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2 个结果
  • 简介:中国基督教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河北教会培训(第二期)于2017年4月19日至2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举办,中国基督教协会副会长、总干事阚保平牧师发表讲话,培训旨在进一步提高各地教会参与社会服务的能力,提升教会开展社会服务事工的专业水平。

  • 标签: 中国基督教协会 社会服务 能力建设 培训班 石家庄 河北省
  • 简介: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促进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我省民族地区双语广教学水平,推动我省民族地区“两个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省民宗委、省教育厅于2004年11月8日至12月17日在贵州民族学院举办了“全省双语师资管理干部培训”。来自全省24个县市的26名学员参加了学习培训。

  • 标签: 干部培训班 师资管理 省教育厅 双语 “两个文明”建设 2004年11月
  • 简介:7月28日至8月1日,国家宗教局在培训中心举办“天主教中青年代表人士研讨”。来自全国各地50多位主教、神父、修女及教友代表参加研讨。王作安局长亲自指导此次研讨的筹办工作并会见了全体学员。

  • 标签: 代表人士 国家宗教 研讨班 天主教 中青年 培训中心
  • 简介:4月的北京,春风化雨,生机盎然。2009年4月9日至17日,由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局和国家行政学院联合举办的省部级领导干部宗教工作专题研讨在国家行政学院举办。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有关部委的30多位副省长、副主席、副市长和副部长参加了研讨。这样高规格的宗教工作专题研讨,在我们党的领导干部培训历史上并不多见。

  • 标签: 省部级领导干部 宗教工作 研讨班 专题 国家行政学院 中央组织部
  • 简介:在《坛经》中,“相”被看为引发人的烦恼的根源。离“相”的意义、内容、方式、状态等,构成了《坛经》的主要内容之一。从海德格尔的“现身情态”理论来看,离“相”问题的上述各个环节可被纳入“自烦”与“他烦”的结构关系中进行解读,并可据此对《坛经》中“定”、“慧”的意义及关系给出现代诠释。

  • 标签: 坛经 海德格尔 现身情态
  • 简介:7月24日至25日,贵州省第届少数民族运动会龙舟赛在黔东南自治州麻江县下司镇清水江畔举行。国家民委副主任吴仕民,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序顺,副省长吴嘉甫,老同志王朝文、梁旺贵以及有关部门领导出席开幕式。

  • 标签: 龙舟赛 民运会 少数民族运动会 省人大常委会 部门领导 副主任
  • 简介:道德资本是特殊的资本形式,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培育、应用和管理好道德资本将是企业获取更好效益和更多利润的重要方法和途径。西班牙的阿莱霍·何塞·G.西松围绕领导者的道德资本而展开的论述,提出了一些有创见的和有借鉴意义的理论。

  • 标签: 道德资本 投资股 培育 管理
  • 简介:3月29日,五台山佛教协会主办的“水陆大法会”培训,在景色幽静的碧山寺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身穿僧衣的50余名学员,都是从各个寺庙中选拔出来的具有一定佛学基础的年轻人。在开学典礼上,五台山佛教协会会长请佛法师讲了五台山“水陆大法会”的历史沿革、五台山举办“水陆大法会”培训的重要意义,并对各级政府的热情支持表示感谢。五台山佛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喜钜法师、碧山寺老和尚因修也都讲了话。应邀前来传授“水陆法会”仪规、仪式的悟果法师在会上表示,愿竭尽全力为五台山文殊道场培养一批学有成就的佛教僧才。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主要领导赴会看望了悟果法师和学员,鼓励学员们要认真学习,争取把法会办好。

  • 标签: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 培训班 五台山佛教 开学典礼 历史沿革 旅游经济
  • 简介:2月25日至26日,贵州省学习贯彻《宗教事务条例》培训暨民族宗教工作会议在贵阳举行,省委副书记黄瑶、副省长吴嘉甫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协副主席、省民宗委主任唐世礼总结了2004年的民族宗教工作,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 标签: 工作会议 宗教事务 培训班 条例 贯彻 学习
  • 简介:5月18日至22日,来自福建省天主教福州、厦门、闽东、闽北四教区的70位平信徒骨干,参加了由福建省天主教爱国会和教务委员会主办的福建省天主教第三期平信徒骨干培训。培训得到了福建省民宗厅领导的高度重视以及龙岩市民宗局的大力支持。龙岩市民宗局罗良丁局长以及其他局领导自始至终参与培训。加强平信徒的神学修养,提高骨干信徒的灵修水平,进一步激发骨干信徒的福传意识和使命,是培训的宗旨。培训安排了三天的集中学习时

  • 标签: 平信徒 骨干培训班 民宗局 罗良 日至 主题讲座
  • 简介:"拉萨辩论"一直是一个历史悬案,其中有许多历史史实和辩论本身的误会。不论如何,摩诃衍是总体失败了。这其中有许多外部的因素,也与摩诃衍本人的禅法诸多不究彻之处有关。本文在梳理历史史实的基础上,经过深入分析当时的辩论内容,重点凸显当时辩论的具体分歧点及其原因。摩诃衍的失败,主要原因在于他一直依于第一义谛,根据大乘经典的理论来解说禅法。整个辩论质量,排除语言、文化、政治等外部因素,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摩诃衍本人的修行方法和见地。由于资料的缺乏,我们无法完全客观地评论双方。今人所能作的,只能是尽量依据现有的资料解析。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消除误解,消除佛法诤论,促进现代和未来汉藏佛教的交流与理解。

  • 标签: 拉萨僧诤 摩诃衍 第一义谛 汉藏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