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近些年来人们对CHF发生机理有了新的理解,认识到CHF发生的本质是心室重塑,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则参与了心室重塑的过程,因而CHF的治疗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 标签: 醛固酮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心力衰竭
  • 简介:本实验利用带DiI荧光标记的低密度脂蛋白(LDL)与Hela细胞表面LDL受体结合,通过CCD荧光观测系统实时记录观测图象,并利用自己开发的单粒子追踪(SPT)数据处理系统,对被标记上的受体进行定位和轨迹分析.通过实验,得到了LDL受体几类典型的运动方式,并经过大量轨迹的统计,讨论了LDL受体在细胞膜表面存在的特定结构的一些性质.

  • 标签: 数字荧光显微系统 LDL受体 单粒子追踪 低密度脂蛋白 细胞膜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诱导凋亡配体(TRAIL)受体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前列腺癌恶性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前列腺癌组织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DR4、DR5及DcR1的表达.结果前列腺癌组织DcR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P<0.01),DR4、DR5的表达水平两者无显著性差异.前列腺癌组织中DR4、DR5及DcR1的表达程度与前列腺癌组织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TRAIL基因受体DcR1在前列腺癌凋亡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TRAIL受体 前列腺癌 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是调节血压的主要机制,也是治疗高血压病的重要靶点。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s),通过阻滞特异性血管紧张素受体,干扰RAAS的活性,成为治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临床结果显示ARBs作为单用药或联合其他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有其特殊的优势。在降压方面,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其他类型的降压药物相比,ARBs具有良好的耐受性而适合用于治疗更广泛的患者。最近研究结果显示在12个月期间使用ARBs治疗高血压依从性明显高于其他降压药物,而且副作用少。具备临床有效性和良好耐受性的ARBs药物,可以作为治疗高血压的主要药物。

  • 标签: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联合治疗 高血压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 简介:心梗(MI)后心血管死亡率上升的机制包括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左心室功能障碍和冠脉再栓塞.体液中儿茶酚胺水平上升或交感神经兴奋可加重心肌缺血的程度和心律失常的频率.β-受体阻滞剂能通过削弱交感神经活性所致的负面影响,阻滞MI后心脏结构重塑的病理过程,但β-受体阻滞剂同时也抑制左心室功能,成为促进MI后死亡的危险因素.

  • 标签: Β-受体阻滞剂 心脏保护 心律失常 动脉粥样硬化破裂 心肌缺血
  • 简介:本文采用乙酰胆硷的量效曲线法求其PD2及其拮抗阿托品、樟抑碱、山莨菪碱,红占豆醇及千里光B藏的PA2。结果显示:阿托品的PA2值最大,为9.9,其后依次为樟抑碱,PA3为8·92,山莨菪硷PA2为8·53,千里光B硷PA2为8.14,红古豆醇呈现部份激动剂效应。用红古豆醇处理后,豚鼠回肠肌对乙酰胆碱的Po2值为5.7,用红古豆

  • 标签: 受体拮抗剂 拮抗剂药效 药效比较
  • 简介:目的:评价多巴胺受体部分激动剂临床应用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复习国内外近年文献,对多巴胺受体部分激动剂的研究进展与临床试验作一概述.结果与结论:多巴胺受体部分激动剂治疗精神分裂症是有效、安全的.具有D2和5-HT1A受体部分激动活性的阿立哌唑的发展,证实了部分激动剂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价值.与安慰剂相比,阿立哌唑对阳性和阴性症状更有效,其疗效与氟哌啶醇和利培酮相当.此外,其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很少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和催乳素水平升高.

  • 标签: 部分激动剂 多巴胺受体 临床应用评价 阳性和阴性症状 精神分裂症 锥体外系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H2受体拮抗剂是通过选择性的抑制H2受体,从而减少胃酸的分泌,有效的提高胃内Ph值,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临床上常用的H2受体拮抗剂主要有西咪替丁、法莫替丁、雷尼替丁等。并且近年来随着质子泵抑制剂在临床中超剂量、超适应症及超疗程的应用,患者存在一定的用药风险,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对于质子泵抑制剂在临床中的使用越来越规范,而H2受体拮抗剂在临床中的使用也就逐渐增加。因此,了解清楚各种H2受体拮抗剂的特点也是我们作为药师的重要任务。

