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2 个结果
  • 简介:针对高超声速维混压进气道,以最大总压恢复系数为目标,基于多楔面内收缩段设计原理,利用多楔角方法设计内收缩段长度和出口高度等。通过比较不同攻角下元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流场及启动情况等多方面特性,验证了改变攻角对进气道启动特性改善的效果。

  • 标签: 高超声速进气道 多楔面内收缩段 多楔面设计
  • 简介:强度校核是飞机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多数校核过程仍停留在手工阶段,为此,我们在MSC-PATRAN平台上,开发了一个交互式强度校核界面,在总体结构应力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校核部位的各种细节数据、校核软件和PATRAN图形显示,完成了飞机纵向结构的强度校核,实现了结构总体建模分析、细节建模强度评估和结果显示一体化。

  • 标签: MSC-PATRAN 剩余强度(RF) 强度校核
  • 简介:针对RBCC发动机Ma=2.5~7.0的宽范围工作要求,提出了一种部分顶板转动+唇口平移的元进气道变几何方案,并通过数值仿真对其总体性能和调节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激波依次封口设计概念的变几何进气道在高低马赫数下的总体性能较优,尤其具有良好的流量捕获能力。转动部分顶板的变几何方案拓宽了进气道工作范围,向后平移唇口可以实现超额定工况的起动和Ma=2.3的自起动。变几何进气道的调节方法简单、工程应用可行。

  • 标签: RBCC 高超声速进气道 宽马赫数 变几何 数值仿真
  • 简介: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压电元件的频率自适应动力吸振,通过施加预应力改变结构弹性元件的刚度,实现了频率在线可调,利用有限元仿真分析其振动控制频段。为了验证吸振的振动控制效果,选取典型飞机壁板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频率自适应动力吸振的设计可行有效,在其设计频率处能有效的控制壁板振动,大大提高了工程应用价值。

  • 标签: 压电元件 变刚度 动力吸振器 振动控制
  • 简介:空天飞行在大气中高速飞行时一般承受非定常分布载荷,而这些产品在地面振动考核试验中一般只能使用集中载荷激励。本文研究了非定常分布载荷等效转换为若干集中载荷的理论分析与计算方法。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模态响应等效原则下的载荷转换效果,其时域平均误差达到1.5dB,表明本研究可为空天产品的地面振动考核试验提供一种加载的参考方法。

  • 标签: 非定常分布载荷 集中载荷 等效转换
  • 简介:介绍了用于发动机的温度限制的工作原理,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及实际应用情况。使用情况表明,该限制设计合理,具有工作可靠,稳定,精度高的特点,实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航空发动机 温度控制 温度限制器 工作原理 设计
  • 简介:本文以5片桨叶的叶间减摆旋翼直升机为例,计算了一个减摆失效时旋翼与机体耦合稳定性,比较了失效与不失效时旋翼摆振频率、阻尼和振型的变化,分析了由此引起的"地面共振"和"空中共振"的变化特点及其变化机理,提出了避免或消除失效可能导致"地面共振"的设计方法.

  • 标签: 叶间减摆器 地面共振 空中共振 机体耦合 稳定性 直升机
  • 简介:针对某型流量调节及泵压式供应系统,建立了描述其动态特性的频域分析模型,研究系统在出口压力扰动下的频率响应特性以及系统的固有稳定性.结果表明调节在系统中的位置对系统高频范围内的频率特性影响很大.当供应系统总压降保持一定,增大出口局部流阻的压降能降低系统的谐振峰.当出口局部阻力较小,管路长度比例合适时,系统能够出现自发的不稳定.出口局部阻力越低,系统的总管路长度越大,则系统稳定性越差,不稳定的管路长度比例区间就越大.系统产生不稳定的机理是,在合适的管路长度比例下,调节道节流口所分成的两截管路的声学频率相匹配,且流量调节处于固有频率的压力波腹,滑阀始终受到频率一致、较大幅值的脉动压力的作用,使得滑阀在固有频率下产生明显的随动响应,对系统形成正反馈.在系统的阻尼耗散作用不足时,形成了耦合的不稳定系统.

