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模糊原理教学词语事半功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模糊并非糊涂,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形式。据查有关资料,其原理为,客观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确定和不确定两重性,这不确定性则构成了事物的模糊性。如“高个子”,多高才算高个子?界限不同很难划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在确定者脑子里有个模糊概念:个子不是很矮。在小学高年级语文的词语教学中运用这一原理,能明显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众所周知,汉语言词语内涵异常丰富,同一个词在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小学教学研究》 1995年11期
出版日期 1995年11月2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