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归纳总结近年来黄葵胶囊治疗各种原发、继发性肾脏疾病,发现其对肾脏疾病的治疗有抗炎,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抗肾小球免疫炎症反应、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利尿、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小管及肾功能、减轻肾间质纤维化等作用,临床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但值得注意的是黄葵胶囊属中成药,临床治疗应遵循中医中药辩证论治的原则,可能效果会更佳。

  • 标签: 黄葵胶囊 肾病 临床研究 进展
  • 简介:研究目的通过研究认识肠道微生态菌群与肾脏疾病之间的关系,以此对肾脏疾病进行更好的治疗。研究方法通过对来我院进行肾脏疾病治疗的547名肾脏疾病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统计,通过对比的方式对其肾脏疾病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对统计结果进行总结后发现肠道菌群与一些肾脏疾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研究结论对人体肠道菌群情况进行研究对于肾脏疾病的治疗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可以为肾脏疾病治疗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 标签: 肠道菌群 肾脏疾病 关系研究
  • 简介:NF-κB的P65亚基与IκB蛋白结合,主要研究NF-κB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作用,在肾脏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许多因素可刺激NF-κB活化

  • 标签: 关系研究进展 疾病关系 肾脏疾病
  • 简介:摘要中期因子作为一种肝素结合生长因子,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癌症以及炎症反应,参与多种自身免疫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该文就中期因子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新月体型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紫癜性肾炎等肾脏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儿童 中期因子 免疫炎症反应 肾脏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化免疫检验在肾脏疾病临床诊治中的作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肾脏疾病检查的患者中抽取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尿液检验方法,实验组则采用生化免疫检验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准确率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治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检验准确率为82.50%,对照组的准确率为60.00%。实验组的检验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治疗满意度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其中,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化免疫检验在肾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肾脏疾病 生化免疫检验 临床诊治效果 诊治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传统而言,肥大细胞(mastcell,MC)是Ⅰ型超敏反应的重要效应细胞。但近年来发现,MC还参与许多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可促进炎症的形成和基质成分的产生与降解,在病原清除、修复病变、血管增生、组织的重塑和纤维化的形成中起有重要作用[1],还可通过促炎及促纤维化等作用参与慢性肾脏疾病进程[2]。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肥大细胞在肾脏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肥大细胞 肾脏疾病 Ⅰ型超敏反应 病理生理过程 cell 效应细胞
  • 简介:  肾脏不仅是排泄代谢废物的器官,而且通过调节细胞外液对全身血压具有调控作用[1].肾血流灌注再分布的变化对肾脏功能影响很大[2,3].所以,测定肾脏血流量是临床诊断肾脏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目前,常用的测定肾血流的方法包括清除率测定、放射性核素定量法、CT、MRI等,但这些方法具有侵袭性、操作复杂且费用昂贵等局限性.彩色多普勒虽然通过检测血流阻力指数(RI)能一定程度反映肾血管阻力[4],但常规多普勒超声方法不易显示低速血流信号.研究表明,先进超声成像技术结合造影剂能够探测到微小的血流信号,对于正常肾及患病肾都能产生增强作用.近来有研究通过测量造影剂微泡的动力学变化了解组织灌注,可以间接反映肾脏功能的变化.由于肾脏超声造影可以观察到肾血流系列灌注的动态过程,从而提供肾脏微循环血管容积、平均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量等信息,且操作简易、方便.通过超声造影发现不同疾病的特定循环灌注变化可能对其早期诊断有帮助,因此超声造影评估肾循环具有相当大的临床应用价值[5].……

  • 标签: 中的应用 临床诊断 疾病临床
  • 简介:摘要在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常见并发症,并且也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因。糖尿病肾病具有发病隐匿的特点,易引起肾功能不全与尿毒症等并发症。血液透析属于肾脏代替疗法,是维持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命可靠安全的关键手段,但具有并发症多,风险大等问题。因糖尿病肾病患者大部分为中老年群体,护理难度较大、合并症过多且病死率高,因此对患者来说,做好临床工作的意义重大,旨在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以及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临床治疗 研究发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常规检测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120例患者,均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将其分为肾小球肾病组(60例)和非肾小球肾病组(60例),并选择6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三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尿常规检测,并将其检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肾小球肾病组和非肾小球肾病组患者的检测数值与对照组相比有着明显差异(P

