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夹层融资发展分析(2)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9-04
/ 2
  2.相对于股权投资而言风险较低
  夹层融资在法律意义上是企业破产情况下债务追索权排在贷款融资之后,但优先于股权融资的融资安排,因此风险相对较低此外,夹层融资通过在融资协议中加入限制性条款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强的保护,包括对融资方财务比率的限制,对再融资的限制和其他法律条款,有时还与优先债务人拥有同顺序的破产清偿权,而且可以拥有董事会的出席权和否决权等更多的股权投资人所拥有的法律权利
  3.夹层融资交易违约率(Default rate)很低
  据统计,欧洲的550笔夹层融资交易的违约率仅为0.4%而且发生违约后的本金回收比例也很高,平均介于50%-60%之间低违约率和高回收率使夹层资本表现良好欧洲夹层资本基金在1988年-2003年之间的平均复合年收益率高达18%
  4.退出的确定性较大
  夹层融资的债务构成中通常会包含一个预先确定好的还款日程表,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分期偿还债务,也可以一次还清还款模式将取决于夹层融资企业的现金流状况因此,夹层投资提供的退出途径比股权投资更为明确(后者一般依赖于不确定性较大的清算方式)
  尽管夹层融资具有上述优势,但是对于投资者而言,夹层融资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投资风险
  第一是退出风险,在新型市场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对于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而言,进入公开股票市场进行股权融资的机会较为有限,夹层资本的退出会受到较大的政策风险
  第二是破产风险,这是夹层资本面临的最大风险,为保障投资者的权益,通常在融资协议中加入限制性条款为投资者提供保护
  此外,夹层融资的投资者还面临汇率风险和行业风险等
  
  三我国发展夹层融资的前景分析
  
  (一)发展夹层融资有利于改善我国目前的融资结构
  目前,由于我国金融市场体系不合理,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企业始终缺乏长期资本的融资渠道在我国企业的融资渠道中,贷款融资始终是主要融资渠道如表1所示,贷款融资占融资总量的比重尽管在2005年有所下降,仍保持在78%的较高水平,表明贷款仍然是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融资渠道
  200810132128970377801.jpg
  就贷款融资而言,大型国有企业或企业集团比较容易得到银行贷款的支持,其贷款一般占银行贷款的70%以上,而中小型企业因为资本金缺乏资产规模小缺乏合适的担保品内部管理不完善等原因,获得银行贷款则非常困难,其贷款占银行贷款的比重一般不足30%许多中小企业的购并或扩张计划因为缺乏资本的支持而无法实施或被迫减小规模
  在我国,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数量的98%以上,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对国民收入就业出口作出了巨大贡献,如果不能有效改善其发展中的融资困难,必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就股权融资而言,由于我国股票市场体系还很不完善,众多的中小企业很难达到公开发行股票融资和上市交易的标准,每年公开发行股票融资数量也很有限在2006年上半年,受国民经济持续向好股权分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等影响,股票市场成交活跃,指数回升,我国企业在境内外股票市场上通过发行增发和配股累计筹资1441.7亿元,同比增加533.7亿元,增长58.8%,但是,股票融资占非金融部门融资的比重仅为5.6%可见,股票融资短期内很难成为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
  随着市场与经济的发展,中国企业尤其民营企业的融资矛盾愈发尖锐,股权性与债务性融资的两难困局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家普遍的困扰而国内企业融资渠道缺乏给夹层融资带来很好发展机会
  作为股权与债权的中间产品,一方面夹层融资人可以绕过贷款的政策壁垒,另一方面夹层投资人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选择投资方式此外,夹层融资作为股本与债务之间的缓冲,使得资本供应与需求效用更为贴近,也使得资金效率得以提高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流动性充足,为发展夹层融资提供了较好的资金保障2006年6月末,我国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3.1万亿元,贷款余额22.8万亿元,存量贷存比为69%,增量贷存比为67%,分别比2005年末增加1个百分点和13个百分点保险公司的保险资金也呈快速增长趋势,2006年6月末,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17341亿元,同比增长27.2%此外,我国还存在着数量庞大的民间金融和私募基金
  随着各种企业对资金需求的规模不断扩大,单纯的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都难以满足投资者和融资者的需求,而夹层融资作为一种更加灵活的融资方式,可以满足投资者对不同风险和收益组合的要求,也可以满足融资者对融资方式的灵活安排
  
  (二)我国发展夹层融资的制约因素
  毫无疑问,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不断改革完善,夹层融资必将获得快速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尚存在较多的制约因素,如缺乏相关的发展夹层融资的法律法规金融机构缺乏对夹层融资的风险防范和定价机制缺乏关于夹层资本的设立运营与监管缺乏夹层资本有效退出渠道等
目前,国际上的夹层融资已经成为一种完善有效的融资方式,我国可以借鉴国外成熟市场夹层融资的法律体系监管模式和风险监控经验,大力发展夹层融资,拓宽多种融资途径,以促进金融资源更有效地配置,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傅璇.夹层融资:股权与债务之间资本通道[J].国际融资,2004,(12).
  [2]孙敬安.夹层融资——企业融资方式创新[N].证券市场导报,2005,(11).
  [3]刘宏.夹层融资的发展与应用[J].证券市场,2005,(11).
  [4]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6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