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修复手指皮肤组织缺损时应用足部游离皮瓣移植的临床价值。方法以50例手外伤伴有软组织缺损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11月-2020年11月,25例应用皮肤创面植皮手术,视为参照组,25例采用足部游离皮瓣移植术,视为研究组,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手外伤 软组织缺损 足部游离皮瓣移植
  • 简介:背景:鹿茸是惟一可以周期性再生的哺乳动物类器官,其软骨组织内富含血管。研究鹿茸血管化的软骨,对于揭开鹿茸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对骨组织修复和再生医学有重要的意义。目的:综述鹿茸软骨组织中血管的分布、鹿茸中血管的发生过程及机制探索、影响鹿茸血管生成的细胞因子,分析鹿茸模型对于骨组织工程的独特优势,为组织工程中骨组织修复提供医学参考。方法:检索PubMed与CNKI数据库。在PubMed中的检索词为deerantler,Bonetissueengineering,vascularizedcartilage;在CNKI数据库中的检索词为鹿茸,骨组织工程,鹿茸血管化软骨。纳入涉及鹿茸组织学与形态学、鹿茸软骨、血管化软骨以及骨组织工程研究的相关文章,排除与内容无关和重复文章。结果与结论:(1)通过初检与筛选共纳入51篇文献;(2)鹿茸是一种可以周期性再生的软骨/骨组织,与关节软骨不同鹿茸的软骨组织内含有丰富的血管,且生长速度极快可达2.7cm/d;(3)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对鹿茸软骨组织的血管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通过探讨鹿茸软骨组织中血管的分布,鹿茸中血管的发生过程与机制,以及影响鹿茸血管生成的细胞因子,分析鹿茸模型对于骨组织工程的独特优势,对利用鹿茸软骨组织血管化机制在临床上进行工程软骨血管化提供参考。

  • 标签: 新生血管化 生理性 细胞因子类 软骨 组织工程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 简介:自2003年1月-2006年5月,我院应用不同足趾不同部位的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部分组织缺损2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19例,女9例。年龄18~45岁,平均31.5岁。损伤部位:食指13例,中指7例,拇指5例,环指3例。其中甲根部以远指体缺损9例,部分甲床及侧方缺损7例,指腹缺损6例,指体中部节段性组织缺损4例,脱套伤2例。指腹及侧方缺损面积为1.2cm×3.0cm~1.5cm×3.5cm。

  • 标签: 手指组织缺损 移植修复 组织瓣 游离 足趾 指腹缺损
  • 简介:皮肤位于人体体表最外层,具有屏障、吸收、分泌、排泄、代谢、免疫、体温调节及感觉功能,其中,皮肤屏障(skinbarrier)功能是基础。广义的皮肤屏障包括表皮渗透屏障、免疫屏障、色素屏障等,同时,皮肤微生态及酸性环境与皮肤屏障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共同维持皮肤正常生理代谢。

  • 标签: 皮肤屏障 皮肤病 第三次革命 治疗 修复 表皮渗透屏障
  • 简介:目的:观察小腿皮肤扩张后转皮瓣治疗踝、足部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9例患者,皮肤缺损最大22×10cm,最小16×8cm.手术方法:小腿前内侧设计安装皮肤扩张器,扩张3~5周后,局部皮瓣转移或交腿皮瓣转移,修复足、踝皮肤缺损、骨外露.结果:9例皮肤扩张转移皮瓣均全部成活,经6个月随访,功能良好.结论:小腿皮肤扩张后转移皮瓣,为修复足踝部大面积皮肤缺损骨外露提供了一个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新方法.

  • 标签: 组织扩张术 外科皮瓣 皮肤缺损
  • 简介:近年来,神经、内分泌以及激素变化对皮肤修复与再生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皮肤是一个具有极大活性的“生物工厂”,能够合成或者参与许多生物活性物质的代谢。人们对皮肤功能的认识变的更加明确和完整,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交互作用,为皮肤组织修复与再生方面的研究开辟了诸多新领域,引发了许多新思路。

  • 标签: 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 皮肤修复 再生 生物活性物质 激素变化 皮肤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局部皮瓣在面部皮肤手术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83例面部皮肤肿物患者,切除后设计局部皮瓣进行缺损修复,观察术后伤口愈合情况,术后6个月随访修复效果。结果除5例出现伤口分泌物或浅表溃疡外,其余均1期愈合。术后6个月随访到71例,恢复效果均较满意。结论局部皮瓣是修复面部皮肤手术缺损的理想选择。