  • 标签: H2受体拮抗剂 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受体2(SSTR2)和生长抑素受体5(SSTR5)两个受体亚型在人垂体催乳素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经手术和病理结果证实的人垂体催乳素腺瘤标本16例及4例尸检获取的正常垂体组织,采用新型特异性SSTR2和SSTR5的单克隆抗体(UMB1和UMB4),分别进行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检测难治性垂体催乳素腺瘤标本中SSTR2及SSTR5的表达,再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性别、肿瘤大小、术前血清催乳素水平、肿瘤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增殖指数、肿瘤侵袭性]的相关性。使用GraphPad Prism(V. 7)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染色在正常垂体组织中均可见SSTR2和SSTR5的散在表达,81.25%(13/16)的催乳素腺瘤病例样本中检测到SSTR5的表达,相反仅3例肿瘤标本检测到散在的SSTR2的免疫反应性,其中1例为生长激素和催乳素混合型多激素腺瘤;Western Blot结果证实免疫组化的结果,免疫荧光共染结果提示正常垂体组织中催乳素细胞并不表达SSTR2,但有SSTR5的表达。Pearson’s相关分析显示SSTR5的高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女性SSTR5 IRS 0.31±0.07比男性SSTR5 IRS 0.38±0.16,t=0.47,P>0.05)、肿瘤大小(R2=0.009,F=0.133,P>0.05)、术前血清催乳素水平(R2=0.026,F=0.348,P>0.05)、肿瘤Ki-67增殖指数(R2=0.060,F=0.887,P>0.05)无明显相关。结论垂体催乳素腺瘤高表达SSTR5,第2代生长抑素类似物帕瑞肽有助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耐药型垂体催乳素腺瘤的替代治疗。

  • 标签: 垂体催乳素瘤 生长抑素受体5 生长抑素受体2 帕瑞肽
  • 简介:摘要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侵袭性强,易发生耐药而复发转移,目前临床多采用抗HER-2单抗联合内分泌治疗。但即使两药联合治疗,患者的预后仍不理想,这可能是HER-2下游的PI3K/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所导致,因此HER-2受体胞外、胞内及其下游PI3K/Akt/mTOR信号通路多重抑制,及HER-2和HR的双重阻断,更有利于HR阳性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奈拉替尼不仅能抑制HER-1、HER-2和HER-4受体磷酸化,还可以阻断PI3K/Akt和Ras/Raf/MEK/ERK途径的下游信号传导。在强化辅助治疗研究中已证实,奈拉替尼可改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尤其HR阳性HER-2阳性患者获益更加显著。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中奈拉替尼也获得了肯定疗效,但尚缺乏奈拉替尼治疗HR阳性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相关数据。与奈拉替尼类似的小分子HER抑制剂拉帕替尼,在HR阳性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疗效。鉴于奈拉替尼较拉帕替尼更优的作用机制,其有望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更多思路和选择。

  • 标签: 乳腺肿瘤 奈拉替尼 激素受体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XC趋化因子受体2(CXCR2)的特征以及SCH527123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56例临床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并培养胃癌细胞株HGC27,检测其增殖、侵袭和血管生成变化。同时通过移植皮下肿瘤进一步研究SCH527123在胃癌中的作用。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CXCR2在胃癌中的表达上调(73.21%比35.71%,χ2=21.656,P<0.01),并且与预后不良相关(Log-rank 3.652,P<0.05)。体外实验结果显示,CXCR2拮抗剂SCH527123通过调节蛋白激酶B(Akt)、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和核因子-κB(NF-κB)通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血管形成(P<0.01)。体内实验结果显示,SCH527123抑制皮下移植瘤进展[(186.29±61.36) mm3比(351.13±195.75) mm3,t=3.936,P<0.01],减少肿瘤微血管密度和肺转移的发生(15.33±5.51比65.00±7.94,t=8.904,P<0.01)。结论CXCR2在胃癌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拮抗剂SCH527123是一种有效的肿瘤抑制因子,而Akt、ERK1/2和NF-κB通路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 标签: 胃癌 CXC趋化因子受体2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α1受体阻滞剂(哈乐)联合M受体阻滞剂(卫喜康)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合并下尿路症状(LUTS)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集的75位前列腺电切术后LUTS症状的前列腺增生(BPH)患者随机分3组;每组25人,Ⅰ组盐酸坦索罗辛(哈乐),Ⅱ组哈乐和琥珀酸索利那新(卫喜康)以及Ⅲ组安慰剂,用药时间为三个月。观察用药前后各组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质量指数(QOL)变化以及尿流动力学变化,尿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剩余尿量(Ru)。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Ⅰ组单用哈乐治疗3个月后最大尿流率增加,残余尿量减少,IPSS评分好转,治疗前后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Ⅱ组哈乐联合卫喜康治疗3个月后的最大尿流率也增加,IPSS评分明显下降,生活质量也改善。治疗前后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Ⅰ组用药前后与Ⅱ组用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质量指数(QOL)变化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二者最大尿流率以及残余尿量变化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Ⅲ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哈乐增加前列腺电切术后伴有下尿路症状患者的最大尿流率,减少残余尿量,IPSS评分好转。哈乐联合卫喜康可增加前列腺电切术后伴有下尿路症状患者的最大尿流率,减少残余尿量,使前列腺症状评分明显好转,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从而明显改善其下尿路症状。

