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机选择济南市6所幼儿园244名4~5岁幼儿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对每一幼儿的形态、机能、素质的27项指标进行测试。在一年半的实验期内,对实验组的幼儿进行了形体训练。结果表明,幼儿形体练习在短期内对幼儿身体形态、力量素质及皮脂厚度影响不大,但对其身体素质和心肺功能的发育影响较大,说明幼儿形体训练是一项以有氧供能为主的练习,它对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和提高幼儿的机能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实验研究并提出了幼儿形体训练套路的强度控制参数

  • 标签: 幼儿 形体练习 形态 机能 素质
  • 简介:冬季奥运会把冬季运动休闲、娱乐项目汇聚在一起,成为休闲运动的盛会。在中国运动休闲产业发展经历瓶颈期的当下,北京-张家口冬奥会无疑对我国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不仅仅是在冬奥会期间赛会本身带来的运动休闲消费与投资,而且在赛会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会影响整个社会的运动休闲理念和休闲产业的发展方向,而北京-张家口休闲经济带的成型与发展更将是必然的结果。

  • 标签: 冬奥会 北京-张家口休闲经济带 运动休闲产业 生活方式 理念
  • 简介:目的:研究午睡时长对运动员夜间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18名无睡眠障碍且习惯午睡的优秀女运动员((23±4)岁,(24±3)kg/m2)随机分为AB(n=10)、BA(n=8)2组。阶段I,午睡时长AB组60min,BA组120min,持续2周;2天洗脱后进入阶段II,AB、BA2组午睡时间交叉,持续2周。多普勒雷达连续监测各阶段后5天夜间睡眠质量。结果:两阶段测试期夜间入睡、觉醒时刻,在床、睡眠时长组内和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阶段IIAB组和BA组入睡时间分别较阶段I显著延长和缩短,阶段I和阶段IIBA组较AB组显著延长和缩短;与阶段I相比,AB组和BA组阶段II深睡时长显著缩短和延长;AB、BA组阶段II夜间脉搏高于深睡平均脉搏10%(DHR10%)占比分别显著高于和低于阶段I;BA组阶段I和II夜间脉搏高于DHR10%占比显著高于和低于AB组。结论:不同时长午睡对运动员夜间睡眠时相和睡眠效率无影响。但与120min午睡相比,60min午睡有利于缩短夜间睡眠潜伏期,延长深睡时长,降低睡眠心率变异性。无睡眠障碍且习惯午睡的优秀运动员应该选择短于完整睡眠周期时长的午睡策略。

  • 标签: 日间睡眠 睡眠时长 日周期节律 训练反应 多普勒雷达
  • 简介:佛教发源于印度,传到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吸收,从而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林武术由传统向现代嬗变取决于社会变迁和时代的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少林武术不但没有被历史所吞噬,反而形成了朴实无华、质朴粗犷,并且注重内外兼修的特色拳种流派。分析了少林武术文化的历史流变,及少林武术文化对中国武术发展的影响

  • 标签: 武术文化 少林武术 历史流变
  • 简介:目的:运动依赖行为调查与影响凶素分析。方法: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编制运动依赖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并利用陔问卷对122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影响运动依赖的一般因素有性别、持续运动时间、运动频率以及每次运动时间。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运动强度、自我呈现与社会体格焦虑会直接正向影响运动依赖,自我呈现还会透过运动强度与社会体格焦虑间接正向影响运动依赖。最终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标几乎全部达到了相应要求,各路径系数、因子载荷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动依赖的产生受到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只有将各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有效预防运动依赖的产生。

  • 标签: 运动依赖 规律运动 大学生
  • 简介:目的通过运动、营养及健康教育联合干预的手段,观察集中减肥班学员的减肥效果。方法通过开设减肥班的形式,在封闭式环境下,学员统一食宿和训练一个月,并为他们制定运动、饮食处方和健康教育计划。结果在试验期间,学员每日坚持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目标心率的60%-75%),中等能量的食谱(8.3MJ/2000keal)和定期的健康教育。干预1个月后,21名学员的体重平均减少9、2kg,体脂肪减少了1.13kg,每目的基础代谢量增加了800kJ/191keal,体质指数平均值下降了3.3kg/m^2。结论在全封闭环境下,联合使用运动、营养及健康教育的方式对单纯性肥胖者的干预效果显著。

