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林技术在退耕还林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营造林技术在退耕还林中的应用

张永珠

关键词:营造林技术;退耕还林;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的生态问题也逐渐的显现出来,所以我国目前也提出了很多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退耕还林就是生态建设当中重要的一环,他在我国的资源环境保护当中哟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这项工程的实施,不仅仅有利于我们当代人,对于我们的子孙都十分有益,所以也应当在这项工程当中采用一些科学的手段与技术比如营造林技术,提高森林保护工作的效率,推动生态平衡的建设。

一、壮苗培育技术

退耕还林工作的开展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对树苗进行栽培的这一过程。既然是退耕还林就要能够保证栽培树苗的成活率,那么在这一过程当中,掌握正确科学合理的方法对树苗进行栽培就是一个重要环节[1]。根据对目前的苗木的培养手段来看,大部分还是以苗圃为主进行培养,或者是使用一些商品化的方式进行栽培,总之在经过一定的试验之后,都去的相对较为不错的成效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开来。但是在该过程当中也需要注意遵循一定的原则,比如在选种这一方面,既然想要种子的生命力尽可能的顽强一些,那么可能就要进行就地选种,因为这样的种子对于当地的环境适应能力就会相对较强一些,而且在面临一些自然灾害时,也不会轻易的死亡,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另外种子的选取工作也并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种子数量本身就是一个较为庞大的数据,要对其采用一定得抽样调查方式进行检查并进行消毒,来保证种子的健康水平。除此以外,也要考虑到其他方面的因素,比如尽量选在一些交通较为发达的地区,这样运输起来才会更为方便。除了对种子选择之外,播种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但是具体的播种方式或者是松土等,都需要根据栽种场地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具体分析。壮苗培育技术在退耕还林这一工程当中还是发挥了自身很大的作用,该工程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二、大力推广封山育林技术

在退耕还林工程的进行过程当中,封山育林这种方式相对来说更为普遍一些,并且也能够取得不错的成效。对于封山育林技术进行具体的阐述也就是首先要有一块可以进行该项技术的土地,并且这一土地能够让一些树木在此成活,树木之间的间距也要进行一定的控制,这样才能够保证有计划数量上的成活。对于该土地的地势也有一定的要求不能够过于平整。在选好土地的基础上就可以进行封山处理了。封山的方法也同样不唯一,可以选取全封或者是半封的方式[2]。如果该地区环境相对并不是很好且几乎没有人群居住,那么可以选取全封的方式。如果附近还有一些居民需要进山进行一些活动就可以采取相应的半封的方式。封山的年限就需要根据采用的培育措施等进行考量。但是如果在混合林的培育过程当中较为常见的方式可能就是轮封。封山育林技术也并不是到此结束,在这之后,还要对幼树的成长进行相关的培育,记录他们的生长状况并进行检查等等。

三、大力推广主要树种造林技术

在该工程开始之前,要对某区域首先进行实地的考察与监测,对于造林类型要进行合理的划分。然后再根据一些林木的生活习性成长环境等等,分别对应到每一个造林类型当中,然后每一个造林类型再制定出符合该地区发展的相关规划,自己输的选择上一级选种上都要进行严格的把控。在树木的选择上不仅仅要考虑到环境的问题也要考虑到民众对于这些树木的喜爱程度,总之要结合多方因素进行决定[3]。除此以外,造林后期的管理工作也同样不能够被忽视,与此相关的部门也应当对此有足够的重视。

四、大力推广水土保持技术

水土保持对于退耕还林来说也尤为重要,因为在我国水土流失问题也同样十分严重。而且水土保持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当中也能够起到相应的保障功能。当然水土保持技术也需要根据具体的土地情况采取具体的措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肯定要进行优先的维护,根据海拔高度的不同,采取的水土流失保护措施也是具有层次感的。封山其实也是水土保持技术的一个方面,最后也就是对于本土地上已经有的植物进行保护,减少不必要的水土流失。

五、营造林技术在退耕还林当中的成效

首先国家对于退耕还林的水平也是有一定的预估的,在途更换林工程真正开展的过程当中也确实有一些地区被评为了优秀的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点,因为该地区的成活率极高,,远超出了预估的水平[4]。而且在近些年来,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明显提升,绿化水平自然也会获得相应的发展。而且在这一过程当中因为还用到了水土保持技术,所以也会对我国的目前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相应的缓解。另外退耕还林也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不仅仅会带动该区域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全国来说也会带来不小的经济效益,总之也是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六、结束语

总的来说,由于我国目前面临的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所以国家也在一直寻找方法来尽可能的解决该问题,来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比如本篇文章进行阐述的营造林技术在退耕还林中的应用。之所以目前实施这样的一种方式,也是因为仅仅依靠呼吁群众保护生态环境、主动植树造林的效果微乎其微。退耕还林这一工程的开展并不只是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其他方面比如经济效益或者是我国的贫富差距问题等,都会产生一些良好的效应。所以退耕还林工程也应该继续合理科学的开展下去,带来更多的益处。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以上也仅仅是个人的一些意见,希望专家学者对此能够有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珍才.退耕还林造林技术及分析[J].中国林业产业,2017(04):65-66.

[2]张志远,王诗翰.论述营林造林中育苗技术[J].科技风,2018,No.345(13):198.

[3]邢小芳.退耕还林地区山杏造林技术分析[J].现代园艺,2018,No.364(16):47.

[4]朱建刚.数字林业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与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7(2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