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为提高卷烟品质稳定性,以烟草颗粒为填充物制备了再造烟草颗粒卷烟,从外观、燃烧性能、烟支物理指标、化学成分和常规烟气成分等方面考察了其与常规卷烟的差异。结果表明:①相比常规卷烟,再造烟草颗粒卷烟的静燃速率快约6%,包灰值减少80%以上,燃烧线齐整,烟灰颜色更白。②再造烟草颗粒卷烟的烟支质量、吸阻、总糖、总碱、焦油和烟碱释放量的检测平均值与常规卷烟基本相同,但相应指标的标准偏差均显著降低。③再造烟草颗粒卷烟的CO释放量比常规卷烟降低约5mg/支,CO/焦油比值降低到约0.55。

  • 标签: 再造烟草颗粒 均匀性 品质稳定性 物理指标 化学成分 常规烟气成分
  • 简介:利用扫描电镜、广角X-射线衍射仪和热重分析仪比较了几种烟丝的表面形态、断面形态、结晶结构与热稳定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天然烟丝组织干瘪,排列紧密,膨胀丝组织光滑膨大;天然烟丝中纤维素结晶度高,膨胀丝中纤维素结晶度较低;3种烟丝热稳定性差别不大。

  • 标签: 烟丝 表面形态 断面形态 结晶度 热稳定性
  • 简介:本文采用Tai法对1997年至1999年以来湘西烤烟良种区12个试验点7个烤烟品种(系)的产量、产值和均价3个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95%的概率保证下,参试的7个品种(系)中,K326、K346、云烟87、RG17等4个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平均值和稳定性综合表现较优,是产量理想、质优且稳定性强的类型;红花大金元虽然产量表现较优,稳定性较好,但产值和均价平均值中等,且不够稳定;315和K358两品种(系)性状的平均值及其适应性综合性状表现较差.以产值作为主要评价性状,把产量和质量进行综合概括,可以较全面地反映出新品种的推广价值.研究还发现,产值的构成因子是产量和均价,它们之间相关不显著,性状间具有独立性,因果关系并非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 标签: 烤烟品种 经济性状 稳定性 分析
  • 简介:对7种品牌市售电子烟及30种电子烟液,从烟液烟碱含量、单次充电最大抽吸口数、烟碱释放行为进行了分析比较,为深入研发电子烟产品提供数据参考。结果表明:(1)电子烟液常温放置半年,具有良好的稳定性;(2)电子烟液的实测值和盒标烟碱值差异较大;(3)不同品牌电子烟电池容量差异较大,可抽吸口数在50-420之间;(4)抽吸时烟弹中可释放烟液量和烟杆中电池电量对烟碱释放行为有明显影响。

  • 标签: 电子烟 电子烟液 烟碱 释放行为
  • 简介:运用烟草知识对烟叶进行初步分类,以经过标准化处理的常规化学指标和烟叶评吸指标为依据,由训练样本集得到最佳的网络参数,在此基础上对检验样本进行了烟叶品质的识别.提出了利用3层BP人工神经网络识别烟叶品质的方法.人工神经网络用于烟叶品质识别,结果与实际符合良好.该方法优于传统的识别方法,也优于文献报道的识别误差.

  • 标签: 化学指标 烟叶品质BP 神经网络
  • 简介:为有效评价卷烟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基于物理指标、烟丝常规化学指标和主流烟气化学指标,进行多特征统计分析,进而采用相似度分析建立了不同批次卷烟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考察了不同品牌之间的差异程度。结果表明,相似度方法可有效检验不同批次卷烟的质量波动情况,得到的结果与感官评价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同时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可良好地区分不同牌号的卷烟样品。说明,基于多特征指标的相似度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可以为卷烟产品质量控制提供定量描述方法。

  • 标签: 卷烟 质量稳定性 多特征 相似度分析 主成分分析
  • 简介:烟草(NicotianatabacumL.)中现有的可将烟碱转化为降烟碱的转化株都不够理想。目前的认知水平对这一特性在白肋烟中的表现也知之甚少。研究就非稳定植株的遗传特性对其后代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并对可能造成这种遗传非稳定性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 标签: 非稳定性 白肋烟 烟碱 植株 嵌合体 遗传特性
  • 简介: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了来料烟丝的结构与卷制后单支重虽和烟支密度及其稳定性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大于3,35mm的长烟丝对卷烟单支重量和烟支密度的影响趋势与对其稳定性的影响趋势相反,即随着大于3.35mm烟丝比例的增加,卷烟单支最培和煳支密度减小但其稳定性下降;不同长度烟丝对卷烟单支重量和烟支密度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不同,大于5.60mm烟丝的影响较小,2.80~4.75mm烟丝的影响最大。

  • 标签: 烟丝结构 单支重量 烟支密度 稳定性 灰色关联分析
  • 简介:为探究烟叶密集烘烤过程中各阶段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的贡献率,通过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常规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与评吸质量间进行典型相关分析,探索化学成分与评吸质量间的关系。通过对烤后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分别进行因子分析,建立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的评价模型,再根据烘烤各阶段关键点测定的烟叶化学成分含量,分析各阶段对常规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整体的化学成分与评吸质量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在变片、凋萎和变筋阶段对常规化学成分的贡献率相对较大,分别为0.56、0.21和0.15,而干片和干筋阶段的贡献率相对较小;在变片、变筋和干片阶段对致香物质的贡献率相对较大,分别为0.52、0.33和0.17,凋萎阶段贡献率较小,而干筋阶段的贡献率为负值。由此得出变片、变筋和干片阶段是致香物质形成的主要时期,凋萎阶段影响很小,干筋阶段有不利的影响;而烤后烟常规化学成分的形成主要在烘烤前期,烘烤后期基本无变化。

  • 标签: 密集烘烤 常规化学成分 致香物质 贡献率