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郭沫若(1892-1978),1892年11月16日生于四川省乐山县铜河沙湾。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书中洋溢着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女神》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郭沫若也因而成为中国新诗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同年,又与郁达夫等人一同创立上海文学学社“创造社”,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旗手。

  • 标签: 中国学 近现代 手迹 书法 《女神》 中国新诗
  • 简介:董其昌是明代晚期书法成就卓越的一代大家。书法初学颜真卿,又改学虞世南,后转学钟繇、二王,对米芾用功最勤,而自成一家。用笔虚、章法疏、用墨润,追求淡雅虚静、天真平淡的书风。他的书法对当时及后世影响深远。

  • 标签: 书法作品 钟繇 书风 米芾 二王 用墨
  • 简介:看过了《艺伎回忆录》着实的感觉到学艺不容易,抛开地位与脸面不说,想成为“名伎”得先生有一个漂亮的脸蛋,再要苦练文化、礼仪、语言、诗书、琴瑟等各种技艺,甚至连鞠躬、斟酒、走路等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想要精通这些可能要花费上一生的时间,还有更难的是要找到一个甘愿为其提供从艺中所需要的一切开支的人。但又当章士钊纳着唱戏的小妾说着“章家门里不出戏子”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时,仿佛还不仅仅说明了学艺术的不易,还透出了一丝学艺术不太容易有大的出息的信息,所以作为一个明白人,老先生是坚决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孩子趟这当子浑水,毕竟自己不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而又“乐在其中矣”的圣人……

  • 标签: 书法作品 《艺伎回忆录》 章士钊 孩子 艺术 琴瑟
  • 简介:看到小井在《花儿与少年2》中晒出的字,小编可是惊呆了,原来帅哥酱紫好手艺啊~于是我一鼓作气,搜罗到一堆当红爱豆的大作,快来看看下面都是谁写哒?这期排行榜尾巴们做主一下吧!(答案发送至loveidol@126.com)

  • 标签: 小编 柚叶
  • 简介:余自幼酷爱写字,然苦无良师,只是涂鸦而已,二十岁时经友人介绍,得拜钱瘦铁为师,后又得胡问遂指点,始入正途,迄今五十余年矣。其间虽迭经风雨,屡遇困踬,余与书法依旧不离不弃,可谓一往而情深也。钱老家住黄浦路七十三号三楼,推窗望之,外滩景色尽收眼底,余每趋叩高斋,面耹教益之时,如坐春风,似润细雨,沐浴于浓郁艺术氛围之间,铁老家中藏书颇丰。

  • 标签: 刘小晴 钱瘦铁 胡问遂 迭经 推窗 书论
  • 简介:五月二十四日,由中国书协和光明日报社主办,浙江财经大学等单位承办的“首届中国书法产业高峰论坛”为主题,探讨了中国书法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研究书法产业在当今社会的文化价值以及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不仅填补了学术研究的空白,也是积极应对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

  • 标签: 中国书法 文化产业 高峰论坛 述略 财经大学 书法创作
  • 简介: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的书法、篆刻等22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那么,作为拥有这些宝贵文化遗产的我们,将如何承载起这个文化复兴的历史使命呢?

  • 标签: 人才培养 教育现状 书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当代
  • 简介:经霜枫叶晚鸣秋,皓首丹心志未休。水秀常思挥妙笔,河清犹念固金瓯。披荆岂惮千山路,击浪何须万户侯。心底无私天地阔,羞将利禄论沉浮。

  • 标签: 武汉城市圈 书法 老年 枫叶
  • 简介:敦煌是丝绸之路的贸易枢纽,也是历史上中西文化交流的中心。早在汉代,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并渗透到文学、绘画、书法、音乐、雕塑等艺术中。今天研究中国书法发展流变,敦煌写经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据统计,敦煌遗书5万余件,而大部分为佛经,全部为手写体。这些手抄经书,静穆、神圣、安详、自然,是境界与艺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每一经卷都流露出纯朴消散的自然美感,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生

  • 标签: 写经体 敦煌遗书 中西文化交流 书风 唐楷 戒本
  • 简介:撇(1):落笔重、行笔怏、收笔细,关键在出锋。出锋要像汽车刹车,不能在出锋前突然加速,也不能一下刹住不动。长撇相对短撇弯曲一些,但切忌弯得过分,太弯则无力,如“人”、“文”等字。撇(2):起笔轻、收笔重,中间略带弯势,向左下斜曳,收笔用力按,笔势向左上提。此笔画一般用在字左侧的长撇,如“度”字”。

