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胸腔 镜下肺癌根治术与常规手术治疗肺癌的疗效。 方法: 选择我院 2017.12-2018.12 期间内收治的 58 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29 例,使用常规手术进行治疗)与观察组( 29 例,采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分析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疼痛指数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后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指标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相比常规手术来说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 在肺癌中的疗效更好,还可减少术中出血、术后疼痛与并 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用于手术术前访视中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对患者实施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术前访视及护理,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探究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的改善情况(采用负性情绪评分检测),重点突出术前访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负性情绪得到明显改善,且其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手术术前访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消解患者的负性情绪,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开胸手术 术前访视 负性情绪 影响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在手术前,评价应用羟考酮注射液的超前镇痛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4年7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78例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治疗。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发现,经羟考酮注射液镇痛的试验组的疼痛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进一步对比两组患者苏醒期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发现,采用羟考酮注射液治疗的试验组患者显著优于常规全身麻醉的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行手术患者的超前镇痛过程中,应用羟考酮注射液可产生较好的镇痛效果,降低了患者苏醒后的不良反应,应广泛推广。

  • 标签: 羟考酮注射液 开胸手术 超前镇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在手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到2015年8月于我院行手术的患者共48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24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单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观察组患者则在自控静脉镇痛基础上另行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术后2、6、24、48h的视觉模拟镇痛(VAS)评分较之对照组明显下降,且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另,观察组患者的镇痛泵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行手术时应用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效果显著,定位精准快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减少药物降痛用量,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引导 椎旁神经阻滞 开胸手术 镇痛效果
  • 简介:目的比较胸腔镜与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将62例先天性心脏病,根据患者的手术选择意愿分为2组.胸腔镜组24例,采用体外循环技术,胸腔镜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8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6例;组38例,直视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4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24例.结果2组均无死亡.2组体外循环时间[(74±28)minvs.(71±24)min]、升主动脉阻闭时间[(29±13)minvs.(28±12)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3.2±1.1)hvs.(3.3±1.1)h]无显著性差异(t=0.449、0.309、-0.349;P=0.655、0.758、0.729).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χ2=2.646,P=0.104).与组比较,胸腔镜组术后胸腔引流量明显减少[(32±18)mlvs(66±28)ml;t=-5.290,P=0.000],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6.1±1.2)dvs.(7.6±2.2)d;t=-3.059,P=0.003].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创伤小,恢复快,美容效果好,安全可靠.

  • 标签: 胸腔镜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全身麻醉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处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处理,对比观察两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注药后15min、30min、60min的HR、SBP、DBP均显著低于注药前(P<0.05),SpO2均显著高于注药前(P<0.05),但注药前、完成手术后的HR、SBP、DBP、SpO2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注药后15min、30min、60min观察组患者SB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HR、DBP、SpO2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对稳定老年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具有重要作用,且镇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全身麻醉 胸椎旁神经阻滞 开胸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行手术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4例需行手术的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27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全麻,实验组患者给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分别在术前(T1)、探查时(T2)、关时(T3)3个时间点来采集患者静脉血,检测其血糖,胰岛素含量变化,并记录血压和心率。结果参照组患者在T3时的MAP与HR均高于T1(P<0.05);实验组患者在T3时的MAP与HR低于T1时(P>0.05),实验组在手术过程中的MAP、HR变化程度低于参照组(P<0.05)。参照组患者在T2、T3血糖浓度高于实验组(P<0.05);参照组患者在T2、T3胰岛素含量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在Ⅱ型糖尿病患者手术时采取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应激反应,将患者的血糖调控至接近于正常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Ⅱ型糖尿病 开胸手术 麻醉方式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手术患者术后应用人工叩背和多频振动治疗仪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手术后病人随机分为振动排痰机排痰组和人工叩背排痰组,均在常规翻身加雾化吸入的同时分别采用振动排痰机或人工叩背排痰。结果人工叩背排痰治疗组与振动治疗仪组的排痰效果、血氧饱和度、病人的舒适度及护士的操作感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术后病人应用振动排痰机排痰效果显著。

  • 标签: 多频振动治疗仪 开胸患者术后 人工叩背
  • 简介:目的研究腔镜和手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80例患者分为腔镜手术组和手术组,每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腔镜手术组患者治疗以后的心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手术组患者治疗以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手术组,腔镜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手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心肺功能的改善状况明显优于手术组,而且患者具有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腔镜手术 开胸手术 食管癌 心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老年人手术前应用心电图平板运行试验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次试验选取了在我院准备进行手术的170例老年患者,并对这些患者进行了手术前前的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心脏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监护情况。结果在本次试验选取的170例老年手术患者中,有90例患者的心电图出现了改变,有86例患者出现了心脏并发症,出现心脏并发症的概率为95%;有80例患者的心电图未出现改变,有14例患者出现了心脏并发症,出现心脏并发症的概率为17.5%,且P<0.05,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人手术前应用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对接受手术的老年患者,医护人员可以对其进行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以便能够发现潜在性心肌缺血等症状,并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手术前护理和手术期间的护理,以此来降低老年患者在接受手术的死亡率。

