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临床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4年12月,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纳入患者66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索他罗尔注射液、治疗,8周后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54.55%、总有效率90.91%高于对照组30.30%、65.15%,无效率9.09%、恶化率0.00%低于对照组27.27%、7.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疗效较好,无效率低,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 标签: 冠心病 心律不齐 胺碘酮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注射液对组织和血管的影响,运用现代专业程序输液,更好的保护患者血管。方法针对CCU病房40例患者给予程序化的血管管理和处理。结果40例患者中,3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和静脉炎,19例应用硫酸镁或土豆片局部治疗缓解,11例痊愈,10例未发现血管变化。结论组织损伤和静脉炎是注射液的常见并发症。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正确评估穿刺血管,掌握该药的特点,将有效减少患者组织损伤和静脉炎的发生。

  • 标签: ?局部组织损伤 静脉炎 胺碘酮注射液
  • 简介:摘要列举在心脏内科工作中遇到的临床使用案例,分析其合理性,探讨如何进一步规范使用,减少其副作用;探讨药学服务的方法。得出结论为在临床应用广泛,地位重要,但副作用多且严重,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有助于临床更好地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应用引起静脉炎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分析53例静脉炎产生原因及采取护理预防措施后静脉炎的发生率对比。结果经过护理预防措施后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选择恰当的注射方法及正确的药品使用原则和认真、细致的观察及护理,可有效的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女,78岁。因反复头晕、眼花20年,心悸、气促10天于2000年4月5日人院。人院时心电图示“心房纤颤,心室率82次/分,左室肥厚兼劳损”,人院诊断:(1)高血压性心脏病心房纤颤;(2)高血压病Ⅲ期。人院后第19天起服用片(商品名:可达龙,杭州赛诺非圣德拉堡民生制药有限公司)0.2g,po,tid对症心房纤颤复律治疗。

  • 标签: 胺碘酮片 阿斯综合征 抗心绞痛药 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缓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房颤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使用美托洛尔联合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房颤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了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美托洛尔 胺碘酮 房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采取静脉注射药物治疗措施具有的不良反应及应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性抽取出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工作的对象,并在患者静脉注射药物后观察其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结果:120例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17%,不良反应方面出现肺毒性、甲状腺功能障碍、窦性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消化系统紊乱、低血压、光敏感、震颤不良反应。结果:采取静脉注射药物治疗措施会出现较多不良反应,应在治疗中密切观察并采取有效的护理。

  • 标签: 胺碘酮 静脉注射 不良反应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血压、心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动脉压、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4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任何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治疗快速心率失常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动脉压及心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快速心律失常 胺碘酮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治疗心力衰竭伴快速房颤的疗效。方法 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将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伴快速房颤患者60例均分为A(n=30)、B(n=30)两组,并于2019年7月-2021年7月期间展开研究,给予A组西地兰治疗,B组讨治疗,并对比效果及差异。结果 B组临床疗效高于A组,治疗后各个时间段B组患者心室率均较A组更低,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讨治疗心力衰竭伴快速房颤具有显著疗效,可助患者降低心室率,并使其维持标准水平。

  • 标签: 胺碘酮 心力衰竭 快速房颤
  • 简介:【摘要】目的:就治疗心衰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展开研究分析。方法:整理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我院内科收治的40例心衰并心律失常患者资料予以对比研究,基于便利抽样法进行分组,纳入参照组20例患者行常规治疗,纳入研究组20例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分析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指标水平较参照组更高,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胺碘酮 心衰 心律失常 临床疗效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优质护理有效性和护理要点。方法: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我院心律失常患者643例,均给予治疗,并予以优质护理。探讨不同年龄段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心律失常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低年龄组、中年龄组、高年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心律失常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数值比较差异无意义,结果显示:P>0.05。结论:优质护理价值斐然,可有效提升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有效度,且能减少心律失常次数,稳定心电指标,具有较高的满意度。

  • 标签: 胺碘酮 心律失常 优质护理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中医理疗联合托呲卡滴眼液对假性近视治疗的探讨。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18.5月~2019.5月,在该时间中我院收治的假性近视病患为180例,从中选出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研究对象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中医理疗联合托呲卡滴眼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不同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效果的对比上,观察组治疗显效和有效的总例数要高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对比上,观察组的发生概率相对较低;在病患对治疗结果满意度的对比上,观察组的满意度相对较高。结论:在对假性近视病患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中医理疗联合托呲卡滴眼液进行治疗取得的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中医理疗 托呲卡胺滴眼液 假性近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复方托一次滴药与三次滴药方法的散瞳效果。方法将择期手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2例32眼、对照组30例30眼。每次滴药1-2滴,第一次滴药后即开始计时,30分钟测量瞳孔大小并记录。实验组只滴1次,对照组每5分钟滴药一次连续滴3次。结果实验组瞳孔直径为7.61±0.32mm,对照组为7.7±0.41mm,p>0.05,两组散瞳效果无显著差异性。结论无合并瞳孔散大困难因素的患者予一次滴药即可达到理想的散瞳效果。

  • 标签: 滴眼 散瞳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托眼药水治疗儿童近视的药理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近视患儿72例,简单随机法分组,共2组,即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患儿采取阿托品眼用凝胶治疗,观察组患儿采取托滴眼液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近视疗效、裸眼视力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近视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6个月时的裸眼视力,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阿托品眼用凝胶,托滴眼液在体内的代谢速度更快,不良反应更少,其治疗安全性更高。

  • 标签: 托吡卡胺 眼药水 治疗 儿童近视 药理作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关穴针灸联合治疗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肺静脉电隔离术(CPVI)后早期复发的影响。方法本研究连续纳入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且接受首次射频消融治疗的85例持续性房颤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针灸组(n=40)和对照组(n=45)。对照组从术后第1天起连续口服直至3个月,针灸组从术后第1天起每天双侧内关穴针灸20 min,连续1周,用法与对照组相同。分析两组术后及3个月随访时心率变化以及针灸组针灸过程中心率的变化、两组术后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及术后3个月内两组房颤复发率。结果消融术后和随访3个月时两组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针灸组心率在针灸结束后较针灸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前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炎性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清目标炎性因子水平较术前都有较明显升高,但针灸组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随访3个月,针灸组的房颤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2.5%对33.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内关穴针灸是肺静脉电隔离术后早期房颤复发的独立相关因素,其可以降低消融术后房颤的早期复发(OR=0.17;95%CI 0.05~0.63;P=0.008)。结论内关穴针灸联合治疗在降低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术后早期复发方面优于单独的治疗,这一效应与内关穴针灸能降低射频消融术后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 标签: 心房颤动 电隔离 早期复发 内关穴 针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与普罗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分为组和普罗帕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组经治疗后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各指标均优于普罗帕组治疗效果,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药物价格低,给药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室性心律失常 胺碘酮 普罗帕酮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普罗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接收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普罗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率。结果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观察组为96.0%,对照组为72.0%,检验数据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要低于对照组,检验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较,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患者应用普罗帕治疗效果更显著,更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且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胺碘酮 普罗帕酮 急性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