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血管性疾病的MRI征象与前认知损害(pre-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PSC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和临沂金锣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首次发病且年龄≥60岁的轻型急性缺血性患者。利用MRI图像采用二分法视觉评分分析脑小血管病和神经退行性变影像学征象,前者包括脑白质高信号、血管源性腔隙病灶、脑微出血和血管周围间隙扩大,后者包括全脑皮质萎缩和内侧颞叶萎缩。根据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知情者问卷(Informant Questionnaire on Cognitive Decline in the Elderly, IQCODE)评分值将患者分为PSCI组(≥3.31分)和非PSCI组(<3.31分),对两组临床基线资料和MRI征象进行比较。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RI征象与PSCI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MRI征象对PSCI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221例患者,PSCI组77例(34.8%),非PSCI组144例(65.2%)。单变量分析显示,两组年龄、受教育年限、病理性脑白质高信号、内侧颞叶萎缩以及存在≥1种异常MRI征象的患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大[优势比(odds ratio, OR)1.089,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034~1.146;P=0.001]、受教育年限<6年(OR 3.134,95% CI 1.534~6.401;P=0.002)、内侧颞叶萎缩(OR 2.911,95% CI 1.385~6.121;P=0.005)和存在≥1种异常MRI征象(OR 2.823,95% CI 1.305~5.938;P=0.007)为PSCI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表明,内侧颞叶萎缩和存在≥1种异常MRI征象预测PSCI的曲线下面积均较小(分别为0.595和0.584),但二者和受教育年限联合预测时的曲线下面积最大(0.818,95% CI0.756~0.880;P<0.001),其预测PSC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9.9%和71.4%。结论PSCI发生率较高,内侧颞叶萎缩结合其他异常MRI征象对PSCI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认知障碍 磁共振成像 脑小血管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老年轻型缺血性患者的认知障碍情况,并分析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入选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聊城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5例,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型组(NIHSS≤3分,62例)和重型组(NIHSS>3分,33例)。随访12个月,评估两组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应用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95例患者中男性62例(65.3%),平均年龄(68.3±6.7)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急性中分型、既往病史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患者的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型组患者NIHSS(1.0±0.5)分和mRS(1.6±0.7)分,低于重型组患者(3.2±1.1)分、(2.4±1.1)分(均P<0.01)。平均随访(12.6±1.9)个月,两组患者后认知障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后抑郁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0.0%比21.0%(10例)、再发率20.9%(13例)比42.4%(1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显示,基线NIHSS评分、糖尿病和病史是影响轻型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老年轻型患者的静脉rt-PA溶栓治疗率低,病死率和再发率低于重型患者,后认知障碍发病率高。基线NIHSS评分、糖尿病和病史是影响轻型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脑缺血 卒中 认知障碍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善院内绿色通道,对于脑卒中病人康复的重要意义,对静脉溶栓率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以来50例脑卒中患者的总体溶栓率,患者溶栓率及DNT进行分析,分别记录绿色通道完善前后,患者有关情况。结果绿色通道完善改进后的研究组患者,溶栓率较绿色通道完善改进前的对照组患者明显增加,DNT持续缩短。结论在脑卒中病人治疗护理,越早期进行绿色通道流程的完善,可以有效地提升溶栓率,疗效明显。

  • 标签: 脑卒中 绿色通道 静脉溶栓 急性缺血性卒中
  • 简介:摘要:急性缺血性(AIS)是最常见的类型,而静脉溶栓治疗是其急性期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护士参与的标准化护理是AIS静脉溶栓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总结分析静脉溶栓前、溶栓及溶栓后的护理心得体会,细化护士在溶栓治疗的职责,强调护士参与的AIS静脉溶栓护理实践标准的价值,最终达到提高救治效率的临床目的。

  • 标签:   急性缺血性卒中 静脉溶栓 卒中护士 护理
  • 简介:目的评价改良弗明汉中风险评估工具(FSP)对中国人中风险的预测效能.方法以2003年5月-2004年5月间,在上海市奉贤区整群抽取的社区人群中年龄≥40岁人群为基线调查对象,选择调查结果完整且有心电图记录的7489人作为队列研究对象.随访研究对象的中发病情况(1次/年),随访终止时间为2010年12月31日.分析改良FSP对中国人中发病风险的预测作用.结果7489人平均随访(6.6±0.9)年,随访过程中共发生明确诊断的患者120例,男女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9%(54/2880)和1.4%(66/4609).男女中发生率均随着改良FSP中风险积分值的升高而上升.男性积分值为10~12分时,中发生率上升至3.2%,并且随着积分值的增高,中发生率进一步增高;女性积分值为10~12分时,中发生率上升至4.1%,但随着积分值进一步增高,中发生率无明显变化.各积分段的实际发病率低于改良FSP预测的发病率.以改良FSP预测男性中发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6,女性为0.656.结论改良FSP预测中国人中风险的预测效能为中度.改良FSP预测中发病率高于本研究的实际发病率.

