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国卷英语书面表达的核心突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高考全国卷英语书面表达的核心突破

许培婧

关键词:书面表达;构思;思维;规范

一、审题构思

审题构思即根据给定的文题、要求、提示,快速提取确定主题信息,构建支撑信息,形成文章大致框架的思维过程。

1.常见问题

(1)审题不清,要求不明,结构混乱

审题就是根据文题快速提取相应题材的成文方式。如果头脑中没有丰富的题材概念,误读题目要求,便不能形成有效构思,思维杂乱无章,毫无头绪,结构必然混乱。许多学生写作之前不认真审题,不进行文章的构思,根本没有写作所谓的主题,句子与段落之间也没有连贯,写出来的文章断断续续,上下不通。

(2)对写作内容、人称、时态不明确

写作要点的齐全是得分的基本保证,溜掉要点就会被降低档次评分,因此学生在审题时首先应明确题目所给信息哪些该写,哪些应该补充细节信息。其次,学生要弄清书面表达要求使用何种人称,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还是第三人称来写。出现人称错误会被扣除相应的分数。再次,学生要根据所给材料信息确定写作的基本时态。由于文中每一个句子都涉及时态问题,所以有些学生容易忽略这个问题,造成比较严重的丢分。

2.训练方法

(1)明确审题环节的要求,落实在平时的写作训练

要让学生形成严谨审题并快速构思的能力,教师应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重视这一环节,在写作材料的导读时要求学生自己解读所给素材,如题目所给的背景信息以及写作内容的各个项目。让学生动笔写作前务必要读明题目要求,明确哪些项目属于题目已给相关信息,写作时无须过度展开,哪些项目需要在写作中添加个人的理解和补充说明。如果一开始审题不仔细,会严重影响文章段落的展详略得当问题以及思维的展开。只有审题这一步做好了,之后的构思才有意义。

(2)积累不同文体的写作素材,训练学生模仿运用的能力

要让学生在准确审题之后能快速构思,教师必须要求学生了解不同文体的不同特点。就应用文书信表达这一项,不同的写作目的需要采用不同的口吻和写作手段,如邀请信、感谢信、致歉信、介绍信、咨询信等。在平时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相关信件的惯用表达方式,尤其是开头和结尾的委婉语气的得体表达,帮助学生理清结构,模仿运用。学生经过长期训练,便会养成快速构思的习惯,从而提高快速构思的能力。

二、谋篇布局

由于“多年来我国英语教学存在着重语言能力训练、轻思维能力培养的倾向”,在语言技能训练中往往强调模仿记忆而忽略了考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重语言形式轻语意表达,实质性内容干瘪乏陈。一部分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语法和词汇都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写的文章也是不尽人意。问题就在于这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缺乏思维训练,针对一个话题很少思考怎样把问题讲清楚,段落展开没有条理,逻辑不完整,因此文章未能全面阐述话题。笔者所提出的“谋篇布局”就是要在文章大致框架形成后,引导学生合理想象,通过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完成对主题信息的拓展和支撑信息的丰富。

1.常见问题

(1)只能根据提示信息,通过翻译完成框架内容

从整篇文章来说,一些学生只会根据提示的信息写出框架性内容,把书面表达当成翻译练习。

(2)缺乏丰富主题信息的想象力,写作内容贫乏,思路狭窄,表达空洞

从段落写作来看,学生不知如何表达一个完整意思,不能就所给信息点进行合理想象,有些学生为了拼凑字数,写出来的文章内容平淡,空话连篇,翻来覆去只有那么几句话。这反映学生在英语学习思想上的慵懒,缺乏独立的思考和观察。

(3)缺乏全局观念,没有形成立体的思维角度

总的来说,学生往往会割裂段落之间的链接,写作关注的点小而散,没有宏观清晰的作文思维。每个段落的主题句没有紧扣写作要点,承上启下;每个段落的支撑句或拓展句的展开缺乏设计,没有层次感和推进感,要么是“碎碎念”,堆砌简单句,频繁出现中式思维的表达,要么是想一句写一句,东拼西凑,语无伦次,表达啰嗦,原地绕圈。

2.训练方法

(1)教会学生段落丰富的学法,学会拓展思维

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基本上是“直线型”,先概括,后细节;先抽象,后具体;先综合,后分析。一般都是首先直接切入主题,然后逐渐分点展开分析阐述,由主题句直接向纵深拓展。

