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注射用头孢硫脒近年来的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探讨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2015-2018年4月收录的注射用头孢硫脒致ADR相关文献,从ADR发生的人群分布、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搜集到符合条件的文献45篇,ADR可累及皮肤及其附件、肝胆系统、神经系统、肠胃系统和全身。结论注射用头孢硫脒可致严重ADR发生,应加强用药过程监测,做好必要的临床预防准备工作和药品预防警戒工作。

  • 标签: 注射用头孢硫脒 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例原发性乳腺淋巴瘤进行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完整切除的肿块的镜检乳腺小叶和其周边见淋巴样细胞弥漫浸润,乳腺小叶隐约可见,未见坏死,乳腺组织内见弥漫性或巢状淋巴样细胞增生,增生细胞核大,深染,核形不规则。免疫组化EMA(-),BcL-2(+),,CD10(-),ALK(-),CD5(-),CD30(-),Bcl-6(+)cyclinD1(-)。增生细胞CK(L)(-),CK(H)(-),ER(-)PR(-)E-ad(-),P63(-),actin(-),HMB45(-),syn(-),CgA(-)Vimentin(+)CD20(+)CD79a(+),CD3(-),cd3(-)CD45RO(-)。Ki6770%(+)符合“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B细胞来源”改变。结论PBL有自己的临床特点,但与良性肿瘤易误诊,误诊率高,确诊需依靠病理组织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目前治疗正在探索阶段,预后与临床分期及治疗措施是否得当有关。

  • 标签: 淋巴瘤 乳腺癌 诊断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诊治,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分析我科1例原发性甲状腺鳞癌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诊断与治疗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行甲状腺癌根治术,随访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甲状腺鳞状细胞癌其恶性程度高,生长速度快,易浸润邻近的组织和器官,易误诊。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鳞状细胞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胎母输血综合征由于其发病隐蔽,症状多不典型,产前诊断比较困难,出现严重胎儿宫内窘迫、甚至超声提示胎儿水肿、心衰时胎儿往往已有严重贫血,新生儿死亡率高并发症多,甚至胎死宫内。我院2016年内有3例胎母输血综合征,针对患者的病史、临床特征、相关检查及治疗抢救经过、新生儿预后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参考既往文献,探讨胎母输血综合征的病因、诊断及治疗要点,旨在总结经验,尽早识别胎母输血综合征,以降低其引起的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 标签: 胎母输血综合征 胎儿窘迫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替普酶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作出总结与分析。方法将“阿替普酶”“不良反应”作为检索词,对2001年—2018年维普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进行检索。结果阿替普酶所致ADR中,男性占64.29%,女性占35.71%;年龄最小的48岁,年龄最大的77岁;ADR出现最快的2min,最迟者为第2d;大多数ADR均为1d内发生,为速发型;主要临床症状为畏冷寒战高热、口舌部血管源性水肿、过敏并发外周血肿、颅内出血、休克、上肢软组织内出血、多脏器功能损伤、肾动脉栓塞等,涉及各个系统器官。结论在临床应用阿替普酶时应严密监测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针对症状做出相应治疗,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 标签: 阿替普酶 不良反应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丹红”、“休克”、“过敏反应”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对文献中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检索到丹红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文献10篇,病例10例。7例(70.0%)发生在开始用药后10min内,1例(10.0%)发生于输注完1min以内。7例(70.0%)过敏性休克发生在首次用药过程中。结论丹红注射液导致过敏性休克发生时间短,病情危重,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过敏性休克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囊鳞状细胞癌的疾病特点,提高对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1例阴囊鳞状细胞癌病例进行报道,并结合文献报道的6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7例均为阴囊鳞状细胞癌,年龄30~74岁,平均61岁,病程2个月~20年,平均6.8年。A1期5例,A2期1例,D期1例。6例行局部广泛切除术,其中1例术后行放射治疗;1例拒绝治疗。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5年,6例均未见复发及转移,1例未接受治疗者1年后死亡。结论阴囊鳞状细胞癌应尽早行活检确诊,局部广泛切除术是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阴囊 鳞状细胞癌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浅表脂肪瘤样痣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我科病区收治一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不管其临床表现如何多变,以真皮内出现异位的成熟脂肪组织作为诊断依据。结论浅表脂肪瘤样痣属皮肤良性肿瘤,孤立型及泛发型两种皮损表现。

  • 标签: 浅表脂肪瘤样痣 皮肤 组织病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肺鳞癌目前治疗方式仍局限于传统的手术及放化疗,探究新的治疗方向极为重要,分子靶向基因的研究可能为肺鳞癌治疗带来突破。ROS1阳性肺癌绝大多数为肺腺癌,肺鳞癌阳性者罕见,基于报道我院收治的1例ROS1阳性肺鳞癌患者,同时检索目前国内外相关报道,对肺鳞癌患者进行ROS1检测的必要性及靶向药物克唑替尼治疗ROS1阳性的肺鳞癌的可能进行分析,为肺鳞癌的靶向治疗探索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 标签: 肺鳞癌 ROS1融合基因 克唑替尼
  • 简介:摘要病原生物是医学高职院校的专业必修课,是基础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病原生物教学质量,成为摆在每一个医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本文主要探讨改变传统病原生物教学模式,通过CBS教学法在病原生物各论教学中的应用,促进病原生物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提高病原生物教学质量。

  • 标签: 病原生物学教学 CBS教学法 师生互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肿瘤教学中应用问题基础下联合案例教学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肿瘤科见习学员共80名,依据肿瘤教学模式分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问题基础下联合案例教学法,比较病例分析能力与理论考试成绩及学员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例分析成绩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观察组教学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结论在肿瘤教学中应用问题基础下联合案例教学法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 标签: 问题基础下 案例教学法 肿瘤学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PBL和LBL教学法在皮肤性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学生分成PBL组和LBL组,分析PBL与LBL在教学效果方面的差异,采用理论测试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PBL的平均成绩及教学效果均优于LBL。结论PBL教学法可提高皮肤性病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优于LBL,可应用于皮肤性病教学

  • 标签: PBL LBL 皮肤性病学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