  • 标签: 尿常规检测 肾脏疾病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外泌体是由多种细胞分泌且广泛分布于各种体液中,直径最小为40mn,最大为160纳米的囊泡结构,内部富含脂质与蛋白质等物质,同时也广泛存在信使RNA等基因遗传物质,在细胞交流中意义重大,同时也是参与多种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如肾纤维化,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肾功能延迟恢复,糖尿病肾病等。正是因此证实了该物质在各种肾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外泌体 肾纤维化 肾移植 治疗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onocyte/high-density lipoprotein ratio,MHR)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临床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自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确诊并规律随访的CK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选患者基线MHR中位数分为两组:低水平MHR组(MHR≤0.347 8)和高水平MHR组(MHR>0.347 8)。规律随访3~42个月,肾脏不良预后事件定义为血肌酐翻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至少降为原来的1/2、新进入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接受肾脏替代治疗、肾脏或心血管事件原因死亡,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患者肾脏累积生存率的差异,Cox回归分析法探讨与CKD患者肾脏不良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分层分析寻找可能影响MHR与肾脏不良预后关系的因素。结果共405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年龄为(49.77±14.82)岁,体重指数为(25.18±4.22)kg/m2,女性占30.62%(124/405),吸烟者、饮酒者、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者分别占39.51%(160/405)、35.06%(142/405)、73.33%(297/405)和38.27%(155/405)。与低水平MHR组(n=202)相比,高水平MHR组(n=203)CKD晚期人数、男性人数、患高血压人数较多(均P<0.01),体重指数、白细胞、单核细胞、血肌酐、血尿酸、血尿素氮、视黄醇结合蛋白、胱抑素C、血磷较高(均P<0.05),而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eGFR较低(均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HR水平与白细胞、血肌酐、血尿酸、血尿素氮、视黄醇结合蛋白、胱抑素C、血磷呈正相关(均P<0.01),与血红蛋白、eGFR呈负相关(均P<0.01)。中位随访时间为8(4,16)个月,至随访终点,共113例(27.90%)患者发生肾脏不良预后事件。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与低水平MHR组相比,高水平MHR组肾脏累积生存率较低(χ2=8.277,P=0.00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MHR是CKD患者肾脏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HR=1.628,95%CI 1.050~2.523,P=0.029)。分层分析显示,不合并高血压时,MHR对肾脏不良预后的影响更为显著(HR=3.414,95%CI 1.091~10.686,交互作用P=0.001)。结论MHR水平与CKD的严重程度及肾脏不良预后相关,高水平MHR可能是CKD患者肾脏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 标签: 单核细胞 脂蛋白类,HDL 预后 慢性肾脏病
  • 简介: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疾病(CKD)非透析患者甲状腺激素的改变情况,探讨其与CKD非透析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CVD)的关系。方法:本组195例CKD非透析患者,按肾小球滤过率(GFR)分为早中期、中晚期2组,10名尿常规、尿微量蛋白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CKD非透析患者(包括亚组早中期、中晚期指标)及对照组FT3、FT4、T3、T4、TSH水平,分析其与颈动脉超声、心脏彩超及既往CVD史的关系。结果:CKD非透析患者的血FT3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4.02±0.78)nmol/L比(4.62±0.59)nmol/L,P〈0.05];其中,中晚期组CKD患者FT3较对照组下降[(3.52±0.65)nmol/L比(4.62±0.59)nmol/L,P〈0.01].而早中期组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CKD患者血清FT3水平与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颈总动脉内径呈负相关(r=-0.326,P〈0.001;r=-0.428,P〈0.001),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FT3水平是颈总动脉内径(β=-0.184,P=-0.023)和LVMI(β=-0.200,P=-0.008)的独立危险因素。既往有CVD史或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CKD非透析患者血FT3水平较既往无CVD史、无颈动脉粥样硬化者显著降低[(3.68±0.14)nmol/L比(4.13±0.06)nmol/L,P=0.002;(3.83±0.10)nmol/L比(4.17±0.07)nmol/L,P=0.01]。结论:CKD非透析患者血FT3水平偏低,肾功能减退越严重时该改变越明显;CKD非透析患者血FT3水平的下降与CV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可能具有一定意义。

  • 标签: 甲状腺激素 慢性肾脏疾病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早期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干预中,家庭医生签约管理对其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中心接收的64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社区管理、家庭医生签约管理,对比患者干预前后肾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肾功能指标Scr、BU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家庭医生签约管理 慢性肾脏疾病 肾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糖尿病中的慢性肾脏病(CKD)包括糖尿病肾病(DKD)、非DKD(NDKD)或NDKD和DKD的组合。1型糖尿病中的DKD在临床和肾组织病理表现上均与2型糖尿病的DKD有所不同,肾穿刺组织病理学是鉴别DKD和NDKD的金标准。然而基于同样的病理诊断,DKD患者仍然可以因为分子生物学机制的个体化差异,导致病程的进展和预后各不相同,代谢组学、蛋白组学、转录组学以及人工智能为探索诊断和预测DKD进展的生物标志物带来了希望。

  • 标签: 糖尿病 慢性肾脏病 糖尿病肾病 生物标志物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