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糖尿病周围神经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其病机目前并不十分明确,以代谢学说和血管学说为主。西药的治疗仅对特定环节起作用,具有局限性,疗效甚微,不能有效地阻止该病的发生和发展。且具有见效慢、疗程长、不良反应多、个体差异大等缺点。中医认为,该病是因消渴日久,患者体内痰瘀凝滞,阻塞脉络所致。中医对该病的治疗多以整体调节为主,强调辨证施治,在症状的控制和客观指标的改善等方面显示出明显优势,且具有疗效稳定、无明显不良反应的特点。该文以痰瘀立论,运用化痰逐瘀之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疗效显著,为临床提供新思路。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痰瘀 辨证论治 化痰逐瘀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11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神经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并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甲钴胺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用药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7.8%),P<0.05;观察组治疗后改善效果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甲钴胺 糖尿病神经病变 并发症
  • 简介:糖尿病性神经,主要以肢端疼痛麻木或灼热,针刺感及肢端感觉异常为临床表现。本文就20例糖尿病性神经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治疗体会
  • 简介:  近年来,我们对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DPN)患者的采用运动康复疗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60例,男34例,女26例,18~76岁,平均45.5岁.糖尿病程3~21年,平均12.8年.出现手足麻木、疼痛症状5个月~14年,平均3.8年,空腹血糖控制在8~12mmol/L,餐后血糖10~14.5mmol/L.……

  • 标签: 例康复 周围神经病变 康复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线粒体性视神经(MON)是因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从而引发视神经功能异常的一组疾病。MON的病因可为遗传性,如Leber遗传性视神经和显性视神经萎缩;也可为后天获得性,如药物中毒,或者由先天性和获得性共同作用所致。这些不同病因的MON可表现出相似的临床表现,如双眼一致性和对称性发病,中心视力下降,瞳孔对光反射可相对保留等。多种新兴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基因治疗、干细胞移植正在被广泛研究,以期限制或逆转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损伤。本文回顾了MON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鉴别诊断以及治疗的进展。(中华眼科杂志,2021,57:386-390)

  • 标签: 视神经疾病 线粒体疾病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视觉障碍 反射,瞳孔 临床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硫辛酸对IGT合并周围神经的疗效。方法选取35例有周围神经自觉症状的IGT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结果患者治疗前后相比较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加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硫辛酸能有效安全的治疗IGT合并周围神经,对IGT合并周围神经的阳性症状有改善作用。

  • 标签: IGT 周围神经病变 a-硫辛酸 神经传导速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近年来应用中医药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本文在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中药新药临床试验中疗效评价指标和疗效评价方法认真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行业的临床指南、临床研究以及笔者的自身体会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最终可达到有效提高患者综合治疗效果的目的。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药 治疗方案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观察应用血栓通注射液穴位注射疗法对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的作用及影响。方法将58例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根据病情予降糖药物控制血糖,同时给予甲钴胺注射液500μg静脉推注,每日1次,维生素B1片10mg每日3次口服;其中治疗组联合给予中药注射制剂血栓通注射液穴位注射,每日1次,注射穴位选择双侧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及承山穴等。治疗前后检测每位患者的静脉空腹、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行神经肌电图检查,测量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肢体麻木、疼痛或感觉异常等自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35.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都有所下降,治疗组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有明显提高;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血栓通注射液穴位注射疗法对糖尿病并发围神经疗效显著,无任何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并且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穴位注射 血栓通注射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患者32例,将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针灸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患者显效6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针灸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应用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病变病人8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知情同意自愿原则,40例病人采取西医治疗作为对照组,其余40例病人在采取对照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病人腓总神经与正中神经神经(感觉与运动)传导速度以及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病人的神经传导速度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人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7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疾病病变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治疗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糖尿病神经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随着糖尿病神经临床研究的进展,国际上关于糖尿病神经的分型、诊断及治疗都有一定的更新。因此,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神经并发症学组组织专家们撰写了《糖尿病神经诊治专家共识(2021年版)》。本共识介绍了糖尿病神经(主要是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自主神经)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分型、筛查与诊断、预防及治疗,并针对重要部分给出要点提示。本共识旨在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糖尿病神经进行规范化的综合管理,早期防治糖尿病神经,延缓疾病进展。

  • 标签: 糖尿病 神经病变 专家共识
  • 简介:糖尿病周围神经(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临床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糖尿病足、溃疡、感染和截肢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神经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常见为一种以上周围神经受损,以感觉缺失为主,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也是造成糖尿病患者反复住院的主要原因。其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近年来对糖尿病的科研提示:在糖尿病神经的发展过程中,代谢紊乱与血管受损为重要因素,其它如神经营养因子、免疫因素等也至关重要。

  • 标签: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发病机制 并发症
  • 简介:摘要Leber遗传性视神经(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为母系遗传病,线粒体基因组m.11778G>A、m.14484T>C和m.3460G>A突变是其主要的分子基础,但其发病亦受到核基因、线粒体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本指南的编写在参考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及其他国家发布的指南和共识的基础上,结合了中国人群的实际资料,旨在总结关于LHON的遗传学知识和临床处置要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断水平,并为患者临床管理的规范化提供建议。

  • 标签: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线粒体基因组 母系遗传 实践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