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半腱、股薄重建髌韧带治疗陈旧性髌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半腱、股薄重建髌韧带治疗陈旧性髌腱断裂28例。结果术后平均三个月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效果理想。结论半腱、股薄重建髌韧带治疗陈旧性髌腱断裂合理,有效。

  • 标签: 陈旧性 髌腱断裂 半腱肌 股薄肌 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全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及体内原位新膀胱重建的围手术期和肿瘤学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9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LRC)或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RARC)加体内原位新膀胱重建的218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66例,女52例;中位年龄62 (52,7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1~2分183例,3分35例;吸烟史80例,腹部手术史33例,高血压病61例,糖尿病28例,心脏病26例;3例接受新辅助化疗。82例行LRC,136例行RARC。手术采用从右至左先清扫盆腔淋巴结再行膀胱前列腺切除的方式。保留输尿管周围血供及周围腹膜,采取筋膜内方式切除前列腺,取30 cm回肠末段利用切割闭合器制成U形新膀胱,然后在无张力条件下吻合尿道残端与两侧输尿管,中使用单J管作为输尿管支架与导尿管一起引出体外。评估围手术期结果。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21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总体手术时间为281 (229,400)ml,中出血量为200 (100,480)ml,中输血24例,住院时间15 (13,22)d,11例(5.0%)中出现并发症,术后排气时间2(1,3)d,进固体食物时间4(3,5)d。术后30 d内总并发症为61例(28.0%),术后30~90 d总并发症为81例(37.2%)。所有患者中位淋巴结清扫数量为19 (14,24)枚,淋巴结阳性21例(9.6%),切缘阳性6例(2.7%)。术后肿瘤病理分期Ta/T1/Tis期48例,T2期134例,T3期36例。218例中位随访时间33.0(20.6,48.2)个月,77例肿瘤复发,55例死亡,其中39例为肿瘤特异性死亡。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55.4%、62.4%、66.4%。结论完全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及体内原位新膀胱重建能很好地应用于层浸润性或高危非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镜下完全体内重建膀胱切实可行,术后肠道及新膀胱并发症少,术后恢复较快,远期肿瘤控制效果好。

  • 标签: 膀胱肿瘤 腹腔镜手术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尿流改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孔充气法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联合一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9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单孔充气法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联合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手术的34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6(11)岁[M(QR)](范围:26~64岁)。对手术根治性、术后美容效果进行评估,并采用乳腺患者报告结局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结果34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13.4±11.7)min(范围:200~485 min),中出血量(33.8±3.3)ml(范围:10~100 ml)。5例患者术后发生乳头乳晕缺血坏死,其中1例因乳头乳晕坏死导致假体外露最终手术取出假体;无包膜挛缩、术后出血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为35(17)个月(范围:12~77个月),1例发生局部复发伴远处转移,1例发生远处转移。患者术后乳房满意度、社会心理状态、胸壁状态、性健康程度评分分别为(78.3±2.6)分(范围:55~100分)、(89.1±2.3)分(范围:82~100分)、(91.47±1.33)分(范围:43~100分)、(78.5±2.7)分(范围:39~100分)。结论单孔充气法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联合一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可获得较好的根治效果和美容效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满意度较高。

  • 标签: 乳腺肿瘤 腹腔镜检查 皮下腺体切除术 假体植入
  • 简介:总结了12例胸壁重建病人的护理体会:术前,应作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的焦虑、恐惧心理,耐心解释,要求病人戒除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训练病人掌握正确的深呼吸及有效咳嗽的方法;术后,预防肺部并发症及伤口感染,密切观察胸壁皮瓣的血供情况。

  • 标签: 胸壁重建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缝匠加阔筋膜蒂骼骨瓣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2枚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带缝匠加阔筋膜蒂骼骨瓣移植于骨折端治疗19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结果术后随访2~5a,骨折愈合良好,股骨头坏死1例。按Bramback标准,优14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94、7%。结论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及带缝匠加阔筋膜蒂骼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操作简单,骨折固定牢固,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股骨头坏死率低。

  • 标签: 缝匠肌加阔筋膜张肌蒂 髂骨瓣 移植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功能电刺激仪联合表电生物反馈对腰筋膜疼痛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腰筋膜疼痛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治疗组患者采用多功能电刺激仪联合表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扶他林),治疗周期为1个月。观察两组治愈率,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分(GQOL-74)、腰痛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L)、炎症因子水平、患者腰部核心肌群的收缩能力、疲劳程度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33%,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治疗后,两组的GQOL-74参数、患者腰部核心肌群的收缩能力均升高(均P<0.05),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的ODL、炎症因子水平、肌肉疲劳程度均降低(均P<0.05),且治疗组的上述参数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并无不良反应,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7%(P<0.05)。结论多功能电刺激仪联合表电生物反馈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缓解炎症,值得在腰筋膜疼痛的临床治疗中推广。

  • 标签: 多功能电刺激仪 表肌电生物反馈 腰肌筋膜疼痛 生活质量综合评分 腰痛功能障碍指数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电刺激联合手法按摩治疗产后盆底筋膜疼痛对盆底力恢复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86例(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产后盆底筋膜疼痛患者开展研究,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A组(43例)采用盆底训练,B组(43例)在A组的基础上采用电刺激联合手法按摩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及盆底力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后,B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低于A组,B组患者的盆底力恢复情况优于A组 P<0.05;结论:对产后盆底筋膜疼痛患者,应用电刺激联合手法按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产后盆底肌筋膜疼痛 电刺激 手法按摩 盆底肌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镜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subfascialendoscopicperforatorssurgery,SEPS)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优点、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68例共73条肢体行大隐静脉主干及曲张浅静脉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后在镜下行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离断。结果术后浅静脉曲张消失,小腿溃疡平均19天愈合。本组病人平均随访36个月,未见复发。有2例患者出现小腿皮下血肿,给予切开引流后痊愈,无皮肤坏死、切口感染、溃疡复发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镜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疗效满意,能避免和减少术后复发,并发症少,并有微创美容效果。

