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陵园以门、石砌围墙、祭殿和陵墓组成,区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2.5公里,面积约12.5平方公里。陵园中部有南北走向石墙,将陵园分为内外两区。外陵区分布两座建筑台基,门位于床金沟沟口北侧悬崖下,现为两个高大的夯土台基,其间为宽9米的门道,在门址附近发现大量辽代砖瓦。

  • 标签: 瓷器 出土 陵园 长方形
  • 简介:对明长陵墓和外围土壤特征开展地球化学研究,发现长陵墓土壤cl、S、P,N、C、Hg、Au和有机质含量在表层显著富集,陵墓内土壤各元素含量高于外围土壤。陵墓内五供两佣土壤Hg和Au元素含量出现异常,影响皇陵外东南向土壤Hg,以及南向和西南向土壤Au含量。陵墓土壤稀土总含量略有差异,但土壤稀土元素分布模式相似,表明陵墓内土壤为同源物质。

  • 标签: 明长陵 土壤汞和金 稀土含量
  • 简介:兰陵县卫生计生局在卫生执法监督工作中,始终坚持日常监督常态化、联合执法制度化、执法文书规范化的“三化”执法原则,同时开展系列特色执法手段为保障打非工作质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一是建立健全监测网络。兰陵县卫生计生局通过设立打击非法行医监测点,完善非法行医监测网络,建立打非长效机制,实现日常监督常态化。各监测点职责明确,由全县105名经过专业培训的卫生监督协管员定期对本辖区内的非法行医情况进行监测,以便实施动态管理,精确打击。

  • 标签: 非法行医 执法监督工作 卫生监督 监测网络 联合执法 执法原则
  • 简介:新近考古发现的扬州“隋炀帝”,受到了社会大众与部分学者的质疑。主要的三点质疑是:“”中出现了墓志而未见玉册,墓志中出现了“大业十四年”纪年、与“隋”国号不符的“随”字。其实考诸唐初的史实与杨广的身份,这三点质疑,正是此为隋炀帝的“铁证”。

  • 标签: 扬州 考古发现 隋炀帝陵 质疑 证据
  • 简介:在沈阳城东20里的天柱山上.从数里外便可见到横卧于天际,墨绿色的浓密的松林之间,散落着金碧辉煌的古建筑群,这就是有名的关外名胜——福

  • 标签: 中国 沈阳市 辽宁 福陵 历史背景 占地面积
  • 简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古人们不仅在吃喝拉撒上下功夫,死后也是机关算尽。千百年后的现代,科技已然高度发达,但面对极尽古代能工巧匠智慧的陵墓时,我们仍然发现了许多无法解释的稀奇事。

  • 标签: 古墓 中国文化 法解释 陵墓
  • 简介:先把桥的石雕定性为环境雕塑,再用环境雕塑的一些审美准则分析石雕,然后通过桥的空间布局和背景、石雕与桥的空间、石雕自身的空间这三个方面来论证桥石雕的空间性.

  • 标签: 空间 环境雕塑 石雕 陵墓
  • 简介:全椒别称“椒”,是古典文学名著《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的故乡,县名由古国演变而来。相传古代高阳氏在椒山(又名覆釜山)建立古椒国。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发达的经济,使全椒成为镶嵌在皖东大地上一块璀璨宅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来,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 《儒林外史》 古典文学名著 吴敬梓 历史 故乡
  • 简介:淮阴师范学院藏陈畏人抄本传奇《秣秋》应为最终校定本;《秣秋》作者为泰州徐昫,曾侨居淮上,与诗人鲁一同为密友;校订者吴涑为清末民初清河学者、诗人;传抄终校者陈畏人为民国至文革期间的淮安藏书家。《秣秋》在反映夷人凌侵的孱弱国势、士风日下的社会风尚、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情状等方面,有突出表现。艺术上虚实相间,真幻混同,兼具现实与浪漫双重色彩;结构精巧,文采斐然;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 标签: 《秣陵秋》 校定本 徐昫 吴涑 陈畏人 虚实
  • 简介:对赵王出土玉片进行分类考察,总结其形制特点,将之与汉代玉衣片和战国燕下都铁胄、秦陵石铠甲以及汉代铁铠甲甲片形制进行对比分析,论证了赵王玉片是与汉代玉衣片不同的玉铠甲片,初步解决了赵王玉片的性质问题.并从赵国历史上分析以玉铠甲作为殓服的社会原因.同时简要分析了战国玉铠甲和汉代玉衣的发展关系.

  • 标签: 战国赵王陵 玉铠甲 汉代玉衣 赵文化
  • 简介:近日,零区档案局深入富家桥镇调研档案工作,并为全镇村干部开展村级档案培训。本次培训着重就村级档案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进行了重点阐述,对村级档案的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对如何建档这一中心问题进行了仔细说明。

  • 标签: 村级档案 档案培训 零陵 经济社会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 新农村建设
  • 简介:清明节黄帝拜祖张涛黄帝、黄帝庙位于陕北黄陵县城北一公里的桥山,南距西安约150公里。桥山,总面积为8500亩,下有沮水环绕,四周又有群山环抱,形如八卦,气势不凡。山上古柏生长面积1337亩,现有古柏8万余株,其中千年以上古柏达3万余株,是全国最大...

  • 标签: 黄帝陵 轩辕黄帝 清明节 桥山 毛泽东 苏维埃政府
  • 简介:“召之盟”是先秦史上的大事件,尤其是春秋时期齐、楚关系史上的大事件。它是管仲和齐桓公精心谋划且费尽心机的成功会盟,反映了管仲和齐桓公的政治气度、远见、才能和成就,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确立了当时齐国的天下霸主地位,实现了楚人“观中国之政”的宿愿,避免了一场社会大战乱,还树立了天下霸主的典范,从而使得中国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在春秋时期日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并且因对春秋霸主及争霸的诸侯有着示范作用而影响了春秋历史的发展。

  • 标签: 召陵之盟 历史意义
  • 简介:吴伟业,字骏公,晚年号梅村,别题灌隐主人,明清之际江南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清顺治九年(1652)四五月间,两江总督马柱国疏荐,以病力辞;顺治十年九月,应召人都,授秘书院侍讲;顺治十三年,迁国子监祭酒,寻丁母忧归。吴伟业撰有《秣

  • 标签: 吴伟业 明清之际 传奇作品 顺治 兴亡之感 创作时间
  • 简介:2000年7月,成都商业街58号院因基建开挖基坑,在距地表4米深处发现战国早期开明王朝陵墓。墓坑长30.5米,宽20.3米,深约2.5米,呈东北一西南向。坑中尚存船棺9具、独木棺8具,均受到严重的盗掘破坏。所发现的17具棺木中,除了2具专置随葬品,5具因破坏严重未发现人骨外,其余10具皆为一棺葬一人。但考古者在扰动土层中采集到的人骨,

  • 标签: 商业街 成都 开明 明王朝 随葬品 人骨
  • 简介:一五二四年(嘉靖三年)。世宗宣昭:“今加称兴献帝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朱厚熄是遵“兄终弟及”祖训而登上帝位的。按规定他应过继给孝宗皇帝做儿子。但世宗为自立体系,效仿朱元璋迫尊四世先祖为皇帝的例子,追尊死去的父亲为皇帝。

  • 标签: 明显陵 复活 记忆 遗失 兄终弟及 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