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 探讨舒适护理在放射科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 :选择 2017 年 3 月 -2019 年 3 月放射科患者 88 例 分为 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4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 1 个月护理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生存质量、心理波动。 结果 : 观察组护理后 1 个月生活质量各量表 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护理后 1 个月后心理各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舒适护理在放射科护理中能提高放射科患者生存质量,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波动,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确保造影检查可顺利进行,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放射科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骨盆骨折患者护理中开展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 24例我院于 2018年 3月 -2019年 4月收治的骨盆骨折患者,应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例数均为 12。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行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 3项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3项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在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中,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手术过程中患者出血量和住院时间,进而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骨盆骨折 护理干预 循证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1月 -2017年 12月 120例新生儿进行实验,在参照随机性原则的情况下,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 6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的新生儿借助于静脉留置针进行护理,从而对两组新生儿一次穿刺成功率、堵塞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后留置时间进行全面对比。结果:实验组新生儿各项实验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医护人员在对新生儿进行护理的时候,静脉留置针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它能够使护理质量较为良好,患儿家属的满意度逐步提升。因此,此种护理方法对临床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应被人们进行广泛推行。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新生儿;护理    刚出生 2-28d的新生儿对于静脉注射是较为依赖的,通过静脉点滴注射,将新生儿需要的养分补给传输到其体内 [1-2]。如果采用频繁穿刺注射形式,会造成新生儿的皮肤受损,为了保障新生儿的静脉注射顺利,采用留置针输液形式,能够保障新生儿的输液安全,并且能够减少输液过程中的穿刺拔针,减少了新生儿的疼痛,降低血管损伤 [3]。现今伴随医学技术的逐步发展,静脉留置针技术被护理人员广泛实行,它能够使患者的疼痛程度逐步降低,心情处于良好的状态中,并能够使病人血管受到较少的侵害;同时,护士在运用较少工作时间的情况下,便能够起到良好的护理效果,如能够使液体被充分利用 [4-6]。现选取 2017年 1月 -2017年 12月我院 120例新生儿进行实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17年 1月 -2017年 12月 120例的新生儿进行实验,在参照随机性原则的情况下,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 60例。对照组中的新生儿男 70例,女 50例,年龄( 3-27) d,平均年龄( 4.52±6.81) d;实验组中的新生儿男 75例,女 45例,年龄( 4-29) d,平均年龄( 4.48±6.53)。两组新生儿的年龄、性别等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新生儿常规护理,包括常规消毒,排气选择血管,固定新生儿头部,将穿刺的进针角度合理控制在 5~ 10°,可见回血后,将针头放平,并将针并进行固定,将止血带与调节器放开,当滴注液体通畅后,以医用胶带固定针头,并且为了保障输液顺畅,应将新生儿肢体固定。护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采用静脉留置针,静脉留置针选用美国 BD公司生产的密闭式静脉留置针 [7]。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 1)穿刺置管,穿刺部位为新生儿额头静脉、耳后静脉、手背静脉和前臂中下段静脉。对新生儿进行常规穿刺血管检查,待消毒结束后,按照 30°穿刺施针,将针头刺进 2mm后用套管固定,同时放开止血带保持滴注液体通畅,以透明胶带将留置针与延长管固定,将新生儿的对应信息填写到卡片上 [8]。( 2)封管,以生理盐水注射液封管法作为整个留置针处理中的封管方法,在静脉注射结束后,拿掉输液器,将 3ml的封管液推注至静脉中,控制封管液更换时间为 12h/次 [9]。( 3)留置期护理,按照新生兒静脉留置中的要求,将留置时间控制在 3-5d,用碘伏和乙醇为新生儿穿刺周围皮肤消毒, 1d/次, 5d为一个疗程。( 4)拔针,保持针刺血管与管套针平行,缓慢将留置针拔出,用无菌棉签按压穿刺点, 2min后观察无出血现象即可完成拔针操作。      1.3 判断标准    对两组新生儿的一次穿刺情况、堵塞情况、并发症产生的概率、留置时间进行全面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在获得数据的情况下,运用 spss14.0软件对统计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并运用 x2对计数资料实施检验,运用 t对计量资料实施检验, 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一次穿刺成功率、堵塞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通过实验可知,实验组新生儿一次穿刺成功率、堵塞率、并发症出现的频率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兩组新生儿护理后留置时间的对比    通过实验可知,实验组新生儿护理后的留置时间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今护理人员已经重视此种护理方法的重要性,其在运用此种方法的过程中,将能够使患儿的痛苦程度逐步降低,同时,医护人员运用较少的工作时间,便能够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10-11]。静脉留置针虽然具有重要的影响地位,但是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的时候,需注意一些事项,如护理人员应接受过专业的培训,知晓标准的进行穿刺的方法,并且应保证周围环境处于清洁的状态中,进行一系列的无菌操作流程 [12-15]。此外,护士应具有负责任的心理与关怀的态度,对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周密的了解,在对不同患儿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运用最佳的方法对其进行护理。并且护士在进行穿刺的过程中,应将穿刺针的位置妥善的进行处理,不应使其处于脱落的状态中,新生儿在出生的过程中,对外界环境具有较高的不适应性,会具有害怕与畏惧的心理,在其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如在进行逐步哭闹的时候,便使针头脱落情况发生的频率处于逐步升高的状态中 [16-18]。    