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年龄对成年患者丙泊酚单镇静无痛胃镜检查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321例实施择期丙泊酚单镇静方案无痛胃镜检查的成年患者,根据年龄段分为青年(18~44岁)组116例、中年(45~59岁)组103例和老年(60~80岁)组102例,观察无痛胃镜检查操作时间、丙泊酚用量、气道梗阻发生率、低氧血症发生率、气道干预措施(托下颌、面罩通气)应用率、最低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发生率和麻黄碱应用率。结果丙泊酚用量青年组为(173.2±47.0)mg、中年组为(158.8±41.3)mg、老年组为(137.8±26.3)mg,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761,P<0.001),其中老年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中年组(P<0.017)和青年组(P<0.017),中年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青年组(P<0.017);低氧血症发生率青年组为12.9%(15/116)、中年组为15.5%(16/103)、老年组为25.5%(26/102),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11,P=0.017),其中老年组低氧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年组(P<0.017)和青年组(P<0.017);低血压发生率青年组为5.2%(6/116)、中年组为4.9%(5/103)、老年组为11.8%(12/102),心动过缓发生率青年组为1.7%(2/116)、中年组为2.9%(3/103)、老年组为7.8%(8/102),总体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青年组为11.2%(13/116)、中年组为10.7%(11/103)、老年组为20.6%(21/102),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老年组低血压、心动过缓和总体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增高趋势。其他观察指标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实施丙泊酚单镇静无痛胃镜检查的成年患者,随着患者年龄增大丙泊酚用量逐渐减少,在低氧血症发生率增高的同时,伴有总体不良心血管事件增多趋势,导致丙泊酚单镇静无痛胃镜检查的安全性逐步降低。

  • 标签: 年龄因素 无痛胃镜 丙泊酚单镇静 低氧血症 不良心血管事件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电子胃镜检查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在2020年2月-2020年8月间于我院接受电子胃镜检查的患者,采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后行不同的护理方案,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患者则接受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血压水平和依从性差异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检查前的血压水平差异无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和依从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检查时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也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子胃镜的应用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和依从性的提升,且该护理措施还能促进患者检查时血压水平的平稳,对于检查的顺利进行有着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干预护理 电子胃镜检查 应用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入路腔镜甲状腺癌颈侧区淋巴清扫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9年4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通外科收治,行经胸联合入路腔镜甲状腺癌颈侧区淋巴清扫术的10例cN1b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1例,女9例,年龄22~53岁。手术方式为胸入路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加患侧中央区淋巴清扫术,并行患侧Ⅱ、Ⅲ、Ⅳ区淋巴清扫术,随后入路追加补充淋巴清扫。总结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术后随访情况等。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10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62.5±79.7)min,出血量为(23.0±14.9)ml,术后住院天数为(5.1±1.3)d。颈侧区淋巴结获得总数(34.2±25.8)枚,阳性淋巴结总数(6.5±4.9)枚。有6例患者通过入路补充清扫出淋巴结,其中2例患者入路补充清扫出颈侧区淋巴结共9枚,其中3枚为阳性淋巴结。术后3例患者出现短暂性下颌区域皮肤麻木感,于2周内恢复;1例患者出现暂时性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于2个月内恢复;无二次出血、喉返神经麻痹、乳糜漏、颈部感染、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并发症。随访时间中位数为42.5个月(16~66个月),期间未出现肿瘤复发、转移,且患者胸部、颈部和口腔无明显外观畸形,无感觉及活动异常。结论联合入路腔镜甲状腺癌颈侧区淋巴清扫术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美容效果显著。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切除术 内窥镜检查 颈淋巴结清扫术 经胸入路 经口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接受间歇管饲法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利用随机选取的方式,选取脑卒中导致吞咽障碍患者70例,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35例,间歇管饲法干预方式)与参照组(35例,鼻饲管管饲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吞咽功能得到良好改善,且好于参照组,组间对比P<0.05,证实差异性存在。结论:对脑卒中导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间歇管饲法护理干预对策,可改善患者的吞咽障碍,提高临床护理服务效果,有着显著地应用价值。

  • 标签: 间歇经口管饲法 脑卒中 吞咽障碍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接受间歇管饲法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利用随机选取的方式,选取脑卒中导致吞咽障碍患者70例,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35例,间歇管饲法干预方式)与参照组(35例,鼻饲管管饲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吞咽功能得到良好改善,且好于参照组,组间对比P<0.05,证实差异性存在。结论:对脑卒中导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间歇管饲法护理干预对策,可改善患者的吞咽障碍,提高临床护理服务效果,有着显著地应用价值。