  • 标签: 老年人开胸手术 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患者术前 CT 指标与其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中转的内在关系。 方法: 收集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中转患者共 60 例、未转病例 60 例,观察总结其术前 CT 检查结果并对相关指标进行分级对比,得到患者书签 CT 指标与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中转的内在关系。 结果: 两组病例在病灶位置、淋巴结增大与钙化、胸膜增厚三项指标上经统计学分析具有差异( P < 0.05 )。 结论: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前 CT 检查指标中的病灶位置、淋巴结增大与钙化、胸膜增厚等指标对其术中是否转手术有密切关系,值得积极关注。

  • 标签: 术前 CT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转开胸
  • 简介:摘要 : 目的 : 总结分析对于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与手术治疗的临 床治疗效果。方法:在 2017 年 8 月到 2019 年 8 月期间,随机选取我院接收的 100 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胸腔镜组和组,每组各 5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胸腔组均优于组 (P<0.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开胸手术 自发性气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胸腔镜、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84 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2 例,对照组采用手术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胸腔镜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术后存活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其余指标术后镇痛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 0.05 ),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存活率 97.6% ( 41/42 )与对照组 95.2% ( 40/42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早期非小细胞癌患者治疗中,胸腔镜下手术治疗方法可取得显著疗效,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开胸手术治疗 胸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手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依不同治疗方式将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诊治的周围型肺癌患者65例分组为对照组用手术治疗,观察组用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探讨了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手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手术)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周围型肺癌患者选择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周围型肺癌患者。

  • 标签: 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开胸手术 周围型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胸腔镜与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1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患者(25例)行手术,观察组患者(25例)行胸腔镜手术,术后,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建议行胸腔镜手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 开胸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腔镜与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间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置留时间、术后镇痛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引流管置留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在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比手术具备创口小,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及安全性高的优势,是一种高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胸腔镜 开胸手术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手术标准的采用全胸腔镜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1例以及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匹配。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胸腔镜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胸腔镜组术中失血量显著少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胸腔镜组术中淋巴结清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术后72h引流量显著少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胸腔镜组术后疼痛以0-1级为主,组以2~3级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胸腔镜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胸腔镜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等优点,但是对医者技术要求较高,手术时间相对较长。

  • 标签: 全胸腔镜 传统开胸手术 非小细胞肺癌 围术期
  • 简介:目的比较全身麻醉复合椎旁神经阻滞、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单纯全身麻醉在手术中对阿片药物用量和术后镇痛的影响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择行择期单侧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按麻醉方法分为单纯全身麻醉组(G组)、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组(E组)和全身麻醉复合椎旁神经阻滞组(P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P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单次椎旁神经阻滞0.375%罗哌卡因0.4ml/kg,E组行硬膜外阻滞并留置硬膜外导管。三组均静脉诱导后采用静吸复合维持麻醉,E组每小时硬膜外追加0.375%罗哌卡因5ml。术后P组和G组应用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泵,E组应用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泵。观察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测定血糖及皮质醇;记录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及使用去氧肾上腺素情况;记录患者术后安静、咳嗽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镇痛泵按压次数;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E组切皮后10和40minMAP明显低于P组和G组[(76.23±12.89)mmHg(1mmHg=0.133kPa)比(91.93±16.08)和(91.50±14.32)mmHg、(72.85±5.59)mmHg比(82.53±14.17)和(77.17±12.82)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与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和E组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G组[(30.25±4.33)和(26.77±6.57)μg比(36.67±6.05)μ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与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和E组使用去氧肾上腺素率明显高于G组[40%(8/20)和65%(13/20)比15%(3/20)],E组明显高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组切皮后40min和拔管后30min血糖明显高于P组和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与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组切皮后40min皮质醇明显高于E组,拔管后30min明显高于P组和E组,差异有统计

  • 标签: 椎旁神经阻滞 胸科手术 镇痛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应用胸腔镜与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2018年 6月 -2019年 12月期间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44例采取常规手术治疗, 观察组患者 44例采取胸腔镜手术治疗, 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管放置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术后疼痛评分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