此种情况应获得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其在对新生儿进行密切监管的过程中,应不断的对留置针情况进行了解,从而使患儿处于健康的成长状态中。护士在医院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在对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时刻认识到自身工作的职责,并与患儿家长进行及时沟通,使家长的心情处于舒畅的状态中。其在与家长进行反复沟通的基础上,便有可能使家长对护士具有高度的信任感,使家长与护士处于良好的相处氛围中,医闹现象发生的频率将会逐步降低 [19-21]。如果在家长进行良好配合的情况下,将能够使护理过程处于顺利的状态中,新生儿的康复时间逐步缩短,出院时间也将提前 [22-24]。此外,护士不仅负责新生儿留置针的护理工作,同时也负责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在具有良好相处模式的基础上,家长对护士会具有较高的认可程度,当患儿出现问题的时候,家长会及时与护士进行沟通交流。并且患儿在具有静脉留置针的过程中,护士应对其进行实时的观察,在此基础上,将能使护理过程处于积极地发展趋势中 [25]。因此,针对患儿幼小的特点,护士应妥善对静脉留置针进行处理,从而将能使患儿身体获得显著好转,家长对护士具有较高的认可度。    综上所述,医护人员在对新生儿进行护理的时候,静脉留置针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它能够使护理质量较为良好,患儿家属的满意度逐步提升。此种护理方法对临床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应被人们进行广泛推行。    参考文献     [1]迪丽斯燕 ·阿不都克里木 .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J].中外医疗, 2013, 32( 11): 169-170.     [2]赵吉义 .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J].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 32( 6): 273-273.     [3]张倩倩 .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 11): 171-17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药学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12月 -2019年 12月内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 12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办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 60例,采用 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实验组60例,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 采用消心痛片 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硝酸酯类药物联合阿托伐他汀类及进行 心血管疾病治疗 之后,得出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应用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不良反应较少,临床效果较好,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硝酸酯类药物 心血管疾病 药学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宫腔镜手术用于子宫内膜息肉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医院诊治的 94 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 n=47 ,进行宫腔镜手术)与对照组( n=47 ,进行传统刮宫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研究组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宫腔镜手术在子宫内膜息肉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宫腔镜手术 子宫内膜息肉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社区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3月~10月社区进行预防接种的86例小儿,通过数字随机的方法的分为对照组、研究组两组。对照组43例,常规护理,研究组43例,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小儿不良反应率和家长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率比对照组低,数据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干预 预防接种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专案对降低供应室湿包率的影响。方法:我院在2019年的4月-2020.4月供应室成立护理专案小组,分析在供应室中发生湿包的相关原因,同时由护理专案小组制定相应的策划并且进行相应的实施,最后比较在护理方案实施前后的湿包发生率。结果:供应室在实施护理前,湿包的发生率为21.02%,进行专案护理后,湿包发生率为5.82%,护理后的湿包发生率5.82%要低于护理前的湿包发生率2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供应室进行相应的护理专案活动,能够有效的降低供应室湿包的发生率,因此护理专案活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溶血对于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性与相关建议。方法:就诊时间介于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共计生化检验受检者128例。单双号法为基准,A组63例行溶血检测,B组65例行常规检测。对比内容是生化检验结果。结果:以上组别经生化检验结果对比后差异极为显著,示为P<0.05。结论:溶血现象会直接影响生化检验结果,导致结果有所偏差,进而影响疾病诊治工作,需要给予相关建议,保证生化检验的精准性。

  • 标签: 溶血 生化检验 影响 相关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根治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0月医院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70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35 )和观察组(n=35)。对照组给子保乳手术治疗.观察组给子改良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转移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及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 P