  • 标签: 前列腺 下尿路症状 &alpha 1受体阻滞剂 M受体阻滞剂
  • 简介:本研究观察VEGFA、VEGFC及其受体和angiopoietin-1、angiopoietin-2及其受体在发育第3-12周人胚胎卵黄囊血岛、主动脉-生殖腺-中肾(AGM)区的表达.在征得意外流产孕妇同意并签字后,收集其意外流产的受精龄第3-12周的人胚胎,用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观察.结果表明:第21-25天人胚卵黄囊血岛血管内皮细胞和造血细胞强表达VEGFA及其受体flt1和flk-1,VEGFC及其受体flt4,angiopoietin-2及其受体Tie-2蛋白;弱表达angiopoietin-1蛋白.背主动脉和中肾于发育第4周开始表达上述各种因子及其受体,免疫阳性反应物集中在大而圆、有核的造血细胞.阳性细胞的数量到第7周到达高峰.8周以后,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到12周几乎所有的血细胞为免疫阴性反应.生殖腺主要在第6-8周表达VEGFA,flt1,flt4,angiopoietin-1,angiopoietin-2和Tie-2蛋白,但不表达VEGFC和flk-1.在AGM区的血管内皮细胞未检测到上述各因子的表达.结论:人胚胎卵黄囊血岛造血细胞和内皮细胞以及背主动脉和中肾共表达多种与血管发生和血液发生相关的因子.人胚内造血发生于第4周.

  • 标签: 造血细胞 卵黄囊 血岛 AGM区 VEGF家族
  • 简介:摘要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侵袭性强,易发生耐药而复发转移,目前临床多采用抗HER-2单抗联合内分泌治疗。但即使两药联合治疗,患者的预后仍不理想,这可能是HER-2下游的PI3K/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所导致,因此HER-2受体胞外、胞内及其下游PI3K/Akt/mTOR信号通路多重抑制,及HER-2和HR的双重阻断,更有利于HR阳性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奈拉替尼不仅能抑制HER-1、HER-2和HER-4受体磷酸化,还可以阻断PI3K/Akt和Ras/Raf/MEK/ERK途径的下游信号传导。在强化辅助治疗研究中已证实,奈拉替尼可改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尤其HR阳性HER-2阳性患者获益更加显著。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中奈拉替尼也获得了肯定疗效,但尚缺乏奈拉替尼治疗HR阳性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相关数据。与奈拉替尼类似的小分子HER抑制剂拉帕替尼,在HR阳性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疗效。鉴于奈拉替尼较拉帕替尼更优的作用机制,其有望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更多思路和选择。

  • 标签: 乳腺肿瘤 奈拉替尼 激素受体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 简介:摘要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肺癌的15%,是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生长迅速、极具侵袭性,容易早期发生远处转移。尽管SCLC对一线化疗敏感,但容易短时间内复发。在过去的5年间,免疫治疗在SCLC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在程序性死亡受体1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方面,SCLC治疗模式已经发生改变。文章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SCLC中的探索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广大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癌,小细胞肺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肾上腺素受体密度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112例心衰患者及41例正常人单个核细胞(含90%淋巴细胞),制备淋巴细胞膜,进行受体结合分析,求得平衡解离常数Kd和最大结合量Bmax。受体密度以Bmax表示。结果心衰组β-受体密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心功能Ⅱ级患者β-受体密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重度心衰心功能Ⅲ、Ⅳ级患者β-受体密度下调更明显(P<0.01)。冠心病与扩张型心肌病两组之间Bmax无显著性差异(P=0.99)。心衰患者中,美托洛尔治疗组β-受体密度明显高于非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P<0.05),卡维地洛治疗组β-受体密度与非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P=0.40)。结论心衰时出现了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下调的现象。心衰时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下调与病因无关,下调的幅度与心衰严重程度有关。应用美托洛尔能明显上调β-受体密度。

  • 标签: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外周血淋巴细胞 Β-肾上腺素受体 美托洛尔 β-受体密度
  • 简介:摘要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肺癌的15%,是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生长迅速、极具侵袭性,容易早期发生远处转移。尽管SCLC对一线化疗敏感,但容易短时间内复发。在过去的5年间,免疫治疗在SCLC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在程序性死亡受体1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方面,SCLC治疗模式已经发生改变。文章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SCLC中的探索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广大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癌,小细胞肺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