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脑梗塞后血管性痴呆患者使用呲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60例脑梗塞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男32例,女28例,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71±2.8)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口服尼莫地平联合呲拉西坦片治疗方法,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口服尼莫地平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三个月,治疗组MMSE以及ADL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CDT和CDR差异不明显;治疗后六个月,治疗组MMSE、CDT、CDR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ADL无明显差异。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83.33%,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8.98%、19.6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塞后血管性痴呆患者使用呲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率小。

  • 标签: 吡拉西坦 尼莫地平 脑梗塞 血管性痴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行肌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月经过多缓解、复发及子宫体积缩小情况,比较术前及术后6个月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及促黄体生成素(LH)变化情况,记录两组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月经过多缓解率、复发率及子宫体积缩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E2、LH以及F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应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有利于改善治疗效果,同时不会损伤患者的卵巢功能以及生育功能。

  • 标签: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 肌瘤切除术 子宫肌瘤 卵巢功能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对患者采用心电监护下微量泵输入多种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治疗的具体效果和相关护理措施,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就诊的80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对试验组患者采用心电监护下微量泵输入多种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统计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治愈率为6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2.5%(P<0.05);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P<0.05)。这表明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心电监护下微量泵输入多种血管活性药物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因此建议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电监护 血管活性药物 重症心力衰竭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夏枯草汤治疗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4月30日~2017年9月2日期间收治的45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口服牛黄降压丸;另选择同期45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口服夏枯草汤,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的血管内皮功能。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显效例数分别为25例、9例;有效分别为18例、20例;无效分别为2例、16例,观察组总有效率95.5%,明显高于对照组64.4%(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浆一氧化碳(NO)、内皮素(ET)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NO水平为(58.7±13.2)μmol/L、ET水平为(60.5±14.2)μg/L;对照组NO水平为(49.2±12.3)μmol/L、ET水平为(68.2±13.8)μg/L(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夏枯草汤中药疗法,在保证临床效果的同时,又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具备推广价值。

  • 标签: 高血压 夏枯草汤 临床疗效 血管内皮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血管观多切面扫查对胎儿先天性血管环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经超声诊断的60例胎儿先天性血管环的产前超声表现及随访结果,总结其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60例先天性血管环胎儿中38例为右位主动脉弓伴左侧动脉导管(63.33%),12例迷走右锁骨下动脉(20%),5例双主动脉弓(8.33%),3例肺动脉吊带(5%),2例合并其他心内外畸形。结论三血管观多切面扫查对产前超声诊断多种类型先天性血管环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产前超声检查 三血管切面 先天性血管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MR血管成像和CT血管造影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5月-2018年4月本院接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40例,对所有入选者都施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MR血管成像和CT血管造影检查,综合分析患者的检查结果,比较瘤体直径等指标。结果本组40例患者检出肿瘤42个,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明显比MR血管成像检查的诊断准确率85.0%以及CT血管造影检查的准确率87.5%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40例患者MR血管成像、CT血管造影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的瘤体直径和瘤颈宽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患者MR血管成像和CT血管造影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诊断工作中,MR血管成像和CT血管造影检查法都能取得比较好的成效,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酌情选用。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MR血管成像 诊断价值 CT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小板药物服用史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1月我科室收治7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有血小板药物服用史分组有血小板药物服用史为研究组(20例),无血小板药物服用史为对照组(55例),对比两组静脉溶栓后颅内出血转化情况及90d远期预后效果、90d后死亡率。结果研究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后颅内出血转化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90d远期预后效果及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小板药物服用史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远期效果无影响,但会增加近期颅内出血转化风险。

  • 标签: 抗血小板药物 急性缺血性卒中 静脉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常规心衰疗法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衰合并快速心率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8月期间门诊收入的80例急性心衰合并心率快速失常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一般情况。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72.5%,两组患者在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心衰治疗的同时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衰并发快速心率失常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心律失常、心衰等症状,只要使用时严密监控,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采取对应措施,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胺碘酮 抗心衰疗法 急性心衰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是指由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引起的以认知功能显著受损达到痴呆标准的临床综合征。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人数也是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增加了社会和家庭负担。其发病具有呈阶梯式进展、波动性病程等特点。而针灸在治疗血管性痴呆方面有着确切的疗效和独特的优势。本次实验主要观察头穴透刺结合温针灸对60例肾精亏虚型VD痴呆患者相关量表积分的影响,进一步深化研究针灸作为血管性痴呆的非药物物理疗法的意义。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肾精亏虚 头穴透刺 温针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合并治疗对患者血管再通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管在通率。结果经治疗后3h、6h后,研究组冠脉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2.22%),组间差异具体统计学表格(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合并治疗,有助于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血管再通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术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1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研究,所有患者均予以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效果对比分析。结果患者治疗后的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中躯体功能、物质功能、社会功能以及心理功能等各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早期手术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液循环状态改善良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对患者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 缺血性脑血管病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74例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7人。两组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询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采用循证护理,能够提升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