先根据构思写出段落的主题句,后进行引申分析论证,做到言之有据,再得出合理结论。

(2)经常性的话题展开训练,训练发散思维

学生之所以会出现写作时无话可说,主要是因为我们教学中过于重视语言形式的训练,把真正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语义表达弃置一边,导致语言空洞,千人一面。解决这个问题要从平时做起,对待《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规定话题、教材中的单元话题以及书面表达给定的话题,要经常性地引导学生以Brainstorm的方式,发散思维。

三、规范表达

规范表达是在丰富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对文章的时态、语体的措辞、语段的逻辑、语句的达意等方面周全酝酿,用规范得体的语言表达思想、情感和内容的自我完善过程。在训练学生规范表达时,教师须提供情境,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比对信息,自我感悟,体验自主构建的过程。

1.常见问题

(1)时态、语态混乱

有些学生没有时态的概念,没有事实的概念和动作发生过的概念。不知道人做事是主动,事情被人做是被动,因此呈现在语言运用中,便是混乱不堪。

(2)词性、句式乱用

一些学生对不同词性的功能缺乏了解,更不要说单复数了。对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没有基本的认知,更不要说强调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了。

(3)表达不合逻辑

在有些学生的书面表达中,中式英语泛滥;连接词乱用,逻辑混乱。有的句子间的联系明显是转折语气,却非要用因果关系。这些问题在学生的作文中很普遍,这其实是一开始形成的马虎习惯,思维不缜密所导致的,须采取一定的方式予以梳理和强化。

2.训练方法

(1)加强词性变化,时态、语态、句式转换和句子扩展训练

首先,在教学生词时要引导学生重视词性变化的训练。例:

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词汇的整体识记,也有助于掌握词性运用方面的知识。长期如此,对词汇洗习得的自然程度便会增强。

其次,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时态、语态、句式转换的比较训练。如:Exposedtosunlightfortoomuchtime,yourskinwillbehurt.

Exposingyourselftosunlightfortoomuchtime,youwillgetyourskinhurt.

时态、语态、句式的变化往往在比较练习中能让学生更好地找到感觉,在区别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

(2)在语境中理清逻辑关系,训练连接、过渡性词汇的应用

解决学生语言运用中的逻辑混乱问题,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注重过渡性词汇在语段中的训练,理清逻辑关系,准确表达。

(3)语段优美表达范式欣赏

得体表达除了靠平时的训练外,还须不断耳濡目染地浸润。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文体、题材,对不同段落的一些优秀表达范式进行欣赏。

四、限时完成

限时完成要求学生在顺利完成前三个步骤的基础上,用工整的书写,在规定时间完成规定的写作任务。

常见问题

(1)草草了之

草草了之主要来源于错误的认识,认为只要掌握足够量的单词和一些句式结构,考试时自然可以拼凑成文。有的学生及时平时对书面表达也进行了训练,但只满足于头脑中完成构思,在纸上列出提纲,结果考试时还是无话可说,表达不得体。

(2)书写不规范

书写不规范主要由于不良的书写习惯所导致。有些学生书写龙飞凤舞,自认为潇洒,难以辨识;有些书写字母时上下左右结构不匀称,或歪斜过度,或出格过多;有些学生随意涂改,影响美观。

2.训练方法

(1)从开始时就进行书写规范训练

要让学生牢记,书写美观卷面整洁会给阅卷者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让阅卷者有读下去的欲望。英语26个字母的书写训练可通过四线格规范到位,严格要求学生在书写方面的规范性和整齐性,能够达到正确、端正、工整的要求,并注意大小写以及标点符号的书写要求。事实证明,在高考写作中,书写已经越来越成为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务必要引起重视,可以通过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给予指导和纠正。

(2)定期、限时完整训练

每周一练,限时完成。因为高考的书面表达通常要求在25到30分钟之内完成,在这一规定时间内还须考虑不漏要点,字数符合要求等。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必须要适当适时加入限时训练,促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理解信息、整理信息和表达信息,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和应试能力。

四个核心突破的训练法有助于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书面表达练习。其中,最核心的是对学生写作思维的训练。从整体上看,学生从主题内涵到表达延伸所用的是发散性思维;从具象上说,学生从主题句到支撑信息的丰富中,须理清句子间的关系,此时逻辑思维显得至关重要。此外,对学生写作过程中微技能的训练需要平时有效积累,否则,他们很难在高考紧张的氛围中从容应对。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5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