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篆刻艺术教学工作室的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04
/ 2

摘要:篆刻艺术教育已经在高校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普通教室难以满足教师日常教学中技法演示和学生临摹与创作的需要。为适应教学活动开展需要,从场地装饰、设施购置、师资建设、图书资料以及工具材料等方面来探索教学工作室的构建。

关键词:场地;设施;师资;资料;工具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篆刻艺术自二十世纪初逐步进入高校以来,到目前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结束了自古以来民间师徒传授的单一传承形式。与其他学科相比,篆刻艺术教学对设施、资料、用具等有其特殊的要求。在篆刻艺术教学中,不仅需要基本的工具书,还需要供临摹和创作用的印谱等参考资料,纸、墨、笔、砚、刻刀、石料、砂纸等各种工具;教师除讲授一般的理论之外,更要注重技法演示教学;学生除学习理论知识,还需要在技法方面进行临摹训练和创作实践,等等。故日常的篆刻教学活动难以在普通教室开展。基于此,为更好的开展篆刻艺术教学活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试从下几个方面来探讨篆刻艺术的教学工作室的构建。

一、场地及装饰

工作室场地选择光线较好,相对安静的楼栋,以四十至五十平米左右为宜(可视具体教学需要而定)。装饰方面选明清式古典风格,使之与传统的篆刻艺术相匹配,营造出良好的艺术氛围。

选用明清仿古木凳若干,大案桌一张,教学时学生围坐在大案桌的三面,其余一面教师坐。另外在配置一些名家印屏、字画以及仿古文物等陈列于工作室之内,使之有古色古香之意蕴。室内还需要装置自来水管和水池,供取水洗涮印章、拓边款等用。在墙壁上安装磁性白板,用于张贴书印作品。

二、多媒体等设施

在篆刻艺术教学中利用图片讲解尤为重要,展示图片在普通教室中难以做到,这需要借助先进的多媒体设施。同时,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观看到教师技法演示,需要配置拓影台一部。先进多媒体教学设施主要包括电脑、投影仪(清晰度高)、屏幕、激光笔及音响等一套。另备置复印机一台,供复印资料用。

三、师资队伍建设

民间授徒多在注重创作,偶有讲授理论却不够全面、系统。高校则更加注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教学。在工作室的构建中,提倡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不仅要考虑到印学理论方面的师资,还要考虑建设一支篆刻艺术创作水平较高的队伍。

有条件的高校,可以选取一名教师担任工作室主讲,在讲授印学、书法、古文字学、文学等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临摹与创作实践教学指导。如没有比较综合全面的教师,可以由多位教师分担。但总的来说,篆刻艺术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各方面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由一位教师担任主讲有利于各方面知识的综合把握和拓展。

在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师资队伍的同时,还可以大力吸收当地民间师资力量。就目前来看,很多篆刻艺术名家都在民间,尤其是擅长篆刻创作方面的,民间人士居多。他们有着丰富的创作经验和高超的技术水平,甚至不乏有在理论方面颇有成就的篆刻家。师资队伍构建方面,可以聘请当地民间篆刻家担任实践、创作指导教师,甚至讲授理论。

四、教材等图书资料

篆刻艺术教材构建以理论和技法两方面相结合,同时还需要购置供学生临摹用的印谱资料。篆刻艺术属于传统艺术,学习和创作都需要本着非常严谨的态度去对待。特别在用篆方面,更需讲究出处,对部分文字的书写不可随便编造,初学者要多查阅工具书。目前出版的书籍水平不一,有些书籍甚至谬误百出,在构建图书资料方面值得甄别。根据工作室教学实际需要,图书资料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1.理论、技法方面的书籍。主要选取:《中国印章艺术史(上、下)》(刘江,西泠印社出版社,2005年);《历代印学论文选(上、下)》(韩天衡编,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年);《文字源流浅说》(康殷,荣宝斋出版社,1979年);《古文字学导论》(唐兰,齐鲁书社出版社,1981年);《中国印学年表(增补本)》 (韩天衡,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年);《篆刻学》(邓散木,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历代篆刻经典技法解析丛书》(李刚田,重庆出版社出版,2006年),此套书籍共12册,分析了先秦古玺、封泥、汉印以及晚清各流派印风,讲解其临摹学习的技法;《篆刻章法百讲》(谷松章,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等。

