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自动化磁珠法提取儿茶酚胺代谢物联合色谱串联质谱进行检测的性能。方法方法学评价类研究。参考CLSI C62-A、《色谱串联质谱临床检测方法的开发与验证》等指南,本研究评估使用磁珠法提取血浆中儿茶酚胺代谢物3-甲氧基肾上腺素(MN)、3-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NMN)和3-甲氧基酪胺(3-MT)联合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的线性、定量限、回收率、精密度以及基质效应等,并收集132份临床剩余血浆样本,同时使用磁珠法和传统固萃取法2种前处理方法进行提取,经LC-MS/MS测定后比较2种提取方法结果的一致性。结果自动化磁珠法提取MN、NMN和3-MT的线性均>0.99;定量限分别为0.033 5、0.054 7和0.011 0 nmol/L;MN、NMN和3-MT重复性分别为:1.3%~5.1%、2.2%~5.6%和1.7%~7.1%;实验室内总不精密度分别为:1.5%~8.2%、2.2%~7.7%和2.1%~11.2%;虽然绝对回收率较低,但是MN、NMN和3-MT平均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1.5%~108.5%、92.0%~108.6%和89.3%~104.1%,与预期浓度百分偏差均在15%以内。经过同位素内标校正后,相对基质效应均在100%左右,可抵消潜在的基质效应。固萃取和磁珠2种方法提取MN、NMN和3-MT结果相关性均良好(相关系数r>0.99),2种方法比较MN、NMN和3-MT平均相对百分偏差分别为0.2%、-1.4%和1.0%。结论本研究中自动化磁珠法前处理提取儿茶酚胺代谢物性能良好,有望提高临床检测自动化及通量。

  • 标签: 自动化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儿茶酚胺代谢物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天然气以其清洁、高效等优点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普及开来。伴随着城市燃气管网覆盖面积增加,燃气闸井的数量也逐渐增多,燃气闸井作为管网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燃气闸井管道泄漏封闭空间扩散特性及安全预警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燃气闸井管道 泄漏封闭 安全预警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腰骶丛神经影像诊断中扩散加权神经成像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5名接受腰骶部检查的病人进行研究,让病人分别接受MRIPROSET检查和DW MRN检查。结果:MRI PROSET对腰骶丛神经显示率为100%,在显示效果上明显强过DW MR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SET可清楚的展现腰骶神经根,神经根病变。DW MRN在腰骶丛神经受累增粗和信号增高方面具有显著的敏感性,通过MIP所构成的3D图像能够清除的展现腰骶丛节后神经。结论:采用DW MRN 能够全方位的展现腰骶丛神经和节后神经。PROSET联合DW MRN进行使用,可让腰骶丛神经病变在准确成像下直接进行诊断。

  • 标签: 腰骶丛神经 磁共振成像 选择性激励技术 扩散加权成像
  • 简介:摘要:中国作为世界上焦炭生产及出口的主要国家之一,每年的焦炭产量更是占据了全世界产量的40%。而贵州省因其丰厚的煤炭资源,更是在全国焦炭生产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但随之而来的污染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各级政府及相关企业。在经过焦炉大型化发展后的今天,焦炉机侧和焦侧在生产过程中仍会造成大量的颗粒性烟尘伴随着高温浮射流气体排放至空气中,成为焦炭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的污染来源。因此,本文将对焦侧推焦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尘的扩散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射流气体温度对于气体扩散的影响,进而对指导焦炉配套的大型集尘设备改进提供帮助。

  • 标签: 初始温度 焦炉焦侧 高温烟尘 扩散
  • 简介:摘要:在查阅资料后得知,传统锂电池注生产,往往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其中,电池盒注孔小就是关键问题。为此,在注时仅能采取人工注的方式,不仅效率低下,且安全性也无法得到保证。而自动注机的应用,则有助于改善上述缺陷。因此,本文以锂电池自动注机为研究对象,对其注原理加以分析,希望为相关行业提供借鉴。

