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关穴针灸联合胺碘酮治疗对持续性心房颤动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内关穴针灸联合胺碘酮治疗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环肺静脉电隔离术(CPVI)后早期复发的影响。方法本研究连续纳入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且接受首次射频消融治疗的85例持续性房颤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针灸组(n=40)和对照组(n=45)。对照组从术后第1天起连续口服胺碘酮直至3个月,针灸组从术后第1天起每天双侧内关穴针灸20 min,连续1周,胺碘酮用法与对照组相同。分析两组术后及3个月随访时心率变化以及针灸组针灸过程中心率的变化、两组术后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及术后3个月内两组房颤复发率。结果消融术后和随访3个月时两组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针灸组心率在针灸结束后较针灸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前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炎性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清目标炎性因子水平较术前都有较明显升高,但针灸组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随访3个月,针灸组的房颤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2.5%对33.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内关穴针灸是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后早期房颤复发的独立相关因素,其可以降低消融术后房颤的早期复发(OR=0.17;95%CI 0.05~0.63;P=0.008)。结论内关穴针灸联合胺碘酮治疗在降低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术后早期复发方面优于单独的胺碘酮治疗,这一效应与内关穴针灸能降低射频消融术后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出处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0年03期
出版日期 2020年08月10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