  • 标签: 流量调节器 泵压式供应系统 频率特性 稳定性
  • 简介:旋翼航空的应急撤离是其迫降成功后存活的乘客快速安全撤离到安全地面,避免再次受到伤害的乘员逃生过程。介绍了旋翼航空应急撤离相关的适航条款要求,结合国内外航空型号取证工作的经验,归纳总结出应急撤离的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与思路,并结合型号取证实例应用进行说明。该文章对旋翼航空的应急撤离适航验证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

  • 标签: 旋翼航空器 应急撤离 适航 符合性方法
  • 简介:介绍了压气机静叶调节数字电子控制的设计和工程应用情况。简要阐述了该控制的硬件结构、软件架构,着重介绍了静叶调节数字电子控制硬、软件设计及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该控制在某压气机试验中得到了验证。结果显示。该控制精度高、响应快、控制效果较好。

  • 标签: 压气机 静叶调节 控制器 航空发动机 试验
  • 简介:以石英灯为加热元件,进行了烧蚀型防热材料的热试验,对比了热流密度计不同布置方式下的试验结果差异,分析了防热材料的烧蚀特性对不同布置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烧蚀型防热材料,热流密度计内嵌的方式能够规避材料烧蚀时烟尘的不利影响,并能实时准确地表征烧蚀材料表面所承受的热流密度值;热流密度计悬置的方式削弱了材料烧蚀时火焰造成的控制参数波动,但无法消除烟尘的影响,致使试验中材料表面的热流密度值低于理论值。

  • 标签: 烧蚀材料 热流密度计 热试验技术
  • 简介:空间航天的推进装置,因一系列的技术要求,在历史上就趋于专业化.这些技术要求往往不适用于地面系统.这些特殊要求包括:安全性-推进剂常常是较危险的,如有毒、有害、易燃或压力高等;特殊的环境-热环境、机械环境、辐射和失重状态;可靠性-一旦进入轨道,就不可能再有机会更换出了故障的装置.推进系统装置可分为两类:推进剂贮箱和火箭推力.它们除了应用于空间技术,在其它方面并无用处.因此"商用成品化"(COTS)的思维似乎不太合适.然而,通过工程改进推进系统,COTS在材料和加工方面可降低成本和风险.本文将描述推进装置的典型应用并介绍萨里太空中心是如何使用COTS理念的.推进系统的管路是由各种用电子和机械控制的电磁阀、压力传感、压力调节、过滤器和温度传感等构成.它们既可作为空间项目的特殊工程进行研制,也可采用COTS作为航天设备的替代产品,萨里太空中心侧重于后者.通过有所创新的系统设计,COTS装置完全可以使用.

  • 标签: 小型航天器 低成本 推进装置
  • 简介:对于电大尺寸目标,利用目前的电磁散射特性数值计算方法来计算其RCS时,计算复杂度较高,无法有效地应用于优化设计。因此研究并构造了基于部分正交多项式的飞行RCS计算代理模型。算例表明所构造的代理模型精度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 标签: RCS 部分正交多项式 代理模型
  • 简介:介绍了国外高超音速飞行所用三种典型刚性、可重复使用热防护系统的概念和特点,重点阐述了对典型热防护系统进行结构强度和结构耐久性评估的试验验证技术体系,主要包括结构热物理特性和力学性能测试以及在热、压、振动噪声、大气暴露、雷击等极端环境下的结构耐久性试验三大类,并介绍了进行各项验证试验所需试验设备及试验技术。分析了国内在热防护系统强度评估和试验验证技术方面的技术需求,最后阐述了我所在热防护系统试验验证方面的技术和设备优势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高超音速 热防护系统 强度评估 验证试验 虚拟试验
  • 简介:随着空间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使用双组元推进剂的空间发动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缺乏对空间环境条件详细、深刻的认识,因此,对双组元空间发动机在空闻环境条件下多次起动的点火特性需要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以提高我们的设计水平,更好地为拓展发动机空间技术应用领域服务。本报告主要介绍双组元四氧化氮/肼类推进剂组合发动机的空间点火特性,主要是美国从六十年代以来对双组元四氧化氮/肼类推进剂组合的空间点火特性进行研究的一些结果,尽管这些试验条件与实际情况存在一些差异,但是,对空间发动机设计依然能够提供出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结论

  • 标签: 液体火箭发动机 空间点火
  • 简介:在高空、低速、低雷诺数下,进行具有较强抗分离能力的新叶型研究,探索叶型设计的新概念和新方法,并发展相应的低雷诺数压气机叶片维设计技术是十分关键的。本文进行了低雷诺数条件下维压气机叶栅流场计算与对比,在探索高空、低速、低雷诺数对压气机叶型性能影响的基础上,以发展适应低雷诺数流动的、具有较强抗分离能力的新叶型为最终目标,进行叶型设计新理论和新方法的探索,为最终突破低雷诺数下叶型设计的关键技术提供了可行的途径,并为三维叶片优化造型打下了基础。

  • 标签: 风扇/压气机 低雷诺数 叶型设计 流场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