  • 标签: 锂电池 自动注液机 注液原理 负压 倒吸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Kaiser评分与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对乳腺病灶的诊断效能及降低非必要活检的能力。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间行乳腺MRI检查的127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共134个病灶,7例患者有2个病灶)。联合应用ADC和Kaiser评分得到KS+评分,应用ADC、Kaiser评分及KS+评分评价乳腺病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Kaiser评分、ADC和KS+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敏感度、特异度,AUC通过Delong检验进行比较,敏感度、特异度通过McNemar检验进行比较。结果Kaiser评分的AUC (0.917)与ADC的AUC (0.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4),两者AUC在非肿块病灶中差异最大。Kaiser评分的特异度(0.809)与ADC的特异度(0.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5)。Kaiser评分的敏感度(0.954)与ADC的敏感度(0.9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75)。Kaiser评分的AUC (0.917)、敏感度(0.954)、特异度(0.809)与KS+评分的AUC (0.914)、敏感度(0.943)、特异度(0.8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Kaiser评分对乳腺病灶的诊断效能优于ADC,尤其是在评价乳腺非肿块病灶中Kaiser评分具有显著优势。Kaiser评分降低非必要活检的能力亦优于ADC,联合应用Kaiser评分和ADC无法提高诊断效能及降低非必要活检能力,Kaiser评分更适用于临床实践。

  • 标签: 乳腺 磁共振成像 Kaiser评分 表观扩散系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成扩散加权成像(synthetic DWI, sDWI)在高低级别胶质瘤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一周行颅脑MRI(GE Signa Architect 3.0 T)检查的脑胶质瘤患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纳入72例患者病例(低级别胶质瘤30例,高级别胶质瘤42例),两名神经影像诊断医师采用双盲法在sDWI上对图像进行评估勾画病灶感兴趣区,对不同b值对应DWI图像信号强度进行分析并与最终病理结果进行对照。两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使用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分析评估高低级别胶质瘤诊断效能。结果在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方面,sDWI b值为500、800、1000、1200、1500、1800、2000、2200、2500 s/mm2对应的信号强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b值为2500 s/mm2时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的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935,敏感度为98%,特异度为87%。结论sDWI单次扫描可获得0~2500 s/mm2任意b值对应的信号强度值,b值越高对胶质瘤分级的诊断效能越高。

  • 标签: 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合成扩散加权成像 分级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激发次数和图像空间采样重建算法(image reconstruction using image-space sampling, IRIS)对颅底多次激发平面回波扩散加权成像(multi-shot echo planar imaging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MS-EPI DWI)图像质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招募健康志愿者49例,年龄(42.00±19.39)岁,所有受试者均行常规单激发平面回波扩散加权成像(single-shot echo planar imaging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SS-EPI DWI)序列和基于IRIS的MS-EPI DWI序列(激发次数分别为8、6、4、2)。测量计算两侧小脑和脑干脑桥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 CNR)。两位观察者采用五分评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采用Kappa检验评价两位观察者评分的一致性。使用Friedman检验MS-EPI DWI序列不同激发次数ADC、SNR、CNR及主观评分与SS-EPI DWI序列的差异性。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行后续多重比较并对P值做Bonferroni校正。结果两位观察者主观评分一致性良好(Kappa=0.795、0.871、0.782、0.880、0.847)。MS-EPI DWI序列不同激发次数间比较,两侧小脑AD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S-EPI DWI序列相比,当激发次数为8时,MS-EPI DWI序列左脑桥脑干处ADC小于SS-EPI DWI序列(P<0.05);当激发次数为4、2时两侧脑桥脑干ADC小于SS-EPI DWI序列(P<0.05);当激发次数为8、6、2时,MS-EPI DWI序列两侧小脑和脑桥脑干SNR、CNR及主观评分均大于SS-EPI DWI序列;其中当激发次数为6时,左侧小脑和脑桥脑干SNR、CNR和右侧小脑SNR、CNR,右侧脑桥脑干SNR及主观评分较SS-EPI DWI序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SS-EPI DWI序列相比,基于IRIS的MS-EPI DWI序列具有SNR较高、几何畸变小等优势。对于颅底部成像,临床推荐使用MS-EPI DWI序列激发次数为6次。

