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必修曲目《在银色的月光下》的课程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02
/ 1

中学音乐必修曲目《在银色的月光下》的课程设计

张奇伟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成都市610100)

歌曲《在银色的月光下》收录于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九年级17册第五单元“月光”表演演唱曲目。是一首塔塔尔族的民族歌曲,具有新疆民歌风格。曲调抒情,描述了塔塔尔族小伙面对爱情的思恋、向往和伤感。由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做曲家黎英海先生改编。

该课程为综合课,设计用时一课时,旨在通过学习《在银色的月光下》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感受少数民族的艺术气息。让学生正视青春期面对的感情方面的问题,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

其中,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设计说明:第一,情感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情感,感受歌曲的艺术美。体验、表现作品中渴望找回心上人的急切心情,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人生观;了解并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维护祖国统一;第二,感受、体验、探究、表现作品情绪、情感。;第三,初步了解塔塔尔民族的风俗习惯,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在银色的月光下》。

在设计过程与方法中,通过对歌词的诵读,旋律的哼唱,对歌曲的聆听,熟悉的掌握歌曲演唱以及情感的表达。了解歌曲音色的特殊性,体会音色在歌唱表现中的作用,懂得音色的色彩变化,是表现歌曲内容和情感的有力手段。

在知识技能的掌控中,需要通过聆听与学唱歌曲,了解人生各个共鸣腔体与音色的关系,懂的良好的歌唱共鸣是表现歌曲内容和情感的有力手段;掌握这首民歌的曲式结构:A-B-A的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通过学习演唱,解决遇到变化音、转调、呼吸、咬字等实际问题。

该曲目教学,针对中学生来说,将做点难点放在:感受歌曲情感、表现歌曲内涵以及歌曲转调、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力、正确的爱情观这三点上,着重进行引导式教学。

再说教法与学法中,以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为主,这其中包括: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涵盖门类有音乐欣赏法(通过播放音乐视频和出示月光的相关图片图片来欣赏和体验音乐,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谈话法:贯穿整个课堂,采用疑问,反问等方式和学生交流,提出话题。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读书指导法:通过对歌谱、乐谱的习读,积累学生对音乐的感性认识。)

说学法中则主要运用视唱法(通过集体对乐谱的视唱,使学生能够逐渐从听唱向视唱过度)、感受体验法(通过多媒体的欣赏,钢琴伴奏不同的表现形式感受同一音乐的旋律起伏及转调变化)、自主探究法(通过分组的形式,学生共同合作探究音乐情感表达方式)三种方式为主引导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用图片、视频形式导入到主题《在银色的月光下》引入新的歌曲学习。时间占据5分钟左右,意图用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的主题,让少数民族地区的风情吸引学生眼球;其次,把歌曲教学分为三个部分,引导学生感受歌唱中情绪的作用。包括了新授和重难点学习25分钟左右,意图在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歌曲,有意识的去听歌曲,让学生自己去感觉歌曲的情感.读歌词加深印象。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尽量表现歌曲的内在。通过对少数民族的介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坐姿、情绪去歌唱,并解决学生提出的难点;最后用于扩展学习的时间为10分钟左右,通过教师对不同类型歌曲的放映和不同风格的歌曲欣赏,由学生分析出其中的表达不同。在讨论中发现合理的爱情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设计最后需要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让老师进行整堂课程总结,意在利用房音乐的同时帮学生梳理总结,并在最后留下思考问题,在音乐中结束本课,而背景音乐会增加学生的潜意识记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最大的收获是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愈发浓厚,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渴望了解更多民族音乐方面的知识,对旋律和转调的掌握较准确,节奏方面也进步很大。但是在歌曲情感的表达方面有些学生显得过于生硬,把握不好整体情绪情感,少部分音准较差的同学转调存在一定问题。

总而言之,中学音乐课堂的说课讲课设计是教师在授课之前将教案转化为“教学活动”的一种实践演习,是教师面对讲师和同行,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将自己对课程标准及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课程程序的设计和安排、学习方式的选择和实践等一系列教学元素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进行阐述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只有好的说课讲课设计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教师说课更具理论依据,使课程更具科性、针性避免盲目性、随意性,有利于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的自身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