  • 标签: 减肥 运动处方 营养配餐 健康教育
  • 简介:生态文化的视角下,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变化不是一种孤立的文化现象,而是社会文化环境改变直接引起的从舞蹈的社会文化载体到舞蹈本体的一系列变化。所以,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文化价值,与舞蹈所表达的地域文化特点的准确度相关。研究将抽取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两个最有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舞项目:昌黎地秧歌和井陉拉花作为例证,利用田野调查方式分析其变化状态,探索其变化规律。通过研究认识到变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常态,重要的是在变化中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差异性。

  • 标签: 生态文化 舞蹈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变化状态
  • 简介: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以陕西省少儿体校及相关管理部门为研究对象,从培养模式、教练员队伍以及其它社会因素等三个视角,剖析了影响陕西省少儿体校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标签: 少儿体校 培养模式 教练员 陕西
  • 简介:中国的街头篮球活动自开展以来,就以其独特的风格与魅力迅速风靡,激发了广大体育群体的兴趣,吸引着亿万青少年的积极参与。因此,揭示其特征,评价其对篮球文化的作用与价值,对于促进该项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街头篮球 文化篮球 价值 影响
  • 简介:随着游泳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选手间差距日益缩小。目前各国都开始注重对游泳运动员心理因素的研究,因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无论对训练,还是对比赛都有重要影响。首先看一下游泳训练和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有什么联系。游泳训练离不开速度和力量练习,研究证明要想在训练中使运动员的爆发速度得到、明显提高是困难的,训练的作用只能使运动员的爆发速度得到稳定的发挥,或产生极

  • 标签: 运动员训练 心理素质 运动水平 心理因素 游泳训练 力量练习
  • 简介:<正>前言当前各国短跑运动员的水平日趋接近,竞争异常激烈,因此必需寻求有效的训练手段,创造专门的条件来提高速度。牵引跑是通过助力来达到超过本人最高速度训练的目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和专门的科研证明:采用非传统的训练手段能显著地加大短跑运动员的训练强度。在提高动作技能的同时,大幅度地提高跑速和速度力量水平。例如英国国家教练员L.马修里尔介绍说,牵引跑可以使50米成绩提高0.3秒左右,并认为:“牵引跑可以提高运动员增大动作幅度的能力。”

  • 标签: 牵引训练 牵引跑 短跑运动员 提高速度 短跑速度 训练手段
  • 简介:目的:探讨大学生人群血压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广州市6所高校大二学生共6225例的个人资料,对其体重、身高、体质量(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对超重肥胖学生采用运动干预措施.结果:肥胖组SBP与DBP分别为(134.2±15.32)mmHg(88.54±9.21)mmHg,超重组SBP与DBP分别为(121.6±12.54)mmHg、(81.63±8.45)mmHg,体质量正常组SBP与DBP分别为(114.6±11.28)mmHg、(72.31±8.11)mmHg,低体质量组SBP与DBP分别为(102.3±10.35)mmHg、(67.21±8.22)mmHg,两两比较具有统计意义差异(P<0.05).对体重肥胖组学生进行有氧运动干预后发现,肥胖组学生BMI、SBP、DBP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分析可知,BMI与SBP、DBP呈正相关,与性别、年龄、入学时间无相关性.结论:大学生血压随着BMI的升高而升高,体检过程中可将BMI偏高作为预测肥胖大学生高血压的指标之一;通过对肥胖学生进行有氧运动干预可有效控制学生的血压水平.

  • 标签: 体质指数 大学生 血压 相关性
  • 简介:急性疲劳后,通过针刺“足三里,内关、百会、三阴交”,对脑电图、心率、血乳酸的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可使大脑皮质稳定性加强,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使心率、血乳酸恢复加快,对急性疲劳的恢复有较好的作用。

