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神经外科中应用细节化护理管理干预对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05月-2017年05月期间进入我院治疗的94例神经外科患者进行观察比较,将47例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纳入参照组,47例进行细节化护理管理干预的患者纳入干预组,观察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参照组,将参照组的数据和干预组的数据进行对比,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患者中施行细节化护理管理干预,可以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神经外科患者 细节化护理管理干预 护理满意度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给予神经外科脑出血患者应用护理干预预防肺部感染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患有脑出血的患者12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依次编号01至120,以双号患者为对照组,单号患者为试验组。对照组6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60例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模式护理,比较所有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法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3.33%)、住院时间(17.89±3.45)d以及死亡率(1.6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出血 神经外科 护理干预 预防 肺部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尿管固定方法在神经外科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12月的114例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丝绸胶布固定法固定,观察组采用改良型3M弹性柔棉宽胶带固定,采用相同部位不同固定方式的方法比较松脱率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在留置尿管期间松脱率低于对照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型尿管固定方法,无粘连感,固定牢固,减少了更换胶布频率及时间,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 标签: 改良 留置导尿管 3M胶布 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原发性舌咽神经痛(glossopharyngealneuralgia,GPN)的临床表现及显微手术方法,选择最佳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采用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MVD)及神经根切断术(rhizotomy,RZT)治疗12例原发性舌咽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手术疗效。结果12例患者中行MVD者8例,RZT者4例,手术后11例患者疼痛均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1例疼痛减轻,8例MVD患者术后仅出现短暂性眩晕,4例RZT患者术后3例出现暂时性眩晕,声音嘶哑、饮水呛咳,3个月内恢复,1例咽喉部不适及阵发性干咳。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是治疗原发性舌咽神经痛的可靠方法,并发症少,效果肯定;行RZT术后易出现短暂性后组颅神经受损症状。

  • 标签: 锁孔 原发性舌咽神经痛 血管减压术 神经根切断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神经外科脑血管疾病患者介入治疗过程中护士进行多元化行为角色转变,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护理的效果,以期提高患者满意度,复查依丛性和对基层医院开展介入治疗新技术的认可度,以推动基层医院神经外科介入治疗的发展。方法对2014年5月—2017年5月118名住院行神经外科脑血管介入检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时间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护士进行多元化行为角色转换为其提供全方位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责任制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复查率及对我院开展新技术新业务的认可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实验组满意度98.38%,对照组满意度85.71%(P<0.05),实验组复查率22.58%,对照组复查率3.57%(P<0.01),实验组对我院开展新技术业务的认可度72.58%,对照组35.70%(P<0.01)。结论护士进行多元化行为角色转变,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一条龙式护理服务,收效良好,值得推崇。

  • 标签: 多元化 行为角色转变 神经血管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构成及其耐药性,以期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NICU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回顾性分析病原菌构成及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90株,革兰阴性菌54株(60.00%),革兰阳性菌36株(40.00%)。病原菌前5位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32.22%)、鲍曼氏不动杆菌(23.33%)、铜绿假单胞菌(15.56%)、肺炎克雷伯菌(11.11%)、大肠埃希菌(5.56%)。药敏结果显示各常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为严重耐药和多药耐药。尚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主要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呈敏感。结论NICU医院获得性肺炎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病原菌耐药率高。应重视NICU病原菌构成和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 标签: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获得性肺炎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患者的满意度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神经外科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住院期间给予优质护理,统计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同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65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1.25±5.36)d,患者对操作水平的满意度为96.9%;对规范用药的满意度为98.5%;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为100.0%;对基础护理的满意度为95.4%;对巡视病房的满意度为98.5%;对应变能力的满意度为95.4%;对护理态度的满意度为98.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神经外科 住院患者 满意度
  • 简介:摘要护理人员在对住院病患进行神经外科危重症颅脑手术病人护理时,都会因操作上的失误等而产生一定的护理风险,由此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不小的风险笔者收集了我科2010年3月至20012年4月收治的186例因颅脑疾病而进行神经外科手术病人所出现的护理风险案例,就风险的种类、出现风险的具体原因、解决风险的方法及如何有效的预防护理风险的发生。

  • 标签: 急重症 颅脑手术 护理风险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在新时期,工作压力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神经外科ICU护士由于特殊的工作环境,高强度、高标准的工作要求等原因,每天面临着各种职业紧张因素及职业相关疾病。压力过大更会降低工作效率,还可以导致心身疾病,给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质量。国内外学者早就认识到压力对护理工作的影响。研究表明,ICU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内科护士1。本文旨在了解ICU护士工作中主要压力源,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后给予干预对策,以期为ICU护士工作压力的研究提供方向。

  • 标签: 神经外科ICU护士 压力 相关因素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神经外科轮转护士创设带教中问题情境教学的效果。方法将我院神经外科轮转护士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常规带教计划分阶段进行带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问题情境带教方法。通过比较两组学生的专科理论成绩、临床应急能力,并结合学生的满意度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对神经外科专科理论知识掌握及临床应急能力要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带教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问题情境带教法使用得当能有效提高轮转护士的专科知识素养及临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对带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

