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手术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影响患者手术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肝功能分级、EV程度、门脉血流方向以及残余小侧支为影响EV转归的危险因素(P<0.05,P<0.01);影响复发出血时间的因素为门静脉高压胃病与出血量(P<0.05)。结论影响EV转归的因素有肝功能分级、EV程度、门脉血流方向以及残余小侧支,影响术后复发出血时间的因素有门静脉高压胃病与出血量,在患者实际治疗及预后过程中,应注意上述影响因素,从而为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提供一定的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对60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的病例进行分组治疗,并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分别检查头颅MRI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对照评价。结果治疗组在治疗3个月后梗死面积缩小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分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麝香保心丸可以用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维持治疗。

  • 标签: 麝香保心丸 急性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综合分析和评价各临床病理因素对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78例间质瘤患者,对其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价各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肿瘤部位、危险程度、Ki-67、治疗方式与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预后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Ki67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更是影响预后的首位独立因素。肿瘤危险程度分级和治疗方式不同,其1年及5年生存率也不同。结论研究影响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预后的主要临床病理因素,对其预后判定和合理的外科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ki-67是影响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预后的首位独立因素。根治性切除肿物并不能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但辅助以格列卫治疗,可适当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预后 ki-67 格列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乳酸清除率与肺部感染致脓毒性休克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观察收集68名肺部感染致脓毒性休克患者一般资料、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II)评分、早期乳酸清除率等资料,根据患者预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存活组,比较两组的早期乳酸清除率;以乳酸清除率10%为标准,将患者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低乳酸清除率组,比较两组的病死率。结果纳入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存活组患者的早期乳酸清除率显著高于死亡组患者;低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显著高于高乳酸清除率组。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评估肺部感染致休克的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一定的敏感性。

  • 标签: 早期乳酸清除率 脓毒性休克 肺部感染
  • 简介:目的分析AECOPD伴重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IPPV临床疗效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总结近5年我科收治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其临床预后分组,并比较各组的一般资料、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及各种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1.动脉血气指标(PH、PaCO2、PaO2、SaO2)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2.入院时血红蛋白含量、治疗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含量、及通气天数是的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PPV是抢救、治疗AECOPD伴重度Ⅱ型呼吸衰竭的有效且可靠的手段,积极处理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有创机械通气 临床疗效 预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临床特点探讨及预后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鼻型NK/T细胞淋巴瘤38例,回顾性总结患者的病理形态临床特点、治疗和生存情况,并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期疗效发现38例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治疗后达CR20例(52.6%),PR6例(15.8%),总有效率为68.4%。化放疗结合的28例患者中,达CR22例(78.6%),PR3例(10.7%),总有效率为89.3%。单纯化疗的10例患者达CR2例(20.0%),PR3(30.0%)例,总有效率为50.0%。总体生存情况及预后因素分析表明,患者总的l、2、3年生存率分别为88.6%、56.3%和21.1%。其中单因素比较结果显示,IPI评分、B症状、乳酸脱氢酶升高及贫血对预后的影响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B症状和IPI评分与预后关系密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I评分、B症状、乳酸脱氢酶升高及贫血等元素对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影响较大,患者总的生存率较低,预后效果不理想,需针对相关影响元素探索新疗法。

  • 标签: 鼻型NK/T细胞 淋巴瘤 临床特点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伴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4月至2007年12月期间收治的26例原发性肝癌伴低血糖症的患者,以同期无低血糖症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预后的不同.结果原发性肝癌伴低血糖症患者占总体原发性肝癌患者的6.7%,其临床症状与普通低血糖症患者相似.低血糖症患者组的年龄、性别、BMI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低血糖症患者组术前ALT、AST、TBIL、IBIL及DBIL升高的比例高于对照组,仅ALT、AST升高比例有统计学差异(P<0.05).低血糖症患者组Child-Pugh分级B级和C级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症患者组AFP升高者比例达69.2%,显著高于对照组46.5%(P<0.05).低血糖症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病理类型及大体类型分布无显著性差异.原发性肝癌伴低血糖症患者1、3年术后总体生存期分别为50.0%、0.0%;对照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9.0%、28.0%、18.0%(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合并低血糖症少见,这一特殊类型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较差,生存预后不佳.

