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高龄患者股骨近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情况。方法将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高龄股骨近骨折患者88例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综合患者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中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治疗中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同时对比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高龄患者其手术后周内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高龄股骨近骨折患者的治疗中结合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骨折治疗预后,同时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围手术期护理 高龄患者 股骨近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对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患者行股骨近锁定钢板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选择我院骨伤科10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动力髋螺钉术治疗;观察组行股骨近锁定钢板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手术治疗后术中情况,骨折恢复优良率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行股骨近锁定钢板术骨折优良率98.0%显著高于常规组76.0%且Harrie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中及术后恢复各项指标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段锁定钢板固定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优势;术后患者受损关节功能恢复较好且住院时间短,相关并发症发生概率低,预后情况较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术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 临床疗效与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保留并牵张胫骨残的前交叉韧带(ACL)双束重建方法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急性股骨附着撕裂的ACL损伤患者,在外伤后6周之内进行保留残留纤维的ACL双束重建。双束重建方法为采用八股胭绳肌肌腱的反向构型的四隧道重建,术中残留纤维近用PDS线穿缝,将缝线从深束股骨隧道拉出以维持张力。术后随访1年以上,按照IKDC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最后随访时,55例患者(98.2%)Lachman试验阴性,1例患者Lachman试验I度阳性。KT-1000检查显示双侧膝关节前向松弛度差值平均为(-0.48mm±1.41mm)(术前8.09mm±1.86mm,t=36.09,P〈0.01);其中29例(51.8%)〈0mm,即患侧关节稳定度高于健侧;26例(46.4%)为0~2mm;1例(1.8%)〉2mm。所有患者轴移实验检查均为阴性。活动度检查发现49例伸屈活动度均正常,1例有5°屈膝欠缺,1例患者有10°屈膝欠缺,4例有5°过伸欠缺。从膝关节稳定性方面分析,55例(98.2%)IKDC评级为正常,1例(1.8%)评级为接近正常。综合分析,51例(91.1%)IKDC评级正常,5例(8.9%)为接近正常。术后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为(94.9±3.7)分,Lysholm评分为(93.71±3.3)分。受伤前Tegner评分平均为7.3,最后随访时为6.9。结论在亚急性期进行保留并牵张胫骨残的ACL双束重建,能够建立具有高度稳定性的膝关节,使所有患者获得IKDC评级正常或者接近正常的结果。

  • 标签: 前交叉韧带 重建 临床应用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近粉碎性骨折应用双钢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14例胫骨近粉碎性骨折患者。结果随访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无螺钉钢板断裂,时间为6~12个月,无脱落。末次随访时,按照Johner-Wruhs及Merchant评分评定疗效优12例,良1例,可1例。结论胫骨近粉碎性骨折经内外侧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不损坏骨折断血供,保持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并发症少,是治疗胫骨近骨折的良好方法。

  • 标签: 胫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解剖型锁定钢板 骨折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骨外侧骨折及 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我院于 2013年 8月~ 2016年 12月收治 50例 锁骨外侧骨折及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均行锁骨钩钢板手术治疗,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 5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临床疗效优 41例、良为 8例、差为 1例。 结论:锁骨外侧骨折及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采用锁骨钩钢板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锁骨外侧端骨折 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 锁骨钩钢板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恶性肿瘤致股骨近病理性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对1997.8~2003.6期间16例股骨近病理性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一例术后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外,余15例无手术并发症,术后疼痛明显缓解,伤口愈合良好,均存活在3个月以上,12例术后继续原发肿瘤的治疗.结论恶性肿瘤致股骨近的病理性骨折可积极手术治疗.采用带锁髓内钉或人工股骨头置换加骨水泥固定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病理性骨折 股骨近端 手术治疗 恶性肿瘤 术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进行近胃切除的患者进行消化道双通道吻合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胃底癌患者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进行近胃切除术,观察组近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反流性食管炎,胃瘫,吻合口漏以及营养不良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重建双通道吻合术有效的降低了术后发生反流性食管炎以及胃瘫的概率,保证患者能够摄入充足的营养,避免出现营养不良,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在进行近胃切除术后重建消化道的方式。