  • 标签: 间歇经口管饲法 脑卒中 吞咽障碍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采用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尿检时间对尿路感染患者尿常规检查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58例尿路感染患者进行研究,尿液标本的采集使用常规方法,并于1h、2h、3h使用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分析相关指标(红细胞、白细胞、尿比重、PH值等)。结果 对尿液样本从三个不同时间段检测红细胞、白细胞、尿比重、pH值,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液样本在3h内进行检验,结果不会出现较大的变化,诊断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不同尿检时间 尿路感染 尿常规检查 指标结果变化
  • 简介:摘要:孕妇尿常规主要是通过检查孕妇的尿常规来判断是否存在某些疾病。尿常规检查方法有:尿液颜色、透明度、 pH值、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尿糖等。为什么孕妇需要尿常规?很多人觉得每次查尿常规都很麻烦,那么有必要吗?女性在怀孕的时候要做尿常规检查。进行尿常规检查后,医生可以判断孕妇是否感染了其他疾病,从而对症治疗。以医疗保障孕妇及胎儿生命安全,使胎儿健康发育。孕期的尿常规检查可以发现很多异常。所以,定期尿检很重要!尿常规是医疗检查的“三常规”项目之一,它能通过尿液中的蛋白尿或尿沉渣对多种肾脏疾病做出初步判断,是一种疾病的初步判断,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影响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期间住院患者随机抽取40例作为研究组,另外选择同一时间的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将两组的受检人员采集其血液样本实施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观察其检测结果并统计。结果:在检测后发现,研究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查中使用形态学检查能够帮助掌握病情情况,并且能够增加诊断的准确性,临床使用价值高。

  • 标签: 形态学检查 血常规检验 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常规检查对于诊断尿路感染的准确性,及尿常规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年10月-2021年9月之间初步判断为尿路感染的患者69例为研究组,同期的69例正常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比对患者尿液中的亚硝酸盐、细胞计数以及白细胞计数,尿液的培养结果检验尿路感染的准确性。结果:对照组的白细胞计数 ( 个 /HP)为0.89±0.01,处于正常范围内,研究组患者的细菌计数 ( 个 /HP)、白细胞计数 ( 个 /HP)分别为11.26±0.63、6.78±0.69明显超出常规范围,且亚硝酸盐呈阳性,两组统计学差异具有意义;对照组的细菌培养结果全部为阴性,以亚硝酸盐为准,呈阳性的例数为64例,准确性为92.75%;以细菌计数 ( 个 /HP)为准,呈阳性的为65例,准确性为94.20%;以白细胞个数计数为准,呈阳性的为66例,准确性为95.65%;以亚硝酸盐、细胞计数以及白细胞计数综合为准的例数为66例,准确性为95.65%。结论:尿常规检查作为判断尿路感染的准确性高且在临床中可以用来分析尿路感染进程的依据。

  • 标签: 尿常规检查 尿路感染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常规检查和血清铁蛋白检查在缺铁性贫血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入选的74例疑似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分别对所有患者采取血常规检查和血清铁蛋白检查。比较两种检测方式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结果:在74例疑似缺铁性贫血患者中,病理检查确诊缺铁性贫血52例,非缺铁性贫血22例;血清铁蛋白诊断诊缺铁性贫血50例,非缺铁性贫血24例。在74例疑似缺铁性贫血患者中,病理检查确诊缺铁性贫血49例,非缺铁性贫血25例;血清铁蛋白诊断诊缺铁性贫血47例,非缺铁性贫血27例。血清铁蛋白检测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66.00%、20.83%、67.57%,血常规检测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76.60%、51.85%、63.51%,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缺铁性贫血感染疾病采用血常规检查和血清铁蛋白检查,其检测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相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适合方式。

  • 标签: 血常规 血清铁蛋白 缺铁性贫血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OSAS患者胃镜检查中联合使用舒芬太尼与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选择OSAS患者70例,均进行胃检查,随机将这些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在胃镜检查基础上单纯使用盐酸利多卡因胶浆,观察组联合使用舒芬太尼联合盐酸利多卡因胶浆,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级循环指标。结果:T2时刻,对照组MAP以及HR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T1和T3时刻,两组患者的两两比较并无差异(P>0.05)。两组SpO2并无差异(P>0.05)。结论:OSAS患者胃镜检查中联合使用舒芬太尼与盐酸利多卡因胶浆,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舒芬太尼 盐酸利多卡因胶浆 OSAS患者 胃镜检查 联合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瑞马唑仑-丙泊酚-舒芬太尼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术患者麻醉的效果。方法拟行无痛胃镜检查术患者80例,年龄20~59岁,体重44~69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40):瑞马唑仑-丙泊酚-舒芬太尼组(RPS组)和丙泊酚-舒芬太尼组(PS组)。RPS组患者依次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 μg/kg、瑞马唑仑0.15 mg/kg和丙泊酚(注射速率4 mg/s);PS组患者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 μg/kg和丙泊酚(注射速率4 mg/s),待患者OAA/S评分为0时行胃镜检查术。记录丙泊酚用量、麻醉时间、胃镜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和离院时间,观察术中辅助呼吸例数、体动反应及离院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PS组比较,RPS组患者丙泊酚用量减少,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和离院时间缩短(P<0.05)。2组患者胃镜检查时间、术中辅助呼吸例数、体动反应及离院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马唑仑-丙泊酚-舒芬太尼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术患者麻醉的效果优于丙泊酚-舒芬太尼。

  • 标签: 苯二氮类 二异丙酚 舒芬太尼 胃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在无痛胃镜、肠镜联合检查护理中,采用不同护理方案,总结与探究针对性护理方案实施效果以及优越性。方法: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无痛胃镜、肠镜联合检查病人共计96例进行调研,根据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每组均分得48例。护理1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护理2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方案。总结与探究2种护理方案实施效果。结果:护理1组与护理2组护理满意评分结果对照,数值较低,组间差异明显,(P

  • 标签: 无痛胃镜 肠镜 针对性护理 传统常规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