  • 标签: 低血糖症 原发性肝癌 临床病理特点 预后
  • 简介:摘要急性老年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中并不常见,但其危害性较大,如若不能及时的发现和治疗将造成严重的后果1。近年来国内外医学专家对于急性老年消化道出血的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专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急性老年消化道出血具有周期性、季节性等特点,其主要表现在大多数患者冬季发病较多、较重,并且在临床的统计学分析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的老年患者以消化性溃疡造成的出血为主,在所研究的对象中胃溃疡以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占有较大比例2。目前,对于急性老年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主要是以局部止血和全身性的治疗为主,同时在患者治疗药物的选择上,要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予以保护胃黏膜以及促进胃黏膜增生的药物进行辅助的治疗3。

  • 标签: 老年人急性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非常广,死亡率极高的一种疾病,病人的临床表现多变复杂,虽说可分五期,但常常交叉重叠,再加上近半年药物的不断更新与病人的个体差异,临床表现差别很大,轻的可似感冒,重的进院时已出现大出血或休克,典型的五期已属少见。因此给临床上的病情观察带来了很大困难,本文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调查研究,总结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对早期诊断的重要性,以及治疗过程中病人的每个变化是否能得到妥善处理与预后紧密关系,为了提高医生对本病的观察与治疗能力,提高治疗率,本文还对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的心衰、休克、腔道大出血、神经系统症状、尿毒症等表现与死亡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讨论。

  • 标签: 流行性出血热 临床表现 早期诊断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3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8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18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程健康教育,于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对其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定分析。结果两组入院时BPR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出院时除行为障碍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其对本病的认知水平,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提高治疗依从性,并降低复发率和致残率,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健康教育 全程 精神分裂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合并肺损伤(ALI)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onocytechemoattractantprotein-1,MCP-1)水平变化与肺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5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合并肺损伤患者与46例急性胰腺炎未合并胰腺炎患者进行比较,并对两组进行肺损伤进行Murray和APACHEII评分,用ELASI检测MCP-1水平结果用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和ROC曲线分析。结果血浆MCP-1水平与肺损伤积分(LIS)、APACHEII呈正相关(r=0.862,p<0.05;r=0.768,p<0.05)ROC的曲线下面积显示MCP-1诊断胰腺炎急性肺损伤曲线曲线下面积更大。结论MCP-1参与了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发生,且血浆MCP-1与胰腺炎肺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 标签: MCP-1 肺损伤 急性胰腺炎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II(APACHEII)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立普妥早期强化治疗对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脂代谢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81例,随机分为立普妥强化治疗组(n=41)和常规治疗组(n=40),均于发病24~96h内给药,总疗程6月。观察血清脂代谢及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立普妥早期强化治疗除显著的调脂作用外,亦可减少各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ST段抬高的ACS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可有效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立普妥 急性冠脉综合征 脂代谢 心脏事件Lipitor effect of early intensive treatment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TNF-α、BNP水平在在慢性心衰患者诊断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3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血浆TNF-α、BNP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TNF-α血清含量316.55±37.36ng/L,CRP血清含量为4.39±1.57mg/L,BNP血清含量为674.39±57.38pg/ml,对照组TNF-α血清含量137.84±29.88ng/L,CRP血清含量为0.83±0.06mg/L,BNP血清含量为55.43±12.68p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人群的血浆TNF-α、BNP及CRP水平显著低于观察组,以上生化指标可以作为慢性心衰的临床诊断和预后的判断指标。

