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新液治疗牙周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5
/ 2

 康复新液治疗牙周炎

丁玲  

 大庆市第五医院药剂科    黑龙江大庆     163714

摘要:目的:针对康复新液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在2019年1月—2021年5月期间于医院接受牙周炎治疗的患者中选择58例进行观察,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进行分组,分别得到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有29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棉签蘸取复方碘甘油液注入牙周袋的治疗方式,而观察组则利用康复新液注满牙周袋,用量约为0.5ml,两组均于治疗后的3d复诊。结果:通过观察分析,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5.52%,而观察组则为89.66%,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利用康复新液开展牙周炎治疗工作,能够得到更为显著的临床效果,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痛苦,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具备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康复新液;牙周炎;治疗效果

牙周炎是一种慢性炎症,主要发生在牙周支持组织位置,是发生概率较高的一种口腔疾病,此种病症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牙周炎患者通常会出现牙龈肿痛及出血的症状,严重的甚至发生牙齿脱落,对患者的咀嚼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开展牙周炎治疗工作的过程中,一般从牙周基础治疗开始,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抗菌类口服药与局部含漱冲洗液的利用率较高。而复方碘甘油液可以达到缓解牙周炎症的目的,为了进一步强化药物治疗的实效性,选择使用康复新液进行治疗,此种药物有利于患者创面的快速恢复,本研究中涉及到对康复新液治疗牙周炎临床效果的观察。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在2019年1月—2021年5月期间于医院就诊治疗的牙周炎患者中选择58例,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29例、观察组29例。其中对照组中有11例女性患者、18例男性患者,年龄范围在16—41岁,对照组的患者有前牙牙周炎2例、前磨牙牙周炎16例、磨牙牙周炎11例;而观察组中有10例女性患者、19例男性患者,年龄范围在17—42岁,前牙牙周炎患者有2例、前磨牙牙周炎患者有15例,磨牙牙周炎患者有12例。通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能进行比较。

1.2纳入标准

针对临床观察中患者的选择标准为半年内没有进行牙周治疗,且患病过程中不涉及到使用抗炎药物。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前需要做好局部体格检查、X光射线检查、常规实验室检查,通过分析检查结果,明确其为牙周炎患者。此外,患者需要保证口腔内剩余牙齿不低于12棵,且有一个以上的位点探诊深度达PD≥5mm,确保接受检查的患者牙齿颈部没有填充。如果患者有传染性疾病、全身系统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不能纳入观察范围,同时保证患者没有精神障碍、不在备孕期。对照组及观察组的治疗与观察经过家属同意及签字确认。

1.3治疗方法

针对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患者,均进行口腔状况检查及口腔卫生指导,同时做好牙周基础治疗工作。医务人员应该认真检查患者的根面平整及龈上龈下洁治,并详实记录临床观察指标,明确牙龈指数,完成以上检查环节后,落实全口牙洁治工作,针对患牙进行龈下刮治,配合做好受试牙的检查与记录工作。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复方碘甘油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利用康复新液展开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1h后才可进食及漱口,如果出现异常情况,需要隔日及时复诊,若没有异常情况,则于治疗后的1个月复诊。

1.4观测指标

患者复诊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效的评价标准为治疗经过1个月后,牙周袋深度缩小2mm以上,牙龈恢复正常状态,牙龈指数降低约1/2以上,临床症状完全不可见或者呈阴性,牙齿基本功能均正常;而改善的评价标准为牙周袋深度缩小1mm以上,牙龈红肿程度降低,且牙龈出血的症状得到缓解,牙齿功能并未完全恢复;无效的评定指标为临床症状未见改善,且牙周深度无明显变化。临床有效=显效+改善。

1.5统计学分析

针对临床治疗有效率的分析而言,利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完成,同时临床治疗有效率用%表示,利用独立性X²检验。P<0.05代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结果

2.1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通过统计分析,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5.52%,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达到了89.66%,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值如表1所示。

表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 例( % )]

组别    例数(n)     显效         改善        无效           有效

对照组   29        7(24.14)    12(41.38)  10(34.48)  19(65.52)

观察组   29        10(34.48)   16(55.17)   3(10.34)   26(89.66)

X²                                                            4.8581

P                                                             0.028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其中对照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红肿,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疼痛;而观察组中,出现一过性红肿的有1例,出现一过性疼痛的有1例,以上几例患者没有进行特殊处理,此类症状在短时间得以缓解及恢复。此方面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牙周炎是一种破坏性口腔疾病,体现出较强的多发性及感染性,多数牙周炎患者的年龄在35岁以上。通过分析相关的研究资料,针对牙周炎的治疗而言,需要重视后续的口腔局部微生态环境。相关研究发现,菌斑微生物可以诱发变态反应及免疫反应,让T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此种细胞因子具备很强的免疫调节活性,导致出现牙周炎。传统的机械治疗方法无法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且患者需要承受较大的痛苦,因此,药物治疗方式得到认可及推崇。采用药物治疗牙周炎的目的是及时消除炎症,缓解患者痛苦。与其他类型的药物相比,康复新液能够促进牙周软组织恢复,在此基础上,得到良好的修复骨生理外形的效果,在短时间内恢复牙齿的基本功能。

康复新液主要由美洲大镰干燥虫体内的物质制成,其中很多成分能够加速血管的新生,如多种氨基酸、黏糖氨酸及多元醇类表皮生长因子等,将康复新液应用于创面,有利于分泌和生成肉芽组织中的Ⅰ型及Ⅲ型胶原弹性纤维和纤维粘连蛋白,有效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在治疗牙周炎的过程中,康复新液能够快速消除炎性水肿,加快组织再生。通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康复新液在治疗牙周炎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

参考文献:

[1]陈明铭,王敏娜,廖湘凌.康复新液结合常规疗法治疗慢性牙周炎临床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7,51(2):3.

[2]骆明乐,骆瑜.康复新液辅助治疗早期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18,1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