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垃圾分类处理保护人类生存环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倡导垃圾分类处理保护人类生存环境

陈迎新

——争做环保小卫士

河南省方城县陈迎新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享受高质量生活时,也制造了大量垃圾。这些垃圾倘若处理不当,就会严重污染我们赖于生存的环境。作为在校青少年应从小重视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好资源,做环保小卫士。

垃圾处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收集、堆放、运输、处理等环节,每个环节都必须进行科学管理,才能避免对环境的污染,保证对资源的永续利用。目前,我国每年约有1000万吨城市垃圾不能及时运往处理场地,垃圾中的细粒物质经风吹日晒,产生扬尘,影响当地景观,恶化大气环境质量;地面经雨水侵淋,大量垃圾污水由地表渗入地下,导致地下水质恶化等,给人们生存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垃圾分类收集是垃圾处理中的重要一环。按照垃圾的不同成分、属性、利用价值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处置方式的要求,把垃圾分为三大类:一是有害垃圾,如废电池、过期药品等;二是不可回收垃圾,即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叶、剩饭等。三是可回收垃圾,如废纸、废玻璃、废金属等。并采用不同容器、不同颜色或特定的收集器和收集袋对垃圾进行收集。可有利于废品回收,减少垃圾处理量。目前,各中小学根据自身实际广泛开展了“倡导垃圾分类,做环保小卫士”活动,充分利用校园网、宣传栏和校园广播向学生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使学生环境卫生意识显著增强,主动捡拾垃圾,乱丢乱扔现象大大减少,学校环境明显改善。

目前,我国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回收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等。

一、垃圾的回收综合利用,是指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是目前最理想的垃圾处理方法。目前,电子废弃物是金属含量丰富的“城市矿产”,其金属品位高。回收过程中,经过人工拆解后,再利用磁选、风选等技术,可有效回收利用热塑料和热固体塑料、有色金属、钢铁等材料,节能减排。众所周知,纸张、玻璃、金属等可再生,废纸可捣成纸浆重新生产;废玻璃、废金属回炉熔化能制成新产品,资料显示,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水污染97%……相信不久,城市近郊定会耸立起各类垃圾资源综合利用厂,同时一辆辆卡车将再生的产品从垃圾再生厂运出,送往千家万户,车上有废纸捣成纸浆后再生的白纸,有一件件洁净的再生玻璃制品、有熠熠闪光的金属……这样,可回收垃圾不再被白白烧掉或被填埋,而是恰到好处地发挥其长处,形成垃圾产生—利用—再产生—再利用的良性循环体系,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垃圾的卫生填埋处理法是一种最通用的垃圾处理方法,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直接填埋法,将垃圾填入已预备好的坑里盖上压实,使其发生生物、物理、化学变化,分解有机物,达到减量化和无害化的目的。

三、垃圾的焚烧处理是将垃圾置于高温炉,使其可燃成分充分氧化,其产生的热量用于发电供暖等,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垃圾焚烧处理厂有限,焚烧处理能力亟待提高。

四、垃圾的堆肥处理是将垃圾堆积成堆,保温至700C储存发酵,借助垃圾中微生物分解的能力,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养分,其过程中产生新能源—沼气。处理后的垃圾则变成无味卫生的腐殖质,解决了垃圾的出路,达到资源化的目的。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除了相关技术人员合理分类、回收、处理垃圾,减少垃圾产生的同时,在校学生也应动手把常人以为不可回收的垃圾做手工品,比如利用矿泉水瓶,花生皮,鸡蛋皮做画等,充分利用好奇心,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从源头上遏制垃圾产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举手投足之间践行环保,为环保出一份力。

为保证垃圾分类正常有序的实施,需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要大力宣传垃圾分类回收,提高公众分类意识。其次,呼吁公共服务部门要积极作为,在垃圾分类工作中体现出更多的政府行为。政府应出台有关政策,投入足够资金和物力支持推行垃圾回收。再次,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公众日常丢弃垃圾的行为方式加以强制性制约,鼓励性引导,强化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

当然,对垃圾的分类处理需要长期的环保工作,不可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使之成为环保体系。目前,我国在垃圾处理问题上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我们每个人、每个机构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作为在校青少年,应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争做环境宣传与实践的排头兵,让更多的人了解环保,理解环保,自觉践行环保,这里环保的关键在于科学垃圾分类,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垃圾,保护优美的生存环境。切记:每人少扔一张纸,地球就会更美丽,用好你的手,垃圾无处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