2.供临摹的印谱资料。初学者以秦汉印入门学习较好,历来有"印宗秦汉"之说,故在选取临摹印谱时,以秦汉印为主。主要购置:《古玉印精粹》(韩天衡、孙慰祖,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年);《十钟山房印举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85年);《上海博物馆藏印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中国历代印风系列丛书》(黄惇主编,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1999年),该套书共21册,资料全面,包括上至先秦下至民国各时期各流派的经典玺印。

3.供查阅篆书的工具书。无论是篆刻艺术初学者,还是篆刻家,甚至篆刻界的顶尖名家,都离不开工具书。据说1988年全国第一届篆刻艺术展时,评委在评审过程中还时不时找篆刻字典查阅核对。工具书主要购置:《古籒汇编》(徐文镜,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汉印分韵合编》(上海古籍书店印行,1982年);《说文解字》(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中华书局,2004年); 《篆刻常用字字典(修订本)》(刘江,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年);《篆刻字典》(师村妙石编,海天出版社,1988年)、《古今鸟虫篆书字汇》(香港友声印社)等。

4.学习篆书的碑帖。篆书是篆刻艺术的重要基础,在篆刻界素有"七分写,三分刻"的重要论述,篆刻家必须先要是篆书书法家。工作室购置篆书字帖,作为学习篆书的临摹范本,主要购置:《毛公鼎》、《散氏盘》、《石鼓文》(此三册均为雷志雄主编, 1999年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峄山碑》(海南出版社,1994年);《王福庵说文部目》(王福庵,西泠印社出版社,1995年);《吴让之篆书字帖》(吴让之,西泠印社,1981年)等。

五、材料和工具

篆刻艺术教学所需用具较书法教学要多,主要包括写印稿、刻印、钤印、拓款等方面的工具,下面按刻印前、刻印中及刻印后的程序来介绍其所需购置的工具。

1.刻印前所需要的工具。主要有:

纸,篆刻艺术教学中所需要的纸包括多种,主要有用于练习篆书的毛边纸或是宣纸、摹写印稿用的拷贝纸、吸水用的普通宣纸(或以废旧报纸代替)、连史纸(钤印拓款用)等。

墨,油烟和松烟质地的固体墨为首选,如无条件购置一得阁或是红星的瓶装墨汁也可。

笔,主要包括写印稿用的小号毛笔和练习篆书用的中号毛笔两种。

砚,可选小瓷碟或其他器皿代替,视学生数量购置。

砂纸,购置粗细不同的多种备用。

玻璃板,用于磨印石时垫于砂纸之下,使之平整。

石料,可购置2至3公分为主的普通青田石或是寿山石、昌化石以及辽宁冻石等,以便宜且无砂钉的为佳。

2.刻印中所需要的工具。主要有:

印床,刻印中固定印石的夹具,材质有木质的和金属的,工作室教学选用一般木质印床。

刻刀,是刻印最主要的工具,刻石章一般用两侧均匀地向刀刃倾削的平口刀。刀有大小之分,教学用购置白钢的中号(刀口在0.6cm)刻刀即可。

3.刻印后所需要的工具。主要有:刷子,印章刻好后印面会有石粉,在钤印之前要用刷子将印章洗刷干净,以免将杂质带进印泥中。

印泥,钤盖印迹的专用品,有红、蓝、黑等颜色,质量、价格不等,购置一般的普通红色印泥即可。

除上述所需购置的主要工具外,还需要购置些书画垫、小镜子、印规以及拓款用的棕刷、白芨、拓抱(可自制)等工具。

参考文献:

[1]萧高洪。篆刻史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

[2]孙成武。高等院校篆刻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办法[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3]丘琳波。方寸之间天地宽——论在普通高校中普及篆刻艺术的可行性[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