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理论体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0
/ 4

邓小平 理论 作为马克思主义同当代 中国 实践和 时代 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 历史 条件下的继承和 发展 ,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因此,从理论体系上讲,邓小平理论是 科学 社会 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在其生命途径中获得的关于建设的理论形态。而邓小平理论作为社会主义在其生命途程中获得的关于建设的理论形态,也有其内在的结构和体系。

  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世界观和 方法 论基石
  邓小平在1985年4月,从世界观的高度深刻 总结 了怎样搞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社会主义究竟怎么搞?……中国走了相当曲折的道路。二十年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1]他还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2]又说:“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毛泽东主席的话来讲就是实事求是。”[3]邓小平的这些论断,至少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搞社会主义,必须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二是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总概括,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邓小平的 哲学 思想就是实事求是。诚如邓小平1992年初南方谈话中所言: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在《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中,论及实事求是哲学之处就达80余次。正是坚持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时代特征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即实事求是是邓小理论形成和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基石。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理论的出发点
  邓小平认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就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 经济 不必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 现代 化的整个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有三:一是生产力不发达,二是生产关系不成熟,三是上层建筑不完善。党的十三大前夕,邓小平明确地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4]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既克服了过去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拒绝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
  邓小平对中国这样落后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课题的探索过程中,正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国情相结合,提出和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系统地回答和解决了中国这样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社会主义建设的 政治 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等一系列重大课题,从而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提出、反复思考和着力解决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他说:“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但 问题 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5]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从实际出发,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1980年、邓小平指出“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6]1986年,邓小平进一步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使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长,人民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为进入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条件。”“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7]1990年底,邓小平又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8]在1992年初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9]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最核心的问题。这一科学概括,内含着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社会主义原则、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等基本问题的解决。这一科学概括,揭示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来发展生产力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辩证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邓小平同志正是通过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的探索和对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把握,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指明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
  邓小平强调指出:“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10]而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又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从80年代到90年代,邓小平最强调也是强调得最多的就是这个关键性的问题。他说:“我们的政治路线是把四化建设作为重点,坚持发展生产力,始终扭住这个根本环节不放松,除非打起世界战争。即使打世界战争,打完了还搞建设。”[1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还必须把四项基本原则同改革开放统一起来,邓小平明确指出:“这两个基本点是相互依存的。”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还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邓小平说:“中国主要目标是发展”,
因此“中国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但是要改革,就一定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离开国家的稳定就谈不上改革开放。”[12]即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和改革是稳定的基础,而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邓小平理论围绕其核心的三大理论系统。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指明了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而要实现经济繁荣、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的三位一体的总的奋斗目标,必然要求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第一,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
  1、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论。邓小平多次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阶段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13]而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当代中国,发展生产力的任务尤为突出,尤为重要。因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 目前 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14]
  2、经济发展出发点论。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15]
而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3、经济发展格局论,即邓小平多次论述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
  4、经济发展战略论。邓小平以跨世纪的战略眼光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30年到50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就是我们的战略目标。”[16]邓小平还在1982年就指明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 交通 ,三是 教育 和科学。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键。”[17]同时也是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5、经济发展动力论。邓小平指出,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因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18]
  同时,邓小平还从生产力诸要素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中,揭示了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6、经济发展手段论,即“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
  7、经济发展条件论。和平与稳定是发展的基本条件。邓小平明确指出:中国要发展,“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国际上的和平环境,另一个是国内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20]
  8、经济发展立足点论。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在坚持这一立足点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21]
  9、经济发展保证论。邓小平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发展的政治保证,“教育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就为我们事业的健康发展从根本上提供了保证”。[22]
  10、经济发展协调论。邓小平强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出一系列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建设,一手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严厉打击经济犯罪”;“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等等。

  第二,邓小平关于建设有 中国 特色 社会 主义 政治 的 理论 。
  邓小平关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的主要 内容 ,是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邓小平明确指出:“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3]“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及其他制度,是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快 现代 化建设事业的 发展 ”。[24]
  2、政治体制改革与 经济 体制改革协调论。邓小平指出:“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的成果”。[25]
  3、政治体制改革目标论。邓小平指出:“我们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26]“要继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这是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27]
  4、民主与法制统一论。邓小平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我们的民主制度还有不完善的地方,要制定一系列的 法律 、法令和条例,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是不可分
的。”[28]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化与法律化的统一,是民主政治与依法治国的统一。
  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领导有秩序地进行。邓小平指出:“不要党的领导的民主,不要纪律和秩序的民主,决不是社会主义民主。”[29]
  第三,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
  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致的。邓小平在1979年就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 科学 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0]这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针。
  1、“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根本方针。邓小平始终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提供物质基础,精神文明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 教育 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31]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 问题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质。[32]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同时还要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党的优良传统,吸收和借鉴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5、思想政治工作,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力保证,邓小平指出:“全党要 研究 如何适应新的条件,加强党的思想工作”;要加强民主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要切实搞好党风和廉政建设;要靠教育和法律两个手段消除党内和社会上的腐败现象和一切丑恶现象。[33]

  六、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的理论、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理论、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关于外交战略的理论,也都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都贯串着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 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 方法 论,都是从当代中国国情和 时代 特征出发,都是围绕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即围绕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而展开的,都是保证、有利和服务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实现的,都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


注释:
以下引文出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第118页; [3]第101页; [4]第252页 [5]第116页; [7]第171、172页;
[8]第364页; [9]第373页; [10]第370-371页; [11]第64页; [12]第244、284页;
[13]第116、63页; [15]第2页; [16]第251页; [17] 第9页; [18]第370页;
[19]第373页; [20]第210页; [21]第3、78页; [22]第202页; [23]第379页;
[25]第164、176页; [26]第221页; [32]第110页; [33] 第156页。


 以下引文出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2]第143页; [6]第312页; [14]第182页; [24]第322页; [27]第359页;
[28]第146、189、359页;[29]第359页; [30]第208页; [31]第3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