  • 标签: 肿瘤坏死因子-&alpha 脑钠肽 临床诊断
  • 简介:目的调查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合并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病状况及其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纳入79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依照基线时是否合并CKD,分为合并CKD组(n=228)与单纯CHD组(n=567),调查两组患者的基线指标水平及相关危险因素情况.以全因死亡作为研究终点,进行10年随访,分析合并CKD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及其他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中CKD发生率为28.7%,呈现出随年龄增加递增的趋势.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CKD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慢性心衰病史、血红蛋白水平、血尿酸水平.随访10年,老年冠心病患者全因死亡率为32.8%,合并CKD组患者全因死亡率,显著高于单纯CHD组患者死亡率(41.7%vs.28.9%,P<0.05),合并CKD死亡风险是单纯CHD死亡风险的1.725倍(95%CI:25.6%~33.0%).10年全因死亡多因素分析显示,CKD是老年冠心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CKD发病率高,预后不佳.CKD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全因死亡独立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冠心病 慢性肾脏病 老年 全因死亡
  • 简介:目的探讨淋巴结外侵犯(extranodalextension,ENE)对阴茎癌患者生存的影响,并对可能影响ENE的患者生存预后的因子进行分析。方法回顾31例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且病理证实ENE的阴茎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前未行辅助治疗,术后均给予辅助放疗。应用显徽标尺测量淋巴结包膜至肿瘤外侵的最大距离,如果肿瘤破坏淋巴结包膜≥1/3,则认为该患者ENE距离不可测量。研究终点为总体生存期,生存分析数据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计算,并用Log-rank法对生存率进行比较,进一步对有意义的因子行Cox模型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ENE的发生率为51.8%。ENE患者中位总体生存期为18个月(95%CI14.4~21.6个月),5年生存率为23%。ENE淋巴结数目≥3、ENE不可测量以及盆腔淋巴结转移对此类患者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仅ENE不可测量(HR:4.24)对总体生存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茎癌伴有腹股沟ENE时5年生存率较差,ENE距离是影响此类患者总体生存期的重要因子,当ENE距离不可测量时,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为7.5个月。

  • 标签: 阴茎肿瘤 淋巴结外侵犯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CT分度对评价患儿预后的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资料完整的35例HIE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儿CT分度与远期CT结果及预后的关系。结果CT分度中度HIE患儿预后优于重度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对HIE患儿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临床应根据脑实质内低密度的范围、患儿的临床症状结合CT值综合诊断和分度,合理的分度是后期治疗的重要依据,对HIE的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CT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高龄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时静息心率与其心功能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统计79例高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循证医学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对其入院时的静息心率与其出院时及随访后的心功能及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高龄组(≥80岁)入院时的静息心率与出院时的疗效(相关系数-0.385;P=0.000)、随访疗效(相关系数-0.351;P=0.002)显著负相关;与总死亡率(相关系数0.247;P=0.028)显著正相关;而本研究中老年组(〈80岁)相关性不明显。总体样本分析显示:全组CHF患者入院时的静息心率与出院时的疗效(相关系数-0.163;P=0.017)、随访疗效(相关系数-0.161;P=0.019)呈负相关;与总死亡率(相关系数0.162;P=0.018)显著正相关。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尤其是高龄老人心力衰竭患者的静息心率越快,其治疗效果越差,死亡率越高。

  • 标签: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心率 预后 老年人 80以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前来住院的70例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根据年龄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分级进行配对入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样本量分别为35例,对照组在住院期间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院期间进行优质护理,并且出院后仍进行心理干预和指导。对所有的患者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跟踪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预后和焦虑抑郁评分差别。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预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x2=8.738p=0.013);且半年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别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优质护理可明显改善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预后并且提高患者的精神和日常生活质量。

  • 标签: 优质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对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6例,根据患者在初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前48h内是否出现过心绞痛症状,将患者分为心肌缺血预适应的观察组(64例)及无心肌缺血预适应的对照组(52例)。两组患者在入院之后,均进行相同的临床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肌梗死范围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脏收缩功能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无心肌缺血预适应现象的患者比较,有心肌缺血预适应现象的患者心肌梗死面积小,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低,预后好。

  • 标签: 心肌缺血预适应 初发急性心肌梗死 治疗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