驯,与教育者抵触,存逆反心理,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造成的……因此,必须对问题学生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从学生思想、性格、家庭背景等方面探明成因,建立个别档案,并针对问题学生各自的特点,因人而异,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二、捕捉契机,给问题学生一个成功的起点。

问题学生与普通的学生一样,也有进步的要求,也渴望成功,渴望被人欣赏。戴尔·卡耐基说:“人性中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欣赏。”对照我们教育的失误,不难得出:对于问题学生,我们缺少发现,缺少欣赏,批评多,表扬少;长于发现不足,短于挖掘闪光点。可见,问题学生不是不想成功,而是缺少获得成功的机会。基于此,选准切入点,捕捉契机,让问题学生走出成功的第一步,显得至关重要,它可能是问题学生人生的一大转折点。转化契机往往随机发生,需敏感捕捉、灵活把握。在适当情境中,一句富有诗意的话语,一个让其感到意外的决定,也许会引起学生心灵的震动,从而诱发转变。如有一位教师刚接手一个新班,在第一节课上让学生自我介绍,有位学生说:“我是班中最差的学生。”这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在我眼里,班级中没有最差的学生。”学生呆住了,他想不到老师会这样说,更想不到老师会对他这样评价。就是这样一句话,让一个历年来的差生短期内产生了惊人的转变。

三、搭好台阶,让问题学生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促进问题学生的转化,不能把教师的主观愿望强加于学生,凭想当然提标准,人为地为他们制造一张进步的时间表。问题学生与其他学生相比往往有一定的差距,甚至较为悬殊。面对这样的学生,如果按照针对全体学生的内容、目标去要求他们,往往使他们感到难以接受而产生厌烦,使距离拉得越来越大。有效的办法是降低要求,设置适度的目标,为问题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搭好阶梯,让他们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这一阶段应该做到低起点、小步子,针对学生实际设置一个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甜葡萄(阶梯目标),让问题学生经常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倍加努力,达到预期目的。

四、赏识激励,为问题学生的转化提供助力。

问题学生由于反复的失败,好奇心受到挫折,自尊心得不到满足,上进心被泯灭,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自卑心理,自己瞧不起自己,因而总是抬不起头,自觉低人一等,没有指望,于是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苏霍姆林斯基说:“自信心和自信力是每位学生进步的动力源。”如何让问题学生走出自卑的阴影,扬起自信的风帆,这需要教师有一双善于欣赏学生的眼睛,从问题学生身上去发现美。其实每个问题学生都有点优于他人的闪光点,问题的关键是教师要用心去发现,从而使问题学生自身去认识,获得自信。为此,我们要摘掉“有色眼镜”,拿起“放大镜”,放大问题学生的优点,发现问题学生的爱好、特长,让问题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优于别人的地方,从而产生在这方面我比别人强的心理,增强自信心,激发上进心。教师充分利用这一心态,引导问题学生充满信心地投入到其他暂时落后的方面,投入到品德、学习转化中去,以点带面,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一步要求教师敏感、细心地去观察发现问题学生的美,和问题学生一道查找他们身上的优点、特长,分类建档,然后想方设法为问题学生创设展示自己的舞台。如多举办朗读、绘画、书法、歌咏、棋类、篮球、乒乓球等比赛活动,让问题学生的一技之长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尽展才华,教师注意用照相机把这美丽的一瞬保留下来。这一步的关键是赏识。在为问题学生多提供表现机会时,应经常赞赏表扬,对点滴进步给予肯定,这样能固化问题学生的自信心,激活问题学生的潜能,是促进问题学生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的强心剂。

参考文献

[1]《爱心创造了奇迹》.山东教育,2009年,11期。

[2]戴尔·卡耐基《人性的弱点》。

[3]程小龙《成功来源于积极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