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单采血浆使用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与手工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的差异,讨论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是否适用于单采血浆。方法 1)选取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 2家单采血浆样本各 100例,分别采用深圳爱康 URANUSAE115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与手工酶联免疫法检测 HBsAg、 HCV抗体、 HIV-1/HIV-2抗体和梅毒四项,分析检测结果符合情况。 2)选取连续 10天的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质控结果稳定性比较。结果 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与手工酶联免疫法的检测结果符合率为 100%,全自动酶联分析仪法的质控结果更稳定。结论 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在检测结果准确性、稳定性等方面适用于单采血浆,可以用于献浆员的血液检验。

  • 标签: 全自动 酶联免疫分析 单采血浆站
  • 简介: 【摘要】目的:探索老年患者门诊就医的服务模式,提高老年门诊患者就医的满意度;方法:通过分析总结老年门诊患者就医过程面临的困难,调整服务模式;结果:老年患者就诊满意度提高30%;讨论:如何进一步优化服务,适应老龄社会的门诊服务。

  • 标签: 门诊服务,老年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直肠癌手术前有无淋巴结转移是决定其疗效及预后的重要因素,而目前的影像学指标很难对其进行精确的定性,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检测手段。影像学和深度学习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医疗成像技术,其能够实现对淋巴结及其良恶性进行识别,以及对淋巴结转移进行早期预测,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但是,由于各个研究的工作过程不一样,导致了不同研究的结果差别很大。只有对具体操作流程进行明确、统一和标准化,并开展大规模、前瞻性的外部验证,才能实现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模型的转化和推广。本文中,以影像学与深度学习为主线,回顾了其在评估直肠癌淋巴结状态中的应用。

  • 标签:  影像组学 深度学习 直肠癌淋巴结状态
  • 简介:摘要:在我国经济建设大范围推行的形势下,畜牧业在其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其不但与人们的生活饮食健康密切相关,并且也与社会和谐发展存在直接的关联。畜牧业在实践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地域性的特征,畜牧业的发展能够从根本上推动经济建设工作的实施。要想促进畜牧业的未来稳定健康发展,那么还需要对防疫工作加以侧重关注,积极的做好防疫工作,避免发生疫情的情况,保证畜牧动物的健康成长。在当前新的历史阶段,在动物防疫动物防疫工作之中,将新技术进行合理的运用,能够从根本上提升畜牧养殖工作的整体水平,为我国畜牧业的稳步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 标签: 新技术 动物防疫站 动物防疫 工作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根据胜任力模型构建临床实习护生多式考核路径,提高护生实习考核的有效性。方法:采用文献法、头脑风暴法及德尔菲法构建基于胜任力模型神经中心临床实习护生出科多式考核路径,结果:形成了570个条目的多式考核路径,一级和二级指标Kendall's w分别为0.273和0.25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根据胜任力模型构建临床实习护生多式考核路径,提高护生实习考核的有效性。方法:采用文献法、头脑风暴法及德尔菲法构建基于胜任力模型神经中心临床实习护生出科多式考核路径,结果:形成了570个条目的多式考核路径,一级和二级指标Kendall's w分别为0.273和0.25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定喘汤配合清气化痰丸加减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痰热蕴肺证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AECOPD痰热蕴肺证患者65例,分为对照30例和研究35例。两患者均接受常规综合性治疗,研究在此基础上给予定喘汤配合清气化痰丸加减治疗。比较两肺功能、呼吸困难分级、炎症因子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FEV1、FVC、PEF、VC均明显多于对照(P

  • 标签: 定喘汤 清气化痰丸加减 慢阻肺 急性加重期 痰热蕴肺证
  • 简介:摘要: 目的在探讨“一式”急诊护理模式在医院急诊救治中的效果,以提升患者救治成功率。方法 采用80例院前急诊病人,其中治疗40例,对照40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在抢救成功率和抢救时间上均明显优于对照(P<0.05)。此外,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治疗显著高于对照(P<0.05)。综上所述,实施“一式”连续护理能有效缩短急诊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链式一站式急救护理 院前急救 抢救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试图将人源 A群轮状病毒( HRV)的 VP7和 VP4基因片段串联克隆到表面表达载体 pLA上,构建出重组质粒 pLA-VP7-VP4-LTB,并将其电转化到乳酸菌中,制备出表达融合蛋白 pLA-VP7-VP4-LTB的重组干酪乳杆菌,并证明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方法 采用分子克隆相关技术、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流式细胞术、间接 ELISA试验等。结论 成功制备出能表达融合蛋白的重组乳酸菌 pLA-VP7-VP4-LTB/L.casei,并证明该重组菌既可以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也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局部免疫,为进一步筛选制备适用于口服的轮状病毒基因工程乳酸菌疫苗的研究奠定实验基础。

  • 标签: 轮状病毒 VP7蛋白 VP4蛋白 干酪乳杆菌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在采取病理组织形态学及免疫化诊断时的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参照,观察采取病理组织形态学及免疫化诊断,参照采取高倍显微镜观察,对比数据差异。结果 观察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确诊率为96.67%,参照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病理组织形态学 免疫组化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学诊断中,应用免疫化标记物进行联合检测的相关价值。方法:选取6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了解各个标记物阳性表达情况和联合检测在不同风险等级肿瘤患者中阳性表达情况。结果:DOG-1、CD117、CD34各个标记物的阳性率分别为95.00%,96.67%、88.33%,均具有较高阳性表达,联合检测后其在极低危、低危、中危、高危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5.00%、75.00%、93.33%、100.00%。结论:免疫化标记物联合检测在胃肠道间质瘤病理学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提高检测质量,提升胃肠道间质瘤诊断率。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免疫组化标记物 联合检测 病理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年龄女性阴道炎患者阴道清洁度和霉菌、滴虫、纤毛菌以及线索细胞检出情况。方法:研究开展时间在2020年1月-2022年4月,将此时间段内我院接受治疗的430例女性阴道炎患者展开分析,将其根据年龄的不同进行分组,共分为5,即为甲组(21-30岁)、乙(31-40岁)、丙(41-50岁)、丁(51-60岁)、戊(>60岁)。5患者均需要接受阴道分泌物涂片染色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本次研究的患者,对阴道清洁度进行分析,在Ⅲ度-Ⅳ度的患者共有272例,占比为63.26%;霉菌检出率甲组、乙、丙、丁、戊组分别为33.33%、28.67%、24.44%、23.81%、19.57%,甲组最高,且要显著高于戊(P<0.05),滴虫检出率分别为0.00%、0.67%、0.74%、2.38%、2.17%,各组差异较小(P>0.05),纤毛菌检出率分别为0.00%、1.33%、0.74%、1.19%,2.17%,各组差异较小(P>0.05),线索细胞检出率分别为20.00%、12.67%、15.56%、20.24%、15.22%,各组差异较小(P>0.05)。结论:对不同年龄的女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查,疾病的防治需加强,不同年龄段患者的阴道感染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

  • 标签: 女性 阴道炎 阴道清洁度 霉菌 滴虫 线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