  • 标签: 早期乳腺癌 改良根治手术 治疗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宫颈炎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 146例宫颈炎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 n=73)心理护理,对照组( n=73)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宫颈炎患者护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从而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宫颈炎 负面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 针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进一步为其康复治疗提供医疗支持。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7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均为患有急性白血病的人群,并需要开展对症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 计算机随机数字表 法,对 80 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优质护理,分析临床改善成果。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的焦虑情绪 为( 32.3±4.5 )分,对照组为( 40.3±4.9 )分,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护理依从性对比中,观察组更优,为 95% ( 38/40 ),对照组则为 85% ( 34/40 )。最后,则是对患者进行了并发症的统计,其主要包括脱发、呕吐恶心和感染,且在不同问题上两组患者的发生率不同,以观察组控制情况相对较好。 结论: 采用 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更好地减少患者的焦虑,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治疗上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性白血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秋季腹泻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秋季腹泻患儿,分别将其随机列入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全面护理措施,观察护理干预对小儿腹泻恢复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远明显低于观察组,住院时间以及所需费用明显高于观察组,P

  • 标签: 小儿秋季腹泻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管理中持续进行质量改进的效果。方法:对本科室原有的优质护理服务管理模式进行为期 6个月的持续质量改进,将质量改进前后的护理考核评分、基础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差错出现的几率进行比较。结果:在对优质护理服务管理模式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后,护理考核评分及基础护理质量评分均有所提高,护理差错出现的几率降低( 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水平和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管理 持续质量改进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耳聋耳鸣伴抑郁焦虑患者实施护理预案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107 例耳聋耳鸣伴抑郁焦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 A 、 B 两个组别, A 组有患者 53 例, B 组有患者 54 例。对 A 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对 B 组患者施行护理预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 SAS 评分以及 SDS 评分。 结果 B 组患者的 SAS 评分以及 SDS 评分均显著优于 A 组,数据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耳聋耳鸣伴抑郁焦虑患者实施护理预案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 SAS 评分和 SDS 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耳聋耳鸣 抑郁焦虑 护理预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胃出血患者急诊治疗方法及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将我院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9 月收治的 100 例急性胃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保守治疗组( 50 例)与手术治疗组( 50 例),观察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后的治疗效果。 结果: 手术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患者。 结论: 对急性胃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在提升治疗合理性的同时,有效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急性胃出血 急诊治疗 效果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痛中心建设中怎样打造优秀的护理团队,保障胸痛患者得到规范、快速、准确的救治。方法:按照《中国基层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的要素将涉及护理的项目进行分类分组,按分组分类的执行者对护士进行规范严格细致的培训和考核。结果:胸痛患者的病史询问采集更加准确、院前出诊急救更加迅速、预检分诊流程更加流畅、危重患者抢救更加高效、留观患者管理更加规范。结论:优秀高效的护理团队在胸痛中心建设和运行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标签: 胸痛中心 急诊护理 团队建设 教育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性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护理。 方法: 选取本院 201 7 年 6 月到 201 8 年 4 月 45 例老年性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 综合性 护理干预后,观察患者临床 护理疗效 。 结果: 45 例老年性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中, 通过 临床治疗与针对性护理后,显效患者 33 例,有效患者 10 例,无效患者 2 例,总有效率为 95.5% 。 结论: 在老年性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临床治疗中,加强护理干预,可以实现血糖水平控制,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老年性糖尿病 脑梗塞 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 在晚期肺癌患者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 选择我院在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4 月之间收治的 90 例晚期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予以舒适护理模式,乙组患者予以一般护理,比较并分析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 结果: 甲组肺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较乙组均明显更高, P<0.05 。 结论: 在晚期肺癌患者护理过程中有效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晚期肺癌 舒适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全科医生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 100 例在我院进行高血压疾病治疗的病人进行调查与分析,此次调查选取时间为 2018.2 至 2019.10 。将病人随机分为 2 组,每组 50 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采用全科医生治疗方式。分析两组最终治疗结果。 结果 : 对比组病人舒张压水平高于实验组,收缩压水平高于实验组,差异明显, P=0.0000 。 结论: 在高血压治疗中,可采取全科医生治疗方式,效果优异,而且能够改善血压水平,此方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全科医生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