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和评价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中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66例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一次手术痊愈率、手术配合率、麻醉痊愈时间、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自评抑郁量表(SD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观察组中,一次手术的痊愈率和手术配合率、麻醉痊愈时间为(5.91±1.45)min,SAS评分为(30.84±5.13)分,SDS评分为(31.41±5.01),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宫腔镜 优质护理 护理满意度 手术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当前骨科手术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探究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预防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本次调查研究选举的是过去一年内来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100名病人,这些病人根据入院手术的先后顺序共分为两组,前50人为干预组,后50人为常规族。对于干预组的病人采取的是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而另外的常规组则是采取常规的手术室护理方法,对两组的具体护理情况以及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手术治疗完成之后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的干预组病人整体的生命质量要明显的高于常规组,另外干预组病人发生手术感染的概率也要低于常规组。结论,为了全面的提高骨科患者手术之后出现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就需要在手术过程中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降低病人的各种炎症指标,同时也可以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概率,具有明显的应用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疝气治疗中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34例疝气患者,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微创手术)和常规组(传统手术),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整体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疼痛持续时间较常规组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疝气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相比于传统手术而言,微创手术的时间较短,疼痛时间明显缩短,预后效果理想,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微创手术 传统手术 疝气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肝癌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2020年6月-2023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肝癌患者中抽取68例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分别行常规护理与循证护理,对术后恢复效率与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有效加快患者术后机体指标恢复,有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提升患者康复效率。

  • 标签: 肝癌 围手术期护理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进程查询系统的应用效果及对手术患者家属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10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手术时间>1 h的患者家属198名,根据患者手术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9名。两组均实施术前访视、术前评估、术前宣教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未特殊告知家属术中手术进程信息,观察组家属可在手术进程查询系统查看手术进程信息。采用状态焦虑量表(S-AI)评估两组患者家属焦虑状态,比较两组家属术前和术中脉搏、呼吸和血压变化情况,比较两组家属术后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家属在术中焦虑评分和生命体征均较术前呈现一定程度的升高,观察组患者家属术中焦虑状态评分为(49.01±7.91)分,脉搏(92.97±8.76)次/min,呼吸(20.13±1.64)次/min,收缩压(122.06±11.69)mmHg,舒张压(82.86±6.45)mmH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494、6.749、26.784、4.387、8.139;P<0.01)。观察组患者家属在患者术后总满意度为95.96%(95/99),对照组为63.64%(63/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932,P<0.01)。结论手术进程查询系统的应用能有效地减轻手术患者家属的心理焦虑状态,提高患者家属对手术的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 信息化 手术进程查询 家属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对小儿疝气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16例疝气患儿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行微创治疗,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自主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1年内的复发率。结果经分析比较显示,研究组的手术及住院时间均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自主活动较早、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较低,而1年内的复发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较,微创手术更适合治疗小儿疝气。

  • 标签: 传统手术 微创手术 小儿疝气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镜胆囊手术与开腹胆囊手术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胆囊炎患者8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炎手术来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胆囊炎手术来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手术来治疗胆囊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并且不良反应较少,整体的恢复情况较为可观,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胆囊手术 开腹胆囊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手术室护理管理方法应用在骨科手术院内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展开研究工作,工作的开展时间为2019年7月——2020年7月,选取此期间在我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人数为100,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的为对照组,给予手术室护理管理的为试验组,对两组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00%,数据差异显著,P

  • 标签: 手术室护理管理 骨科手术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肛门括约肌路径手术以及常规直肠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20例在我院确诊的中下段直肠疾病患者。一组患者为A组,一组患者为B组,各组患者60例,B组患者接受常规的常规直肠手术治疗,A组患者则需要接受经肛门括约肌路径手术治疗。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6.67%。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结论在直肠外科治疗过程中使用经肛门括约肌路径手术可以促使中下段直肠疾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

  • 标签: 经肛门括约肌路径手术 常规直肠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保障围手术期患者安全。方法对我院急诊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围手术术前风险评估,落实患者护理风险和病情评估,根据患者情况落实相关护理措施;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执行医嘱,根据医嘱落实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实验组和对照组资料由急诊科护士长收集资料,护理部跟踪评价汇总。结果两组成员在分别进行管理后,围手术期护理管理质量评价得分率有明显差异,实验组得分率为95.3,对照组得分率为87.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落实围手术期护理风险管理对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率效果较好,在外科急诊手术患者护理管理中可以广泛的使用。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风险和病情评估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比较为急诊手术患者运用手术室优质护理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急诊科收治的98例手术患者实施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常规组及优质组。为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优质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护理基础之上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生理指标、焦虑和抑郁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优质组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均比常规组患者优,P<0.05;优质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优质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为急诊手术患者运用手术室优质护理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改善各项生理指标及不良情绪,从根本上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急诊 手术 手术室 优质护理 满意度 生理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预防或减少腹部术后早期再手术原因;方法我院自2004年至2011年共收治22例腹部手术后因各种原因再次施行手术,现就近期再手术原因做一回顾性分析采用再次手术距离首次手术时间3小时至21天的间隔时间来分析研究腹部术后患者不规则手术情况;结果再手术后并发肝肾功能不全者结论及应激性溃疡各有2例,切口感染6例,失血性或感染性休克半呼衰各1例,治愈20例,死亡2例;结论掌握外科基本功,遵循外科基本原则,剖腹手术时坚持全面探查,正确掌握手术操作技术和重视腹部创伤的充分引流,是减少再手术的关键。

  • 标签: 腹部手术 临床治疗 再手术 早期 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急诊手术和择期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根据手术时间的不同分为急诊组和择期组,比较两组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1年时的踝关节功能。结果急诊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择期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早于择期组(P<0.05),术后1年时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与择期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诊手术和择期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1年后的功能恢复疗效相当,但接受急诊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 标签: 踝关节骨折脱位 急诊手术 择期手术 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对象,采取抽签的方式分组,分别是甲组和乙组,分别采取的是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组所有患者治疗之后结合数据结果总结治疗概况。结果:分析和对比具体的治疗结果,乙组总有效率高于甲组,分别是95%和75%。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桡骨短缩、尺偏角、掌倾角等指标,乙组的各项指标值优于甲组,数据分析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采取手术方式进行干预和治疗,能减少桡骨缩短的现象,提升了活动范围,优良率高,值得借鉴和实施。

  • 标签: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 非手术 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析全方位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的干预效果 。 方法 选取本院于 2016 年 2 月与 2018 年 2 月收治的 100 例骨 科手术治疗患者,抽签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规范化的全方位手术室护理管理,对照组进行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主要对比两组患者术中的不规范操作情况、总体干预效果。 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不规范操作发生率仅为 8%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26% ,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 (P < 0.05) ; 总体有效率对比来看,观察组的防感染工作有效性高达 94%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8% ,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 (P < 0.05) 。即表明,精细化的、规范化的护理管理工作,可有效从根本上规避感染源。 结论 精细化与规范化 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可有效规避感染情况的发生或显著降低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良性预后,临床应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 ] 手术室护理管理 骨科手术 院内感染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对眼科手术院内感染的干预效果。 方法:本次调查,选取 1083 例在本科室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例进行调查,选取时间为 2019 年 12 月 1 日至 31 日。将病人分为 2 组,对比组分得 541 例、研究组分得 542 例。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管理方式,分析最终护理管理效果。 结果:对比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比组,两组差异明显, P 值 <0.05 。 结论:在眼科手术管理中,手术室护理管理应作为首选的方案,可有效的改善院内感染发生率,提升护理管理效果

  • 标签: 院内感染 手术室管理 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