  • 标签: 急性疲劳 受试者 消除疲劳 脑电图 针刺疗法 血乳酸
  • 简介:目的:通过实验对比核心稳定性训练和快走训练对绝经女性密度的影响,探讨运动防治骨质疏松效果和作用。方法:筛选出36名绝经两年以上的女性,随机分为A(核心稳定性训练组)、B(快走训练组)、C(对照组)三组,每组12人。在实验前后分别测量三组腰椎L2-4、左侧股骨近端BMD以及血液、尿液生化指标BGP、Ca、P、ALP、U-Pyd等。结果:(1)BMD变化:A组、B组的腰椎和股骨颈BMD均在实验后增加,C组略微降低但不明显。A组腰椎BMD增幅明显高于B组(P〈0.05);(2)生化指标变化:A组BGP明显高于B、C两组(P〈0.05),B组略低于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U-Pyd排泄水平略低于其余两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两种运动方式均能增加绝经女性骨密度;核心稳定性训练能使人体更多部位骨骼得到锻炼,对预防骨质疏松发生效果更好。

  • 标签: 绝经女性 核心稳定性训练 骨质疏松 骨密度
  • 简介: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走访调查等研究方法,研究了雾霾天气对体育锻炼者的影响。指出治理污染是根本所在,对于户外体育锻炼而言,在积极应对恶劣天气所带来的影响同时,还应采取增加改善体育锻炼健身场所、科学合理安排户外体育锻炼时间和区域、开展新式体育锻炼活动等有效措施,以保证户外体育锻炼行为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雾霾天气 体育锻炼
  • 简介:通过对2006年规则和2007年北京奥运会采用补充版女子跳马规则变化的分析,结合对1997年版、2001年版规则的查阅归纳对比,从深层次、多角度分析研究了规则变化对女子跳马技术产生的影响。研究认为:新的规则促使女子跳马技术难度大幅攀升、扣分权重显著变化、难度动作表成开放型趋势、扣分力度明显加大、动作类型更趋集中;对规则的变化的研究,有利于把握未来世界女子跳马技术的发展趋势,为选材、训练与比赛提供合理决策。

  • 标签: 体操规则 女子跳马 技术 影响
  • 简介:对参加国际24小时超长跑比赛的11名运动员进行了安静状态、运动中和运动后的心电监测,发现24小时超长跑运动员的安静心率均值低于60次/分,P-R间期均值比一般运动员稍高,而QRS波群和Q-T间期均在正常范围内,心电轴也全部正常。另外,24小时超长跑运动员的心电图异常出现率较高,但大多属功能性,且长时间的运动没有对其造成明显不良影响。运动员赛后QRS波群时间显著高于安静状态,表明超长跑运动对心宝功能可造成一定影响

  • 标签: 超长跑 心电图 早搏
  • 简介:良好的球感是优秀运动员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包含对球的速度、方向与运动轨迹等的精确感知。表征动量是个体普遍拥有的一种空间记忆错觉现象,即观察者对运动物体的最终位置的记忆沿着物体运动的方向发生偏移。表征动量会影响到个体对运动物体空间位置的准确感知和判断。通过2个试验比较国家健将级女子排球运动员和普通女大学生在表征动量现象上的差异,探讨排球运动水平对表征动量的影响。试验一的表征动量任务使用诱导运动范式和被动判断反应方式,试验二的表征动量任务使用平滑运动范式和鼠标主动定位反应方式。结果发现:诱导运动范式下,在水平向右运动方向上,学生比运动员的偏移加权均数更大;平滑运动范式下,在高速运动条件下,学生比运动员的水平移位差更大。综合2个试验结果可以发现,专家级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均出现了表征动量现象,表明表征动量现象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普遍性。同时,在诱导运动范式水平向右运动条件及在平滑运动范式高速运动条件下,健将级排球运动员的表征动量效应小于普通大学生,但是二者的差异与以往采用真实运动场景作为试验材料的表征动量研究结果相反。

  • 标签: 表征动量 移位 运动水平 诱导运动 平滑运动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重新对两宋时期城乡结社组织进行审视;通过对史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分析两宋时期城乡结社组织对武术发展的影响,以期为武术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参考。

  • 标签: 两宋时期 结社组织 武术
  • 简介:如何在和平年代培育未经历实战的革命军人不怕苦、不怕死、练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界定军人意志品质内涵及其维度的基础上,对剌训练中可测量的枪数或时间。经配对实验前后数据样本t检验表明,“自觉性”维度有显著作用,对“果断性”维度无显著作用,对“坚韧性”高于常人的意志品质,是军事训将军人意志品质三个维度量化为刺杀训练对提高军人意志品质的维度有高度显著作用。

  • 标签: 刺杀训练 意志力 影响 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