  • 标签: 近端胃切除 消化道重建 双通道吻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中老年肱骨近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25例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复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患者手术时间60~120min,患者均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所有患者全部骨性愈合,未出现内固定物断裂及肱骨头坏死等情况,肩关节活动受限3例.疗效评定为,优15例,良7例,中3例,差0例,优良率88%.结论锁定钢板设计合理,具有损伤小、固定牢固、并发症少、允许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目前治疗中老年肱骨近复杂骨折较满意的内固定材料.关键词锁定钢板;中老年;肱骨近复杂骨折中图分类号R71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373-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双鸠尾夹板镶嵌固定术在前牙 牙周病上的应用展开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4月 ~2019年 8月收治的 16例 (患牙 38颗 )前牙 牙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双鸠尾夹板镶嵌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采用双鸠尾夹板镶嵌固定术治疗,经过 2年观察,患者患牙均未 出现夹板松脱现象。经夹板固定后,患者无不良反应,舒适感强,无痛苦,牙龈炎症明显减轻。结论 对前牙 牙周病患者采用双鸠尾夹板镶嵌固定术治疗,对患者的咀嚼能力恢复起到积极作用,且未出现夹板松脱现象,固定效果良好,患者舒适感评价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双端鸠尾夹板镶嵌固定术 前牙 牙周病 咀嚼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牙列游离缺失的患者,修复过程中应用种植牙修复术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牙列游离缺失患者进行研究,分为两组进行比较,分别实施常规修复以及种植修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比对照组的高13.44%,并且观察组患者的语言功能、咀嚼功能和稳定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满意度也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针对于牙列游离缺失的患者,采用种植牙技术修复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的恢复患者语言功能和咀嚼功能,保证牙齿的稳定性。

  • 标签: 牙列缺损修复 种植修复 常规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回肠末端吻合后经阑尾残置管减压是否有利于吻合口愈合;方法:选取我院 25例因各种原因被迫做回肠末段切除患者进行研究,与回盲部短距离吻合后,切除阑尾,经阑尾残逆置胃管至回肠末段减压,促进吻合口愈合;结果:经临床观察 25例被迫做回肠末段切除,与回盲部短距离吻合后,切除阑尾,经阑尾残逆置胃管至回肠末段减压的病人,都顺利恢复; 25例患者均于术后 2~ 4天肛门排气,平均肛门排气时间( 3.0±0.12 )天, 3~ 5天肛门排便,平均肛门排便时间( 4.8±0.23 )天, 1周内拔除腹腔引流管,平均引流管拔除时间( 4.4±1.5 )天, 2周后拔除肠减压管,痊愈出院,平均胃肠减压管拔除时间( 14.6±3.5 )天。 1例腹腔闭合伤的病人,术中发现空、回肠多处穿孔,腹腔污染严重,术后出现腹腔切口感染,麻痹性肠梗阻,术后 2周消化道功能才恢复。未出现吻合口漏等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一年无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出现。结论:经临床实践,证实因各种原因被迫做回肠末段切除,与回盲部短距离吻合后,切除阑尾,经阑尾残逆置胃管至回肠末段减压,利于吻合口愈合,保留回盲部功能,还可以预防肠粘连。

  • 标签: 回肠末段 阑尾残端 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常规手术、锁定钢板对肱骨近骨折的治疗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肱骨近骨折患者共40例,以便利抽样法分组,对照组20例,研究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使用锁定钢板。组间对比术后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锁定钢板对肱骨近骨折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其临床价值更显著。

  • 标签: 锁定钢板 常规手术 肱骨近端骨折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philos钢板固定结合注射式人工骨治疗老年肱骨近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采用Philos钢板结合注射式人工骨治疗的24例老年肱骨近骨折的病例资料,其中女性18例、男性6例,年龄65-86岁,平均年龄71.8岁;受伤原因:摔伤18例,交通事故6例。按照Neer分型,2 部分骨折 5例,3 部分骨折 12 例,4部分骨折 7 例。评估末次随访时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肱骨颈干角的变化。结果:患者均获得18月以上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12±4.6周。根据肩关节功能 Neer评分,末次随访患者平均为82 分,优 17例、良 4 例、可 2例、差 1 例,优良率为87.5%。肩关节疼痛VAS评分平均为2.8分。严重内翻塌陷1例,螺钉切出1例,肱骨头坏死1例。结论:运用Philos钢板结合注射式人工骨治疗老年肱骨近骨折这种方法可有效填充骨缺损及实现肱骨内侧支撑,强化钢板螺钉固定效果,促进骨折愈合,术后可获得良好的肩关节功能,减少螺钉切出及内翻塌陷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钢板 内侧支撑 人工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康复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07月-2021年02月收治的60例肱骨近骨折患者,全部患者均给予肱骨近锁定接骨板治疗,治疗半年后对其进行随访,运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表评估其肩关节功能康复情况,分析影响其肩关节功能康复的相关因素。结果:60例患者经锁定接骨板治疗半年后,肩关节功能不良者占比23.33%;肩功能恢复良好者占比76.67%。经单因素分析,年龄、骨质疏松、骨折Neer分型、复位质量、术后专业康复训炼情况均为影响患者肩关节功能康复的相关因素(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骨折Neer分型、复位质量、术后专业康复训炼情况为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对于肱骨近骨折,骨折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