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现代视觉设计需求(2)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1
/ 1
  四、以人为本的设计需求
  
  设计“以人为本”,这一现代设计的哲学基础和思想原则在当代社会日益深入人心,它不仅是设计界所热衷的论题,而且已成为一句响亮的口号为大众耳熟能详。设计“以人为本”是“人为衡量万物之标准”的人本主义思想原则在设计中的体现,它充分肯定人和人的主导作用,强调设计为人而存在,设计因人的需要而显现其自身价值。
  中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有机生成论和时空一体化动态模式的宇宙观,对于古代的设计文化和传统造物观有着深刻的影响。天——人——物主要是指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关系,是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季节气候、地理环境、材料的自然美感、人工的巧作这四个因素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精良的器物。天时、地气、材美、工巧这四者的相合,就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相合,这就是人与自然共生的设计思想。例如,包豪斯的创始人格洛皮厄斯主张艺术与技术统一、实践能力与理论素养并重,强调设计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等思想,就是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与艺术的精神。现代设计讲的“以人为本”,就是古希腊哲学强调的“人本主义”,更是源于中国古典哲学老庄的“天人合一、以人为贵”的思想。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更是古希腊——罗马文化与艺术唯美、求实、创新精神的体现。包豪斯的这种立校精神的确为现代主义运动开了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科学技术融合的先河。
  著名工艺美术史论家田自秉先生一贯主张设计应该“经济、实用、美观”。实际上还是讲的“以人为本”的原则问题,“实用”对于设计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消费者更看重设计的实用性。老百姓从来不知道何谓“节约型设计”,但民间的“设计师”们关注生活,更懂得“设计为人”的道理,早在没有“工业设计”概念的时候,就已经在生活中使用了,很多优秀的设计往往来自于我们所忽视的“民间”,并被广大消费者认可,而且,我们会在民间发现许多巧妙的设计,它的巧妙之处有很多确实是现代人所想象不到的。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积淀了太多优秀的东西,这些东西都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并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去。将“以人为本”作为我们设计的原则,去学习它、领会它,会产生更多更符合中国国情的优秀现代设计。
  现阶段,世界发展趋势呈现出一种竞争、融合、多元的格局,现代视觉设计作为一种现代视觉语言的传递方式,其特点就是不断创新和求变。在经历了分解与重构的现代视觉设计艺术,未来的设计将着眼于多种因素的互动设计之上,其关系必然是相连的、内在的、互动的、广义的。在现代视觉设计的发展中,只有准确把握独创性设计需求,符合国际化与多元化的设计需求,贴近地域本土化设计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需求,我们才能设计出高品质的、多元的,具有中国文化风格的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张娜.传统文化符号的设计学意义[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109.
  [2]孙俐.浅谈中国本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C].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3]胡平.中国设计文化的创造性转化[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4]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