  • 标签: 局部皮瓣 修复 面部
  • 简介:面颊部由于其显露的部位以及相对有限的组织量,给重建修复带来了挑战。同时,作为面部最大的美学亚单位,颊部毗邻鼻、眼、唇、口等多个颜面部重要器官,在保证高质量缺损修复的同时,应确保周围器官的形态、功能不受影响。修复重建外科医师需要根据缺损的大小、层次、位置选择最优的修复方式,从而达到理想的功能和美学效果。本文针对颊部皮肤缺损的不同修复方式做一综述。

  • 标签: 颊部重建 软组织缺损 皮瓣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源性所致的阴茎皮肤不同程度坏死的修复方法及疗效。方法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治疗20例阴茎皮肤坏死的患者(年龄21~49岁,平均32.3岁),根据阴茎皮肤坏死的轻重程度采用不同的修复方法;其中2例行清创换药后自行愈合,9例行减张缝合术,7例行阴囊前动脉皮瓣转位修复术,2例行Ⅰ期阴茎创面阴囊包埋术加Ⅱ期阴囊皮瓣断蒂修复。结果20例患者经治疗后均恢复良好,行阴囊前动脉皮瓣转移及阴囊蒂包埋的患者皮瓣全部成活,无1例坏死或感染发生,所有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色泽、质地与邻近皮肤接近,勃起时无牵拉不适;行阴茎创面阴囊包埋者进行二期修复后患者对外观及功能感到满意。结论对不同程度的医源性阴茎皮肤坏死,根据阴茎皮肤坏死创面的大小采用个体化的修复方法,可达到满意的修复效果。

  • 标签: 阴茎 医源性 阴茎皮肤坏死 阴茎背神经隔离 短波
  • 简介:摘要近年来,关于在创伤中分子机制的研究更多的是关于基因表达的研究。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具有较强综合性、全面性以及系统性的技术,其用来研究后基因组时代的生命科学,可以从更高层次的角度上来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在本文中,探讨了皮肤修复领域中对基因芯片的应用。

  • 标签: 皮肤修复领域 基因芯片 科技的应用
  • 简介:目的报道应用不同类型的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拇指皮肤缺损患者,急诊应用7种方法治疗.其中拇指掌侧推进皮瓣8例,示指近节背侧岛状皮瓣15例,第一掌背逆行筋膜皮瓣4例,中、环指邻侧双岛状皮瓣3例,桡动脉鼻烟窝皮支逆行岛状皮瓣5例,带骨间后动脉的前臂逆行岛状皮瓣4例,(足母)趾甲皮瓣游离移植4例.结果本组43例中,坏死1例,改用其它皮瓣修复;部分坏死2例,经换药痊愈.其余40例拇指外形较好,指腹感觉存在,活动正常或稍差于健侧,拇指能与2~5指对指.结论不同程度的拇指皮肤缺损选用合适的方法修复,疗效可靠.

  • 标签: 拇指 皮肤缺损 皮瓣修复 逆行岛状皮瓣 显微外科修复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应用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保护指神经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30例36指,效果满意。结果本组30例36个皮瓣中,全部成活良好。术后随访3个月-3年,皮瓣血运、弹性、质地及外形良好。结论手指侧方逆行岛状皮瓣对于修复手指不同部位组织缺损,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手指缺损 逆行岛状皮瓣 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一种手掌皮肤逆行撕脱伤的手术修复方法.方法在显微镜下行清创术,术中仔细寻找损伤的静脉,然后将其吻合,建立血运以修复手掌皮肤逆行撕脱伤.结果14例撕脱皮肤全部成活,手部外形正常,皮肤感觉在3个月~1年内恢复正常.结论该手术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方法 适应证 吻合静脉 修复 手掌 皮肤逆行撕脱伤
  • 简介:肢体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是一种严重损伤,在工伤和交通事故中屡有发生.若早期处理不当,常造成皮肤坏死、感染,并危及生命.我院自1994年6月~1999年12月共收治31例,均采用保留有血运的撕脱皮瓣,而无血运的皮瓣切下反取成全厚皮回植,收到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 标签: 皮肤撕脱伤 治疗方法 无血运皮瓣 有血运皮瓣
  • 简介:摘要:皮肤创伤修复一直以来都是困扰着人们医学问题之一,也是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皮肤作为人体的重要表层器官,一旦遭受到创伤或者是损伤,其修复的速度和修复的难度非常之大。对于很多急慢性的创伤,在现有的医学技术水平下,很难让受伤的皮肤或者是创面得到完美的愈合,并达到和恢复到之前的状态。护理软膏就是这样一款专门针对患者皮肤进行治疗的有效产品,其不仅可以在创伤表面形成保护层,起到物理屏障作用,而且还可用于非感染性小创口、擦伤、切割伤等浅表性创面及周围皮肤的护理,不可用于慢性创面,对皮肤创伤护理起到很好的治愈效果。

  • 标签: 护理软膏 创伤修复 皮肤创伤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