  • 标签: 硬笔书法 规范字 教程 行书 收笔 “文”
  • 简介:反犬旁:要求竖钩头弯身直,两撇不宜同形同势,须上收下展。下撇也可以挑笔代之,更为畅快。

  • 标签: 硬笔书法 规范字 教程 行书
  • 简介: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工具,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中国书法事业取得了较大成就,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较大贡献。新时期,书法如何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引领社会思潮,弘扬主旋律,从而实现书法在当代社会的时代价值,是新时期书法走向文化自觉的重大历史使命。一、当代中国书法文化自觉的内涵汉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书法是关于汉字书写的一门学问。

  • 标签: 中国书法 汉字书写 民族文化传承 现代化建设 民族精神 书写文字
  • 简介:宋徽宗赵估(1082-1135),宋神宗第11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8位皂帝。在位26年(1100—1125),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赵佶工花鸟、善人物,且精通忙法,创“瘦金体”,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惜政事昏庸,使国家蒙难。元脱脱评说“未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 标签: 古代 法名 中国 宋徽宗 宋神宗 宋哲宗
  • 简介:字如其人,看薛小舟的书法作品,我便习惯性地将其与书写者本人联系在一起。小舟是八零后的一代,质朴聪颖,虚心好学,我看好这样实在的年轻人。人正则字正,这是小舟学书的根性,他在传统上已下了相当大的功夫,孜孜以求,我想说以小舟对书法艺术的敬心与虔诚,他不会放慢自己前行的脚步。学习有三个途径:向经典学习,向前辈和身边道友学习,加上自己勤思多悟,这三点小舟做到了。不走弯路,就是捷径,小舟通晓这些道理,小舟是智慧的小舟。

  • 标签: 书法作品 印象 书法艺术 习惯性 年轻人 学习
  • 简介:书法是中华民族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她从自发不断地走向自觉,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无疑具有重大影响。书法自觉不仅包括艺术自觉,还更应包括文化自觉。当前,中国书法应逐渐走向文化自觉,即自觉承担起当前中国社会赋予的文化使命,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引领社会思潮,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自身应有的贡献。

  • 标签: 中国书法 文化自觉 实现路径
  • 简介:黄侃(1886-1935)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文史学家。字季刚,又字季子,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省蕲春县人。1905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师事章太炎,受小学、经学,为章氏门下大弟子。

  • 标签: 中国学 近现代 手迹 书法 语言文字学家 文史学家
  • 简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知识文化修养的提高,书法作为一门大众喜爱的传统艺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发展。除了高等教育学堂开设的书法课程以外,中小学生书法教育也得到了蓬勃发展.这对中国书法的普及教育无疑是欣慰的。但由于目前我国对中小学书法教育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因而在取得一些成果的同时,也暴露出来了很多问题。

  • 标签: 中小学生 书法课程 书法教育 改革开放 文化修养 生活水平
  • 简介:自五胡乱华、晋室南渡以来,长期的南北分立局势影响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分裂的同时也呈现出南北合流的趋向。这种分裂和合流,同样表现在审美趣味、书法批评、书学渊源和书法风格上。不仅奠定了隋及唐初的书法格局,对整个书法史的发展也影响深远。

  • 标签: 南北合 书学 虞龢 张怀瓘 锺繇 陆柬之
  • 简介:缪荃孙(1844~1919),字炎之,又字筱珊,晚号艺风老人,江苏江阴申港镇缪家村人。中国近代藏书家、校勘家、教育家、目录学家、史学家、方志学家、金石家。我国文化教育科技界尊称他为中国近代图书馆的鼻祖。清光绪年间进士。缪荃孙幼承家学,11岁修毕五经。17岁时太平军进江阴,侍继母避兵淮安,丽正书院肄业,习文字学、训诂学和音韵学。

  • 标签: 中国学 近现代 近代图书馆 手迹 书法 目录学家
  • 简介:在岭南书画院曲斌院长多次鼓动下,我自觉不自觉地开始关注到朱培尔的书法艺术创作。在北京的相识中,方才得知他是一位诗、书、画、印兼擅的全能型艺术家,所取得的成就也不分伯仲。但我觉得,作为中国最权威的书法杂志的掌门人,可称为当代书法运动的标志性人物,对其书法特点的研究,是很具有现实意义的。一、朱培尔的书法造型为先是其精神所在。朱培尔的书法着重反映图式,从整体到局部,层层叠进,深入浅出,黑白线条穿插流畅,曲斌先

  • 标签: 朱培尔 一级美术师 结体 书画院 标志性人物 全能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