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砖汉瓦(2)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5
/ 1

画像砖所取的题材异常广泛,表现的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一)播种、收割、舂米、酿造、盐井、探矿、桑园等各种生产活动的场面,这是画像砖内容最突出的部分,也是当时人们一般生活的真实写照;(二)建筑画像砖,此类所见较少,除反映庭院的建筑和室内陈设外,其中主要画像为“阙观”一类的建筑;(三)描写社会风俗的画像砖,这一类画像内容比较丰富,其中有市集、宴乐、游戏、舞蹈、杂技以及表现剥削阶级的家庭生活等;(四)车骑出行等画像砖,它形象地描绘统治阶级出则伍伯前驱,骑吏、鼓吹等前导,后有属车随拥的骄奢生活。③
  瓦当是强烈反映各个不同时代艺术风格的建筑材料。秦代瓦当的纹样,主要有动物纹、植物纹和云纹三种。秦早期流行单一的动物纹样,富有矫健活泼的特点。在咸阳宫出土的则为组合对称扇面状综合图案,即在瓦当的边轮内开始出现单线弦纹或绳纹组成的圆圈,把瓦当正圆分为内圆和外圆两个部分,用双隔线把外圆部分划为四个相等的扇面,同时在四个扇面内绘以姿态生动、形象逼真、相同形状的双鹿、对鸟和昆虫等纹样。植物纹瓦当中,如风翔出土的叶纹瓦当、咸阳宫出土的莲瓣纹瓦当,都可以看到取材于自然界的写实作风。但秦统一六国前后瓦当的主要纹饰则是云纹图案,它既融合了列国瓦当的不同特点,又继承着秦国传统的瓦当艺术风格,它的图案结构,基本上就是在边轮范围内,用弦纹把瓦当正圆分为两圈,再用直线纹把内外圆间的面积等分为四个扇面,填以各种云纹式样,内圈则饰方格纹、网纹、点纹、四叶纹或树叶纹等。这种瓦当纹饰为汉代所沿用,只是汉代的纹样较粗一些。秦代瓦当有文字者绝少,那种“维天降灵、延元万年、天下康宁”的十二字瓦当,则是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产物。
  汉代瓦当除常见的云纹瓦当外,更大量的则是文字瓦当。按文字内容,可以把它归纳为宫殿类、官署类、祠墓类和吉语类四种。④1974年,我国曾在茂陵发现一件圆形、宽边的十二字西汉瓦当,外圈八字为“与民世世,天地相方”,内圈四字为“永安中正”。篆文布局协调,应系武帝茂陵陵寝宫殿所用。西汉中期以后,尤其是以王莽时期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瓦当为代表,令人感到大气磅礴,姿态雄伟。
  关于秦汉时代瓦的制作方法,秦汉瓦的断代和汉瓦的分期等,陈直先生在《秦汉瓦当概述》⑤一文中作了简明扼要的论述。秦代至西汉初期,制造带有圆形瓦当的筒瓦,大概分三步:先造瓦心,后造边轮,最后上瓦筒。秦都咸阳宫殿遗址出土的瓦当,据有关文章描述:“半瓦当从中央连瓦筒一起切开。圆瓦当先从瓦筒上横切到一半,再向下纵切瓦筒。”⑥因此在瓦的背面留有明显的切痕。大约到了西汉中期,瓦的制法有了明显的改进,瓦心与瓦轮不再分两次制作,而是一次范成,制作过程得到了简化。瓦筒则仅做半筒,其下面半筒之地位平滑,毫无刀切之痕迹。此外,秦代带纹饰的圆形瓦当中央无大柱,而汉代的则必有圆柱。秦代的瓦当边轮用手捏成,宽窄不匀,汉瓦的边轮齐整。秦瓦面积不大,而汉瓦面积小者也较秦瓦略大。
  
  注释:
  ① 安金槐.郑州二里岗空心砖墓介绍.文物参考资料[J].1954年第6期.
  ②王志杰,朱捷元.汉茂陵及其陪葬冢附近新发现的重要文物.文物[J].1976年第7期.
  ③ 冯汉骥.四川的画像砖墓及画像砖.文物[J].1961年第11期.
  ④⑤陈直.秦汉瓦当概述.文物[J].1963年第11期.
  ⑥秦都咸阳考古工作站.秦都咸阳瓦当.文物[J].197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