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 11.28火灾爆炸事故批量伤病员分诊救治的应对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张家口 11.28火灾爆炸事故批量伤病员分诊救治的应对策略

王娜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 075000

摘要:探讨批量火灾爆炸伤病员救治的组织管理,优化救治流程,提高急救水平。方法:根据伤员病情轻、中、重分三级进入相应诊疗区域。将救护人员分为指挥组、物质保障组、预诊组、救治组,清创组、陪检后送组。结果:22名伤员全部接受有效救治,对分诊救治流程实施结果满意。讨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功的关键是应急预案和分级保障,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做好科室之间的协调,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火灾爆炸 突发事件 分诊救治 应对策略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12。其特点是发生突然、伤员集中、数量较多、合并伤多,救治护理任务繁重3-4。合理有效的分诊救治是抢救成功的关键。2018 年11 月28 日,张家口发生危险品爆炸事故,接到信息后,我院作为三级甲等医院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展开救援,且22名烧伤患者,19名均送我院分诊救治。现将急诊分诊救治过程中应对策略和实施方法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8 年11 月28 日2: 00 - 6: 00 共收治19名伤员,其中男12 例,女 7例,年龄8 ~ 39岁; 轻伤3 人,重伤11人,危重症5人; 气管切开3例。烧伤科收治7人, 重症监护室2人,转上级医院8人,急诊留观2人。本次事故仅3人为轻度烧伤,其余均为重度烧伤。抢救难度较大。

2 采取的应对策略

( 1) 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接到通知后根据爆炸时间在夜晚、发生地点离居民区较近,救援队判断短时间内会有批量伤员就诊,立即报告总值班,总值班人员根据伤员特点制订应急措施,迅速协调相关科室,为随后成批伤员救治工作的快速开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2) 合理分组,明确职责。①指挥组: 由院领导和机关干部组成,负责对现场急救工作总协调指挥,统一对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合理分工调配,保证整个诊疗过程快速有序,不出现隐患环节。②预诊组: 由2 名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士为就诊人员进行快速有效分诊,并引导伤员进入相应区域就诊。③抢救组,由3名急诊医师1名耳鼻喉医师及工作经验丰富的3 名护士组成,负责配合医生按照各种抢救程序对伤员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包括为危重伤员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心电监护、心肺复苏、电除颤等抢救措施,并书写抢救记录。④清创组:由2 名急诊护士负责及1名急诊医生对需进行清创的患者进行清创处理。⑤陪检后送组:对已经进行急救处理且需住院的患者进行分类后送。⑥物资保障组: 负责现场物资保障供给、协调联络等工作,同时包括现场医疗垃圾、伤员污物的清理,急救药品的准备。

3.现场急救和护理的体会

( 1)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完善已应急响应机制。为了更好地执行卫勤保障任务,首先我们要继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始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用身边的先进典型引领方向,增强官兵的使命感责任感; 其次要完善应急响应机制,必须牢固树立居安思危、有备无患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治预案,提升应急响应能力。(2) 加强医务人员技能培训,提高综合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对医学救援者个人综合能力应有更高的要求,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能,在短时间内具有处理群体伤员、多发伤、混合伤的能力,以满足快速反应医疗救治工作的需要。国内外救援实践证明,灾后3h 内得到救援的伤员90% 存活,6h 后存活率降至50% 〔5-6〕。因此,在灾难或事故救援时需要一支复合型应急救援医疗队,要求各专业人员合理搭配。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针对性训练和演练,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风险意识,进而有助其圆满完成救援任务7〕

参考文献:

〔1〕聂志勇,丁日高,王汉斌,等.“天津港8·12 特大爆炸事故”防化应急处置经验与启示〔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5,29( 5): 842.

〔2〕胡子林,袁辛奋. 浅析突发事件的特征、分类及意义〔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26( 11): 35.

〔3〕杨静,陈建明,赵红. 应急管理中的突发事件分类分级研究〔J〕. 现代医院管理,2005,17( 4): 37.

〔4〕曹静,徐新新. 突发暴力事件护理配合流程的建立与思考〔J〕. 中国护理管理,2012,12( 4): 88.

〔5〕王慧飞. 121 人殒命拷问宝源丰公司“6·3”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3,31 ( 4): 221.

〔6〕梁立武.“天津港8·12 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抢险救援卫勤保障的反思〔J〕. 武警医学,2015( 10): 973.

〔7〕周广迎. 关于危化品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救援注意事项的探讨〔J〕. 工业,2015( 19): 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