  • 标签: 循证护理 心血管病 介入治疗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应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配伍治疗的临床疗效,以丰富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7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丁苯酞与依达拉奉配伍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4%(32例),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1.4%(25例),两组在临床疗效上存在差异性(P<0.05);两组治疗方法均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与依达拉奉配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疗效,可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丁苯酞 依达拉奉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凝是目前临床面临的重要问题,传统凝药物临床应用的局限性,决定新型口服凝药物的不断出现,新型口服凝药物具有起效快,消除快,凝效果具有可预测性,无需常规监测等优点,本文对新型口服凝药物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血栓栓塞性疾病 达比加群 利伐沙班 阿哌沙班
  • 简介:摘要在现今社会中,心血管性疾病,尤其是动脉粥样血栓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致残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上主要有三类药物用于治疗血栓性疾病,其分别为凝药、血小板药以及溶栓药,虽然这些药物具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血栓的疗效,但是他们的副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已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因此抗血栓药物的研究开发具有极大的空间,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医药在血栓性疾病的防治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中药有着多靶向、多途径、低毒副作用等优点。但是抗血栓中药的作用机制还难以完全掌握,所以活血化瘀中药的开发及应用也受到了很大的阻碍。本文概述了血栓形成机制和,介绍了传统凝药物、血小板药物以及溶栓药的作用机制及不足,并指出了从中草药中寻找抗血栓成分的方向,以供抗血栓药物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的人士参考。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血栓 凝血系统 血小板聚集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血小板治疗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治疗的8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全部患者均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血小板治疗,依用药后有无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将入选病例分为试验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42例)和对照组(未并发上消化道出血,42例),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性别、疾病史、治疗史等基本信息,统计分析阿司匹林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试验组吸烟史78.57%、酗酒史38.10%、消化道病史80.95%、未使用胃黏膜保护剂76.19%、阿司匹林日剂量300mg者占45.25%,服用时间>3个月者占78.57%,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吸烟史、消化道病史、服药时间、大剂量服用阿司匹林、未使用胃黏膜保护剂是老年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血小板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较多,对于合并独立高危影响因素的患者,临床应注重加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防治,提倡阿司匹林小剂量用药并加强对胃黏膜的保护,以降低上消化道出血风险,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阿司匹林 上消化道出血 影响因素 预防 治疗
  • 作者: 刘松沛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09-02
  • 出处:《健康世界》2021年第2期
  • 机构:四川省泸州市中医医院,四川泸州646000
  • 简介:目的:对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责任血管显示的诊断中探讨MRI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将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MRI诊断作为主要方向。选取我院中接受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为样本,从中选取50例进行详细分析,对所有的患者均采用MRI平扫头颅,并采用高分辨的3D TOF和3DFIESTA序列扫描桥小脑角区,扫描完成后分析结果,并结合是极其情况了解患者病变部位的责任血管,同时根据跟踪手术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患者接受手术期间,均明确责任血管,其中部分处于左侧,另一部分处于右侧,分别有29例和21例,所有患者中未发现双侧病变情况。责任血管分布情况主要是椎动脉2例、小脑下后动脉4例、小脑下前动脉11例、小脑上动脉33例。结论:针对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MRI高分辨的序列检查方法即3D TOF和3DFIESTA能够对责任血管清晰显示,不仅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引导,还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三叉神经痛;责任血管;MRI;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早期防治脑血管痉挛药物尼莫地平治疗,分析临床效果。方法自我院利用随机选取办法抽取42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资料,选取时间2017年1月至12月,利用抽签法分组,观察组21例,行常规治疗+早期防治脑血管痉挛药物尼莫地平治疗,对照组21例,行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第7dGCS评分、第21dGCS评分、第7d颅内压监测值、第7dMCA、第14dMCA、第21dMCA、术后3个月预后不良率14.28%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早期防治脑血管痉挛药物尼莫地平治疗,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早期防治 脑血管痉挛药物 尼莫地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血管疾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脑血管疾病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分成两组后,针对常规组30例脑血管疾病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实施基础治疗,针对治疗组30例脑血管疾病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脑血管疾病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脑血管疾病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时间及生活质量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且治疗组脑血管疾病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治疗后的显效率(93.33%)明显优于常规组脑血管疾病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73.33%),两组相比P=0.038。结论针对脑血管疾病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实施参松养心胶囊联合依达拉奉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参松养心胶囊 依达拉奉 脑血管疾病并发脑心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其联合血浆置换治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的疗效。方法选取AAV患者30例,其中15例患者单采用激素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归为对照组,另15例患者给予激素免疫抑制剂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归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NCA、Scr水平及B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NCA、Scr水平及B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UN水平均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中仍需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所占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激素免疫抑制剂联合血浆置换治疗AAV的疗效优于单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激素免疫抑制剂 血浆置换 ANCV相关性血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