  • 标签: 问题情境带教法 神经外科 护理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留置尿管期间气囊内注入成分与漏尿的关系。方法将100例神经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两组均按无菌操作导尿后留置尿管。对照组向气囊内注入15ml灭菌注射用水。实验组向气囊内注入10ml灭菌注射用水及5ml空气。比较2组病人留置尿管后发生漏尿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漏尿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应用改良方法向气囊内注入10ml灭菌注射用水加5ml空气能有效减少神经外科患者留置尿管后漏尿的发生率。

  • 标签: 神经外科患者 留置尿管 气囊注入成份 漏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比较丙泊酚和右美托咪啶应用于功能神经外科手术术中唤醒期的效果,评价右美托咪啶在功能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拟行大脑运动功能区择期手术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右美托咪啶组,各51例,记录两组术中唤醒期情况,对唤醒时间、呛咳次数、体动次数以及指令反应等内容进行比较。结果右美托咪啶组唤醒时间明显高于丙泊酚组,呛咳次数和体动次数明显低于丙泊酚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听指令反应患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在功能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唤醒效果较好,临床优势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丙泊酚 功能神经外科 术中唤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通过品管圈活动对于神经外科实习护士护理带教品质的主要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接收的70名神经外科实习护士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实习护士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实习护士在教学查房、理论考核、专科操作、基础操作以及晨间提问等综合能力的比较中均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实习护士,两组实习护士的一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神经外科实习护士护理带教的过程中通过组织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实习护士的综合能力,品管圈活动对于提高带教品质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适合应用在带教活动中。

  • 标签: 品管圈 神经外科 带教品质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神经外科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并发症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共收治的120例神经外科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临床护理,而给予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强化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实验组患者出现漏尿、尿潴留、尿道损伤及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人数分别为1、2、1、1人,并发症发生率为8.33%,而对照组患者出现漏尿、尿潴留、尿道损伤及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人数分别为2、4、3、3人,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且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感觉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的人数为29、17、4人,总护理满意度为93.33%,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感觉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的人数为7、31、12人,总护理满意度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实施强化护理可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大大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做进一步的推广使用。

  • 标签: 神经外科 气囊导尿管 并发症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防神经外科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全面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神经外科重症肺部感染患者90例,将其随机编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前者接受神经外科的常规护理,后者给予全面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90.5±13.2)、Fugl-Meyer评分(60.7±9.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6±10.8)、(40.9±7.2),观察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8.89%)低于观察组的(22.22%),且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评分(93.1±3.8)、护理满意度(97.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6.9)、(88.9%),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肺部感染是一个重要而有意义的过程,全面护理有助于较少其肺部感染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肺部感染 全面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监护病房管道护理风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神经外科监护病房进行住院治疗的120例患者,对其进行相应的管道支持,同时进行常规的管道护理,观察所有患者出现的管道护理风险情况并进行相应分析,找出预防对策。结果46例器官插管患者中9例出现全部滑脱,13例出现部分滑脱,4例出现阻塞,2例出现夹闭。48例放置胃管患者中,6例出现全部滑脱,12例出现部分滑脱。6例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管患者中,1例出现阻塞。21例进行脑室引流管患者中,3例出现部分滑脱。120例放置静脉留置针患者中,11例出现全部滑脱,8例出现部分滑脱,5例出现阻塞。结论管道滑脱是一种各项因素导致的极易出现的管道护理风险情况,相关护理人员有效预防管道风险的发生,确保患者生命健康。

  • 标签: 神经外科 监护病房 管道护理风险因素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标准护理流程在神经外科患者手术后顽固性呃逆的应用。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由于神经外科手术引发顽固性呃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按照标准护理流程对患者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药物使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使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神经外科患者手术后顽固性呃逆使用标准护理流程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的实现对患者病情的控制,同时还能减少药物的使用量,这样就能避免患者对药物产生依赖性。

  • 标签: 标准护理流程 神经外科 手术顽固性呃逆
  • 简介:摘要文章对国内神经外科坐位手术临床护理中关于体位摆放方法与机体血液动力学相互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梳理,总结了基本护理方法上的共识,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提出了相应建议。

  • 标签: 坐位手术 体位摆放 血液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病员常采用四种静脉输液途径的优势。方法将120例神经外科重症病员随机分4组,分别用留置针、中等长度导管、CVC、PICC等四种途径进行输液,观察其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分析其优势。结果留置时间中等长度导管组与留置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CVC、PIC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发症中长导管组与留置针组、CV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PIC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外科重症病员选择中等长度导管置管输液优势明显。

  • 标签: 神经外科重症病员 静脉输液 中等长度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优质护理模式对于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康复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83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随机分为干预组(42例,采用预见性优质护理模式)和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等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5.59±4.91)d显著少于对照组(35.21±4.97)d,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3.3%)、死亡率(9.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3.4%、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采用预见性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较为理想,有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死亡,帮助患者尽早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 预见性优质护理模式 康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