  • 标签: 颅底 扩散加权成像 空间采样的图像重建 磁共振成像 激发次数 多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原发性青光眼视觉通路白质纤维束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特征及其与青光眼严重程度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收集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hronic angle-closure glaucoma,CACG)、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AACG)、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各10例(每组20只眼);正常对照组10例(20只眼)。行视野平均缺损(mean defect,MD)及磁共振DTI检查,测量并比较各组视神经、视辐射区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平均扩散系数(average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ACG、AACG、POAG视神经区FA值低于自身视辐射区(P<0.05),正常对照组视神经与自身视辐射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三组青光眼双侧视神经、视辐射FA值降低(P<0.05),CACG、AACG双侧视神经及AACG右侧视辐射ADC值升高(P<0.05);AACG右侧视神经FA值较CACG、POAG为低(P=0.015、0.005),AACG双侧视神经ADC值较POAG为高(P=0.011、0.040),AACG右侧视辐射ADC值较POAG为高(P=0.003);CACG、AACG右侧视神经FA值与MD呈正相关(r=0.844,P=0.002;r=0.648,P=0.043)。结论DTI能够量化评价原发性青光眼视神经纤维通路的微观损伤,可为青光眼早期诊断、疗效评价提供信息。

  • 标签: 青光眼 视神经 视辐射 视野平均缺损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 简介:摘要:教育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学校教育担负着学生健康成长和国家进步的使命 班主任是串联学生与学校、社会、家庭的重要枢纽,必须发挥自身的职能,促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本文从常规习惯管理,付出爱心,加强指导三个方面阐述了班主任做好严爱济,教书育人的具体措施。

  • 标签: 严格 爱心 管理 班主任
  • 简介:摘要:作为卷烟制造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不可言喻、意义深远,将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深植到每一名员工心中是防患于未然的重要保障,也是助力企业长远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在日常生产制造工作中,可以通过党建与安全工作融合的方式,以党员带动全员,充分发挥出党员模范先锋带头作用,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筑牢安全防护墙,助力企业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 标签: 党建 安全 融合。
  • 简介:【摘要】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将影响到学生成长速度的快慢,成长质量的高低。所有的班主任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让每个学生都健康快乐的成长。但是,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我们会碰到形形色色的学生,尤其是特殊学生,在教育的时候更要注意方式方法,更要从心出发,用心对待。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会感受到温暖,班主任的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班主任工作 用心 温暖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固萃取-气色谱法测定尿中氯苯代谢产物-对氯苯酚浓度的方法。方法于2021年5月,尿样中加入2 ml浓盐酸后在100 ℃下水解1.5 h,冷却过滤后经Oasis®MAX 6cc固萃取小柱富集、净化。0.01 mol/L盐酸溶液淋洗,乙腈洗脱,洗脱用乙腈定容至5 ml后气色谱测定,标准曲线法定量。结果在1.61~80.30 μg/ml浓度范围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1.516 02x-0.102 34,相关系数为0.999 7,方法的检出限为0.17 μg/ml,定量下限为0.55 μg/ml,方法加标回收率为89.3%~104.4%,日内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3%~6.7%,日间测定RSD为4.5%~6.7%。结论本方法优化了样品前处理,排除了杂质的干扰,测定灵敏、高效、准确,可用于尿中氯苯代谢产物-对氯苯酚的测定。

  • 标签: 固相萃取 色谱法,气相 尿液 对氯苯酚 氯苯 代谢产物
  • 简介:摘 要:在发电厂及其他生产场合三异步电动机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三异步电动机因缺运行而造成烧毁的事故在生产中频繁发生,怎样减少这些问题的出现,提高三异步电动机的运行可靠性,是目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 标签: 电动机 缺相 烧损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康复新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在2019年1月—2021年5月期间于医院接受牙周炎治疗的患者中选择58例进行观察,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进行分组,分别得到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有29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棉签蘸取复方碘甘油液注入牙周袋的治疗方式,而观察组则利用康复新注满牙周袋,用量约为0.5ml,两组均于治疗后的3d复诊。结果:通过观察分析,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5.52%,而观察组则为89.66%,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利用康复新开展牙周炎治疗工作,能够得到更为显著的临床效果,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痛苦,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具备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康复新液 牙周炎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