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伤诊断中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骨伤患者379例,行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技术和X线检查。结果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技术的患者检出率、骨折部位检出率、膈上肋骨骨折诊断准确率、膈下肋骨骨折诊断准确率、胸肋关节处骨折诊断准确率、其他细微骨折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检查(P<0.05)。结论在骨伤诊断中,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技术可提高疾病检出率,且准确度高。

  • 标签: 骨伤 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技术 X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螺旋CT扫描技术在肺结节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8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40例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螺旋CT扫描技术对患者进行诊断,比较螺旋CT和病理学对肺结节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螺旋CT最终诊断结果为87.5%,和病理学诊断的结果符合度有98.1%。螺旋CT扫描技术诊断和病理学诊断的差异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螺旋CT扫描技术诊断肺结节患者也能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相符合,说明螺旋CT扫描技术在肺结节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螺旋CT扫描技术 肺结节 临床应用 病理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检查在肝内胆管细胞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经病理证实为ICC的患者采用飞利浦Brilliance16排螺旋CT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6排螺旋CT检查确诊34例,有6例误诊或漏诊,诊断符合率为85.0%。结论16层螺旋CT诊断肝内胆管细胞癌准确度较高,可为该类病症早期临床诊疗提供有效的影像学证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肝内胆管细胞癌 16层螺旋CT 临床诊疗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食管异物及对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似食管异物患者30例,在其手术前对其进行多层螺旋CT诊断及普通CT诊断,并将两种方式的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结果手术病理结果显示,30例疑似食管异物患者,16例为各种大小的鱼刺,6例为鸡骨头,4例为肉骨头,1例为假牙套,1例为硬币,1例为鱼钩,1例为螺钉。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诊断准确率为100%,普通CT仅有20例诊断正确,诊断准确率为66.67%,多层螺旋CT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普通CT(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食管异物的准确率高,为诊断食管异物的有效方法,多层螺旋CT在诊断食管异物及临床治疗中具有很高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食管异物 临床治疗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胸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分析其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多层螺旋CT检查的122例胸部外伤患者的CT影像资料。结果肋骨骨折122例,肺部损伤76例,胸膜损伤97例,纵隔气肿42例,合并其他部位损伤101例。结论多层螺旋CT能及时明确胸部的外伤情况,对指导临床医生及时有效的救治患者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胸部外伤 诊断 骨折 肺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P感染与哮喘急性发作治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搜集我科2010.1-2013.1月哮喘患者155例,根据临床特点,将哮喘患者分为轻、中、重、危重组,并根据严重程度的不同,按《指南》予以相应治疗。于治疗后24小时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结果重、极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HP感染率明显高于轻、中度组。而重、极重度组患者HP阳性亚组的显效率明显低于HP阴性亚组。结论对于重、极重度的哮喘患者,其HP感染率明显高于轻、中度哮喘患者,对于重、极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患者,HP感染将会导致治疗抵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水对比造影在胃癌螺旋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46例经手术治疗和病理分析已确诊的胃癌患者,再使用水对比剂行螺旋CT检查,分析总结所获得图像的结果。结果本组全部46例胃癌患者中,经CT检查确诊为早期胃癌的患者有1例,确诊为进展期胃癌的患者有45例。结论螺旋CT水对比造影用于胃癌诊断优势明显,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进展期胃癌的大体分型较敏感、准确度较高。能够清晰、准确、立体、全面观察胃癌的腔内形态、邻近组织的侵犯及周围淋巴结的转移情况,为患者手术治疗和制定具体手术方案有重要参考意义,值得临床加深研究和推广应用。

  • 标签: 螺旋CT 水对比造影 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三种检测方法在梅毒检测中比较,建立实验室对于批量标本合理的检测方法应用,以更好的辅助临床诊断治疗和传染病的监测报告。方法选择我院一段时间内的893份术前检查的病人血清样本,用三种方法分别检测。结果TPPA的阳性检出率%,ELISA的阳性检出率%,TRUST的阳性检出率%。以TPPA为金标准,ELISA与TPPA的阳性符合率94.5%,TRUST与TPPA的阳性符合率80.5%。结论TP-ELISA是梅毒螺旋体抗体批量标本的较为合理的初筛检测方法,对于ELISA初筛检测阳性的标本,再同时做TPPA的检测和TRUST的滴度试验。但确诊是否梅毒患者要结合TPPA的检测结果和TRUST的滴度试验。

  • 标签: 梅毒螺旋体抗体 TP-ELISA TPPA TRUS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多层螺旋CT对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临床应用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来在我院就诊的腰腹部复合外伤的患者20例,均发现存在肾上腺血肿,利用CT检查对外伤性肾上腺中进行诊断。结果20例肾上腺血肿的患者中有10例发生在左侧,有10例发生在右侧。扫描后均表现为肾上腺区域圆形或卵圆形稍高或高密度影,直径大约在1-3cm,边界不清,肾上腺周围脂肪间隙浑浊,有12例患者的血肿区正常肾上腺形态消失。有6例患者出现了高低混杂密度肿块影,蔓延到肾上腺周围,周边的密度高,中央的密度低。有2例患者的血肿周围出现了肾上腺肢体薄环状。全部患者进行随访和治疗。随访时间为2天-3个月,所有患者在不同时间进行复查,20例患者的血肿逐渐减小,肾上腺血肿的体积逐渐减小,密度逐渐变低。3个月后血肿可完全吸收,肾上腺恢复正常。结论多层螺旋CT对外伤性肾上腺血肿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外伤性肾上腺肿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肠道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肠道肿瘤患者纳入研究,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CT诊断的定位准确率为90.00%,定性准确率为95.83%,且在明显显示肿瘤供血血管的概率上,恶性肿瘤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肠道肿瘤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肠道肿瘤诊断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由手术和临床证实的12例患者的CT资料。结果12例患者中,10例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12例患者中胆管癌6例,胰头癌3例,胆管结石3例。结论CT检查可明确有无梗阻的存在,确定梗阻部位,进一步行定性诊断。