  • 标签: 卒中 预测 弗明汉卒中风险评估工具
  • 简介:广东地方大师张子麟(1988年镇江市“联谊杯”第五名。1997年江苏省象棋赛团体冠军.2000年江苏省老干部象棋赛第四名,2014年广东省首届教师象棋赛退休组第5名)1.炮二平五马8进72.马二进三车9平8

  • 标签: 屏风马 横车 炮二平五 马二进三 江苏省 广东省
  • 简介: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协会在2006年发布缺血性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缺血性预防指南后,再次收集近2年来主要相关的大型临床试验,今年对该指南进行了更新,主要是抗血小治疗和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方面,本刊及时对该指南进行了编译,供广大临床医师参考.

  • 标签: 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声明 卒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简介:目的调查重庆市渝中区社区女性居民对传统危险因素及中发生风险的认识情况。方法于2011年1月至12月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渝中区抽取1000户住户,每户确定一位女性居民,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以面对面的方式调查社区女性居民对传统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既往病史)及自身中风险的认识情况。结果共682例调查对象完成了问卷调查。社区女性居民对传统危险因素的知晓率为53.8%~88.0%;中风险的认识水平仅为17.2%,文化程度、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脏病、既往病史与中风险的认识水平独立相关(P〈0.05);自身存在的危险因素数量越多,认识到存在中风险的比例越高(P〈0.05)。结论社区女性居民对中风险的认识水平偏低,尤其是存在危险因素的女性,其中风险认识水平有待提高。

  • 标签: 卒中 女性 卒中危险因素 卒中风险
  • 简介:杜牧年大致有三种说法:大中六年说、大中七年说和大中十一年说,前二说皆误,后说尚有可能,但仍需考证材料。

  • 标签: 杜牧 卒年 唐朝
  • 简介:郁贤皓主编的《中国文学作品选》中选了林觉民的《致妻书》,其中有一句“谁知吾先汝而死乎!”教材中将“”注释为“终于”。《阅读与写作》2009年11期载周宗旭《此“”非“终于”》一文,认为“”不应解释为“终于”,而是通“猝”,意思是“突然…‘出乎意料”,整句译成“谁知道我突然就要比你先死啊!”这个解释值得商榷。

  • 标签: “突然” 《阅读与写作》 “终于” 2009年 中国文学 作品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理念在急诊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甄选2020-1~2020-12期间急诊接收的患者73例,常规组36例: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37例:实施优质护理方案;比对不同方案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7.30%高于常规组的抢救成功率83.33%,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41%低于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2.22%,(P<0.05)。结论:对急诊里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模式,不仅给予患者全面优质的医疗服务,还帮助患者放下心理包袱,平稳心情,有助于保持平和心态积极面对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急诊 卒中护理 优质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与急性缺血性患者后认知损害(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PSCI)的相关性,并评估其对PSCI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4月至2020年9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患者。在发病后3个月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评估认知损害。采用多变量logistic分析确定血清BDNF与PSCI的独立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ROC)曲线评估其对PSCI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511例急性缺血性患者,男性332例(65.0%),年龄(60.67±10.18)岁(范围49~80岁);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中位数5.0分(2.7~6.7分),前循环413例(80.8%);血清BDNF中位数11.54 μg/L(6.13~16.25 μg/L)。310例(60.7%)发生PSCI。单变量分析显示,PSCI组年龄、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基线NIHSS评分和血清BDNF与非PSCI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分析显示,血清BDNF与PSCI存在显著独立相关性(优势比0.514,95%置信区间0.356~0.807;P=0.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BDNF预测PSCI的曲线下面积为0.863(95%置信区间0.830~0.896;P<0.001),最佳截断值为10.78 μg/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4.9%和86.8%。结论基线血清BDNF较高是PSCI的保护因素,对PSCI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认知障碍 危险因素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手术切除治疗脑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4例脑肿瘤患者,按照治疗措施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取内科保守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手术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肿瘤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分别为19.05%、42.8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76%、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切除治疗脑肿瘤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 标签: 脑肿瘤 卒中 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47岁,工人,高中文化。因“突发意识不清2h”,于2012年11月9日就诊于我院行十当日收住神经内科重症病房。入院后予以20%甘露醇250ml静滴一日两次及其他对症处理。

  • 标签: 卒中后抑郁 精神运动抑制 泌尿系感染
  • 简介:【摘要】总结近五年来临床应用针刺治疗吞咽障碍的方法研究,从体针疗法、舌针、项针、腕踝针、咽五针、特色针法等方面进行论述,并指出本病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标签: 针刺 脑卒中 吞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后失语患者采用中医护理的效果现状。方法将我院100例脑卒中后失语患者均分纳入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护理后评分(80.3±12.1)优于参照组的(60.9±11.6),组间数据对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对后失语患者施予中医方法治疗护理,辨证较为笼统不具针对性但语言障碍恢复较于西医护理改善更显著,更优的治疗护理方案仍待考究。

  • 标签: 卒中失语 中医护理 现状
  • 简介:位列全球人口全因死亡率的第4位,尤其在低、中等收入国家,其发病率仍在不断地升高,其中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缺血性中发病率具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动脉粥样硬化实质上是一种由数十种炎性因子介导的炎症免疫反应,其发生、发展及预后均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因此,调节炎症反应过程、以炎性因子为靶向的治疗策略研究前景广阔、进展迅速。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炎性因子 动脉粥样硬化 感染 靶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