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用德湿威新型聚丙烯酸脂湿性敷料治疗神经外科Ⅱ期、Ⅲ期压疮的伤口清创和护理的疗效。方法选择25例30处神经外科Ⅱ期、Ⅲ期压疮的病例,分别使用磺胺嘧啶、德湿威湿性敷料进行临床验证。结果治疗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为(8.13+1.63天),对照组为(11.86+1.95天),治愈率观察组87.5%,对照组50%,压疮治愈或改善时间为5天。结论通过应用德湿威交互式湿性治疗,能促进神经年科Ⅱ期、Ⅲ期压疮的愈合,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减轻病人痛苦,是治疗神经外科压疮理想用药。

  • 标签: 德湿威 压疮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NICU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对预防性治疗与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按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对病人进行预防和护理,并穿弹力袜、肢体气压治疗、康复训练等专科护理。结果通过穿弹力袜、肢体气压治疗、康复训练专科护理有效的预防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结论护理人员在DVT预防工作中担负着重要任务,掌握预防方法有助于降低DVT的发病。

  • 标签: 神经外科NICU病人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神经外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77名护生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比较两组出科考试成绩。结果实验组护生出科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带教护士普遍认为实验组处事灵活、知识面及动手能力优于对照组。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适合临床护理带教,有利于培养护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情景模拟 神经外科 护理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减轻神经外科术后病人躁动不良情绪运用咪达唑仑的效果,探讨护理措施。方法对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30例在本院行神经外科术术后躁动患者的治疗及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服用咪达唑仑以及进行相关护理前后患者躁动评级以及镇静后各时间生命体征变化。结果治疗前躁动分级Ⅰ、Ⅱ、Ⅲ、Ⅳ级人数分别为2例、14例、10例、4例,镇静后Ⅰ、Ⅱ、Ⅲ、Ⅳ级人数分别为20例、7例、3例、0例,治疗后Ⅰ级人数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镇静干预后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呼吸均逐渐改善。结论在对神经外科术后躁动病人的干预治疗及护理中运用咪达唑仑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躁动情绪,调整各项生命体征。

  • 标签: 神经外科术后躁动 咪达唑仑 躁动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成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月到2016年6月收治的86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临床治疗基础上配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用预见性护理,护理干预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3.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护理工作中采用预见性护理,能够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值得向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患者 预见性护理 应用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N1护士培训中的反思日志,提高培训效果。方法采用分析质性的资料为主,收集神经外科11名N1护士110篇反思日志,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提炼出5个主题对护理专业责任内涵的理解,专业能力的审视,自我调整,换位思考的体验,提高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结论反思日志有利于培养护士在关护和责任等情感领域的能力,让管理者更准确地评估临床护士临床能力与学习需求。

  • 标签: 神经外科 N1护士在职培训 反思日志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级护理方法在神经外科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48例脑出血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n=74,予以常规护理)和实验组(n=74,予以分级护理),对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护理方法在神经外科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脑出血 神经外科 分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皮气管切开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经验。方法采用Smiths公司生产的全套器械对神经外科65例患者行经皮气管切开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具有安全、简单、快速、创伤小的优点,可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

  • 标签: 经皮气管切开术 神经外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教学方法在神经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神经外科实习的80名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PBL结合病例分析教学方法,比较两组教学质量评分、理论及操作成绩、教学反馈结果。结果观察组在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满意度上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习生在基础知识掌握、独立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临床工作能力、评判性思维、团队协作能力、规范化治疗等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结合病例分析教学方法在神经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实习生临床实践能力,提升综合临床能力,具有积极的教学意义。

  • 标签: 神经外科教学 PBL 病例分析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分析19例神经外科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如于置管后不适、患者肢体缺乏有效的约束、导管固定方式不正确或固定不牢靠、健康教育不到位、交接班及观察巡视不到位、医疗护理操作不当等有关;提出了选择适当有效的导管固定方法、采取适当的约束保护、加强健康教育,做好心理护理、规范规章制度,强化风险管理、合理排班、实行弹性排班等防范措施,有效预防非计划性拔管。

