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1

浅谈中职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杨艳香

杨艳香

(云南省腾冲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腾冲679100)

【摘要】:良好的综合素质是实现中职生充分就业的根本前提,团队精神又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当今社会对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更强调发挥团队精神,建立团队共识。然而,用人单位反馈信息表明,大多数中职毕业生在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方面,往往表现得不尽人意。本文通过我多年的担任班主任及教学经验谈谈对中职生团队精神培养的粗浅认识。

【关键词】:中职生团队精神

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

团队精神是组织文化的一部分,良好的管理可以通过合适的组织形态将每个人安排至合适的岗位,充分发挥集体的潜能。如果没有正确的管理文化,没有良好的从业心态和奉献精神,就不会有团队精神。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中职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一、建立一支团结的班委队伍

一个成功的班集体,除了要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委队伍。学期开始,我首先制定《班规》、《班委职责》、《班级德育评分细则》,然后建立一支班委队伍,充分发挥班委的作用,把学校及班级的各项常规量化工作交由不同的班干部负责,各司其职,并定期向班主任和班委会进行汇报。比如:班长负责与班主任、班委的沟通协调工作;副班长负责平时出勤情况登记;卫生委员负责教室、清洁区清洁督促和检查;文娱、体育委员负责组织文体活动等等。通过这种层层管理的模式,班级的各项常规工作有条不紊,班风得到了很好的加强。

高效率班级的班干部首先是一名协调者,能够有效地协调好内部、外部的各种关系,其次才是班级领导者;班干部与班级的其他成员属于平等关系,他是威望比较高的,要在班级拥有影响力。当然,对一些必须由班主任解决的事情,班主任必须亲自解决,而不能将一切重担全部工作都一古脑儿地推给班干部,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使班干部的工作处于被动地位,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班干部能按照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进程等做出决定,提高决策的时效性,使班级团队成员相互之间充分信任,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从而提高班级的效率。这样的班集体必然有着优良的班风和学风,而优良的班风和学风对人的感染力是巨大的,它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感到一种无形的力量和高尚精神的存在,并无声地影响、支配着学生的行为,陶冶着学生的情操,直接影响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以及学业成绩的高低,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学生对人生的态度和对价值的取向。

二、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1.在教学中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美国洛帕特说:“一个成功的国家,不是人才最多的国家,而是合作人才最多的国家”协作学习让学生体会到互相帮助是大有裨益的,能培养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现在的中职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很多学生有孤僻、不合群的不良心理素质,甚至存在害怕处于陌生环境、害怕与人交往的心理障碍。采用小组合作能使学生融入集体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在团体合作中得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其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小组合作特别强调小组内部的合作,每个成员必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小组成员的优点,引导他们认识到没有一个人弱小到不能帮助别人,没有一个人强大到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在小组中与同伴的合作是小组活动的表现行为,是团队合作精神,同学间必须互相帮助,互相理解,必须与同伴友好合作,齐头并进。合作教学在其他科目中同样实用,如在体育课中处处都可以体现合作学习。

2.在技能大赛中培养合作精神

团结合作是人的生存方式,具有团结合作意识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现代社会生产和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方式要求人们有高度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就是能力。让学生积极参加学生社团、兴趣小组,开展各类竞赛等都能让学生明白团队的重要性。我向他们强调某某出去比赛,是我们集体的光荣,要齐心协力帮助她表现得更出色。后来,她在校级比赛中成绩名列前茅,将代表学校参加市级比赛。听到这个消息,大家欢呼雀跃,这是整个团队的功劳,也是整个团队的荣耀。

三、通过校园活动培养团队精神

班级活动、学校活动是最能体现出学生的团队精神。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校园活动、专业部的各种活动。如学校组织的歌咏比赛、校运动会、游园活动,专业部组织的班级篮球赛、拔河赛等,班级内也要经常开展一些生动活泼、富有感召力的活动。

四、通过家长会对团队精神的合力培育

人类社会有三大教育系统,即家庭教育系统、学校教育系统和社会教育系统,每个系统都有自身组成的要素和相对独立的功能,但他们对人的受教育过程都是不可或缺的。中职生团队精神培育也应当与时俱进,要对当前中职生团队精神培育的目标定位、工作部署、教育内容和方式、队伍建设和环境营造等进行理性的审视和相应的调整。教育者必须充分考虑家庭、学校和社会三种环境的同步治理、同步营造和同步优化,而不能把它局限于学校。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学生成长的首要环境;社会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宽广的教育环境,又决定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方向。我们必须与家长密切沟通,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的功能,为中职生团队精神的提升打造最优的学习成长环境,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开放化、协同性的大教育格局,促进中职生团队精神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