  • 标签: 梗阻性黄疸 多层螺旋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检测子宫螺旋小动脉的最佳时期。方法对100例生育年龄未孕妇女,正常月经周期(28-32天)的子宫螺旋小动脉血流在月经周期不同时期的检测。结果子宫螺旋小动脉的检出率随月经周期的不同而不同。其中月经第5-10天(增生期)为0%,月经的第11-14天(分泌早期)为15%,月经第15-18天(分泌中期)为30%,月经第19-23天(分泌晚期)100%。结论子宫螺旋小动脉的最佳检出时期应在月经第19-23天,可为了解黄体功能提供信息。

  • 标签: 正常月经周期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造影及多层螺旋CT在胃癌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对收治的42名已确诊的胃癌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数字化造影和多层螺旋CT对胃癌诊治的价值。结果数字化造影所示粘膜破坏、中断或消失38例,充盈缺损13例,龛影20例,皮革状2例,伴幽门梗阻6例。螺旋CT所示胃壁增厚36例,黏膜表面凹凸不平34例,癌性溃疡6例,周围等淋巴结转移10例,肝脏、胰腺等器官转移转移8例,腹水、幽门梗阻4例。结论胃肠道数字造影优势是可以观察胃蠕动情况及胃壁柔软度,因而更能检出早期胃癌。CT优势在显现肿瘤大小、定位、对周围侵害及转移。对胃癌诊治需两者结合。

  • 标签: 数字胃肠造影 多层螺旋CT 胃癌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残胃患者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情况。方法对我院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既往病史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电子胃镜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比较两组感染率情况。结果本次调研中,实验组残胃患者中30%出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其感染率达到75%,高于对照组(18例感染,感染率为45%)(P<0.05)。结论残胃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出率明显偏高,残胃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出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幽门螺旋杆菌的特性及防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提供依据。

  • 标签: 残胃患者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75名本院退休及在职(38周岁以上)人员均进行64排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检出肺部结节者再次进行常规剂量胸部CT扫描,总结肺部结节的影像学特征并比较前后两次CT扫描的扫描结果,包括肺结节的检出率、检出数、结节形态的检出情况以及成像质量等。结果(1)本次275例体检人员均进行64排螺旋CT低剂量胸部CT扫描检查,其105例中共发现肺部结节125枚,检出率38.1%;(2)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与常规剂量CT扫描对肺结节的检出率、诊断肺结节的敏感度、成像质量、结节形态的检出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对肺结节的检出率、影像学特征展现状态、诊断准确度等方面与常规剂量CT差别不大,同时大大降低了的辐射剂量,更适合临床推广,推荐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胸部螺旋CT检查,以实现肺癌早发现、早诊断。

  • 标签: 肺结节 多层螺旋CT 低剂量胸部CT扫描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有明显胸部外伤史,临床症状明显,但常规X线检查阴性患者行多排螺旋CT扫描,并经过工作站处理后,分析其表现。结果15例患者除一例无骨折外,其余14例均发现骨折,其中,第2肋骨骨折2例,腋段肋骨骨折9例,后肋近胸椎处肋骨骨折2例,膈下肋骨骨折1例。结论多排螺旋CT是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的理想的影像手段,结合MPR以及轴位薄层图像,为临床及鉴定机构提供有价值的诊断和解剖信息。

  • 标签: 多排螺旋CT 隐匿性肋骨骨折 VR MPR 工作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MSCTPA)诊断肺栓塞(PE)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肺栓塞的36例患者行CTPA检查及后重建技术,后重建方法VR(容积再现)、MPR(多平面重建)、MIP(最大密度投影)。结果36例患者中32例均能显示肺动脉栓塞的部位、范围、局限官腔狭窄程度,共发现栓子132个,其中肺动脉主干9个,左右肺动脉21个,叶动脉43个,段及亚段动脉59个,余4例均为阴性,行肺动脉造影,2例阳性,2阴性,SCTA准确率94.1%。结论MSCTPA是诊断肺栓塞无创、准确、安全、高效的的首选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螺旋CT诊断原发性肺癌伴同侧胸腔积液的征象特点,以对原发肺癌伴同侧胸腔积液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原发性肺癌伴同侧胸腔积液患者46例,采用GE双层螺旋CT平扫+强化检查诊断。结果本组患者有不同的积液量、不同的积液类型,胸膜等部位有较为明显的病变,28例患者为恶性胸腔积液,其余均为良性积液。全组患者有不同程度肺组织损伤。结论螺旋CT扫描下可较为清晰地观察到患者体内积液量、积液性质及胸腔病变特点、胸腔体积、病灶组织变化等等,对胸腔积液及肺癌的治疗诊断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 标签: 螺旋CT 原发肺癌伴同侧胸腔积液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