  • 标签: 静脉性溃疡 腔镜 交通支离断术 泡沫硬化剂
  • 简介:目的:探讨镜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26例下肢静脉曲张病人,该26例均同时存在浅静脉倒流、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深静脉功能不全和静脉性溃疡。手术方式为镜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抽剥和小腿曲张的浅静脉经皮连续环形缝扎。26例同时行股浅静脉瓣膜外包窄。结果:术后肢体症状和浅静脉曲张消失,10例静脉性溃疡短期内愈合。16例明显缩小。结论:镜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安全有效,损伤小,并发症小,是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性溃疡的有效方法和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静脉曲张 下肢 溃疡 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全子宫切除+阴道残端腹直筋膜悬吊治疗盆腔器官膨出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05年11月至2011年10月在如皋博爱医院收治的13例盆腔器官膨出的(子宫脱垂,阴道顶端脱垂)患难与共者进行经腹全子宫切除+阴道残端腹直筋膜悬吊,分析其临床疗效,并进行1年的随访研究。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该手术,无一例发生中、术后出血或脏器损伤。13例患者均恢复好,无术后病率,术后1、3、6、12个月随访,所有患者的阴部突出,下坠感均消失,性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术后无一例复发。结论对子宫脱垂和(或)阴道顶端脱垂的患者行经腹全子宫切除+阴道残端腹直筋膜悬吊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微创手术。

  • 标签: 阴道残端腹直肌前筋膜悬吊术 盆腔器官膨出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筋膜经线理论手法治疗联合关节松动在非巨大肩袖修补术后康复疗效观察,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治疗的疗效,缩短患者的治疗疗程,为肩袖修补术后康复治疗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2017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在莆田市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病房及门诊收治的76例明确诊断为非巨大肩袖撕裂关节镜下修补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两组资料在年龄、病程、性别等方面均保持均衡。采用疼痛视觉模糊VAS、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量表进行评估。所有的研究对象均在术后康复前和治疗后进行评估检查。结果 在术后治疗两个疗程,每周3次,4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和观察组的VAS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量表评分均出现了明显的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肌筋膜经线 关节松动术 非巨大肩袖修补术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一种保留皮肤的乳腺癌切除(skin-sparing mastectomy,SSM)联合应用"隐形自然隙"式的一期假体乳房重建手术方法,并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乳腺外科收治72例乳腺癌患者,借助患者的隐形解剖自然隙建立假体腔并置入假体(命名为"隐形自然隙"式)进行一期假体乳房重建,分析手术技术特点及重建手术效果。结果70例患者采用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房切除(nipple-areola complex sparing mastectomy,NSM),2例患者因中冰冻病理提示乳头下腺体癌浸润将其切除。3例患者出现乳头表皮坏死,所有患者未出现血清肿,切口感染,包膜挛缩等并发症。根据评价量表,乳房术后外观总分平均值为9.39分。各单项平均分为:乳房体积(9.57分)、乳房轮廓(9.43分)、植入物的位置(9.84分)、瘢痕(9.38分)、下极投影(9.27分)及乳房下皱襞外形(9.21分)。BREAST-Q量表评价结果在社会心理学表现分量表中,中位分数为77分。在对乳房的满意度分量表中,中位分数为71分。结论"隐形自然隙"式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性好、可行性高、组织创伤小、美学效果满意的一期假体乳房重建式,适于开展和推广。

  • 标签: 一期乳房重建 乳腺癌 "隐形自然腔隙"术式 乳房浅筋膜系统 保留皮肤的乳腺癌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三黄膏外敷配合针灸,理疗治疗气滞血瘀型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探索一种新的组合疗法。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符合条件的6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给予微波,热敷,针灸等治疗;试验组34例给予微波,热敷,针灸并联合三黄膏外敷等治疗,。两组疗程均为一周。采用国际公认的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为观察指标,比较治疗前后疼痛评定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现时疼痛强度(PPI)的积分变化,并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PRI、VAS、PPI积分都显著性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PRI、VAS、PPI积分更低(P<0.01)。试验组治愈率为38.2%(13/34),对照组治愈率为12.1%(4/33),试验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三黄膏外敷治疗气滞血瘀型筋膜炎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应用针灸,理疗等传统方法。

  • 标签: 肌筋膜炎 气滞血瘀 寒湿凝筋 三黄膏 麦吉尔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射频热凝消融对腰筋膜疼痛综合征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腰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46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射频热凝消融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10例患者顺利治愈,36例患者成功好转;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射频热凝消融对腰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射频热凝消融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颞筋膜瓣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84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腮腺切除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颞筋膜瓣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肿瘤复发率的差异。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肿瘤复发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中应用颞筋膜瓣,可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同时不影响手术效果。

  • 标签: 颞肌筋膜瓣 腮腺良性肿瘤 切除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擦法结合小针刀治疗腰背筋膜炎的效果。方法将50例腰背筋膜炎患者采用擦法结合小针刀治疗腰背筋膜炎治疗。结果擦法结合小针刀治疗时间短,有效率达100%。结论擦法结合小针刀治疗腰背筋膜炎治疗安全有效,起效迅速,疗效持久。

  • 标签: 腰背肌筋膜炎 擦法 小针刀
  • 简介:摘要系统总结1例腰背筋膜炎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过程和经验。患者经过系统合理的医疗和护理措施后腰背部疼痛明显缓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顺利出院。

  • 标签: 肌筋膜炎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个案报道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