  • 标签: 非计划性拔管 风险因素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全程干预,探讨有效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方法。方法通过对78例手术中,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成因进行分析,找出有效地改进措施,并对预防措施落实后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下肢深静脉发生率由6%下降至0。结论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全程落实预防措施,可最大限度的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 标签: 神经外科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持续腰池脑脊液引流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8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持续腰池脑脊液引流治疗。结果持续腰池脑脊液引流治疗脑脊液漏、颅内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愈率为98%,5例出现颅内低压综合征,表现为呕吐、头痛,平卧后减轻。7例患者因为头部被抬高,头痛加剧。减低头位,减小引流速度后得到缓解。结论持续腰池脑脊液引流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神经外科 持续腰池脑脊液引流 应用 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神经外科行择期颅脑肿瘤切除手术治疗的共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5例应用芬太尼麻醉,观察组45例应用舒芬太尼麻醉,将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麻醉前、中、后的术前心率及血压,术后到清醒及拔管时间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经统计学比较分析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麻醉前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没有显著的差异性,即P>0.05,表明没有统计学意义;麻醉中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与基础值有显著的差异性,而在拔管的时侯,观察组与对照组心率有显著的差异性,即P<0.05,表明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比对照组更加趋于稳定;观察组在手术之后的清醒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拔管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即P<0.05,表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芬太尼能很好的稳定患者的血压及心率,术后患者苏醒更迅速,它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更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舒芬太尼 芬太尼 神经外科 手术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持续提高我院手术室护士安置神经外科常规标准手术体位的能力,降低体位安置不当给患者造成的风险、不适,提高舒适护理满意度。方法将PDCA循环管理引入我院神经外科常规手术体位安置,不断改进目标和措施,使护理质量循环持续上升。结果未发生因体位安置不当引起的并发症,舒适护理的满意度提高。结论PDCA循环管理是提高手术室护士安置神经外科常规标准手术体位能力的有效管理模式,有助于提升护士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提升患者、医师、麻醉师满意度。

  • 标签: PDCA循环 神经外科 手术体位 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ICU清醒患者常见的负性心理问题,以及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的收治的50例神经外科ICU清醒患者的负性心理问题,如紧张、焦虑、恐惧、孤独、抑郁、愤怒、失落、自卑、淡漠、否认、惧死等,了解其发生原因,并从各方面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结果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心理护理,加强人文关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通过对神经外科ICU清醒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找出常见因素,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帮助患者走出不良心理反应,积极地配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标签: 神经外科 心理问题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细节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总结细节管理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之间接收诊治的156例神经外科患者在护理中运用细节管理与常规护理的效果,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采取细节管理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经过对护理结果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出现感染、压疮的并发症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结果满意率为96.2%(75/78),对照组患者对你护理结果满意率为87.2%(68/78),两组护理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运用细节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的结果满意度显著提高,进一步促进患者恢复,增进疗效,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细节管理 神经外科 应用与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收录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数量共计72例。根据双盲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护理,每组患者36例,采用常会护理的一组称之为对照组,采用预见性护理的一组称之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康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之后,对照组患者康复的优良率为80.56%,观察组患者则高达97.22%,经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有助于康复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 标签: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 预见性护理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并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02例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取常规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51例,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结果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率为56.86%,对照组为35.29%,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神经外科 重症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神经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手术患者206例,其中术后出现下肢静脉血栓7例。对其临床资料。术后所采取的预防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由于及时治疗和恰当的预防护理措施的落实,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7例患者全部治愈,没有出现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神经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高龄、长期卧床、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壁损伤、解剖结构的差异等有关。根据原因采取积极治疗和及时预防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防止DVT的发生,减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神经外科 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